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荣辱观论文,长效机制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荣辱观要内化为校内各个道德主体的行为规范,并达到“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觉实践境界。一要打牢基础。在理论上认真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研究大学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组织在当前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方式的新特点,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义,形成牢固的学术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机制,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基础。首先在理论上要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中国社会道德重构重心得重大转移。其次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发展和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诉求相结合。再次要认真研究学校不同道德主体诉求的新特点,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注于学校主要工作和主要社会职能中,具体化为这些工作和职能他律和自律的基本规范;二要把握关键。协调学校特殊利益和社会普遍利益的关系,协调校内师生员工之间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确立一套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这是大学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学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学校党团构建的组织激励机制,渗透于学校制度规章的制度激励机制,校内各种社会资助奖励项目构成的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其它激励机制,如典型示范激励机制,日常生活激励机制,师生自我激励机制等;三要确保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定要围绕“高校质的发展”这个核心,建立一个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保持动态统一的评价机制,形成具有时代新内涵的大学精神,凸显鲜明个性的大学教育理念,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推动大学的发展。首先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这个标准中体现人的发展是关键,其次建立一套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行之有效的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中至少应包括:学校管理层政绩评价系统,师德评价系统,学生道德评价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