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分析论文_杨洪伟

关于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分析论文_杨洪伟

汶上县住房保障中心 山东 济宁 272500

摘要:建筑钢结构是当前建筑使用中较为便利的一种结构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钢结构技术存在使用的漏洞,所以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不断优化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对于钢结构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技术;分析

一、钢结构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实例总结来看,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无论是刚度、强度还是韧性方面,都要比采用混凝土方式施工的相关建筑质量上乘。

1.1强度

在土木工程中材料的强度决定了建筑结构的承受能力及建筑结构的容纳效应,而对于钢结构的强度检测通常是根据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确定的,在相关的钢结构规定中已经具体列出了材料要满足的情况,例如,建筑钢结构应该满足 CAN/CSA G40.20/C40.21 的标准。合理的使用结构钢对于工程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通过降低地基的尺寸,节省施工材料,减轻建筑工程的整体重量,使整个工程的成本减少了。

1.2刚度

振动、变形等适用性参数由构件的刚度来决定,进而由结构体系的刚度来决定。结构体系的实际刚度又由其构件和连接件的分布来决定。不过简单说来,构件的刚度由材料的几何截面特性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来决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通常为 200GPa。而普通密度抗压强度在 20-40Gpa 范围内的混凝土其弹性模量通常在 20-28GPa 范围内;即使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来说,其弹性模量也不过在40-45GPa 之间,由此可见,钢结构的钢性是混凝土的十倍及五倍左右,所以钢结构的刚性有着显著的优势。

二、钢结构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钢结构技术应用的复杂性

在具体的钢结构施工中,有很多的诱因引发整体质量事故,其中最大的就是钢结构使用原材料钢材的质量问题。钢结构也有着严重的制约条件,其中承载力性能的检测要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技术检测,整个检测过程耗时长,不利于工期按时完成。钢结构在施工中由于设计图纸的复杂、繁多,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高,要做到计算的精确性、应力设计的连续性。

2.2钢结构体技术应用的可变性与应用事故频发

钢结构的整体质量受外界影响非常大,建筑业主通常会考量到整体造价而压缩钢结构成本。没有成本性能上的保障,钢结构无法保证可靠性能,并出现质量性缺陷。

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三、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前期准备

在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前,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而言,一是要严格挑选钢结构的材料类型,首选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发挥其强度及刚度的性能优势;二是要对钢结构的主体及相关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及验收,对钢结构的钢筋及构件的刚度,硬度进行计算分析,确保各项计算数据符合钢结构施工的技术标准;三是要做好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及配置,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加以检测,确保塔吊等设施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钢结构的吊装施工;四是要连同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监理人员,对钢结构施工的图纸、流程、施工重点等加以明确,在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后,找出钢结构施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中的误差,借助钢结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钢结构施工的重点及安全隐患易发点做好标记,并制定防范及改进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吊装技术

这里我们所说的吊装技术主要是对型钢柱和型钢梁的吊装,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型钢柱吊装技术,在进行吊装型钢柱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型钢柱的基础轴线、定位轴线和标高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对型钢柱的编号、外形尺寸、连接板方位等具体信息进行再次复核,确保型钢柱各项检查指标都符合建筑的设计要求,然后划出型钢柱柱下端标高线以及上、下两端的安装中心线;在找正型钢柱的安装位置时,需要采用钢垫板并做好相应的测量钢垫板顶面标高的工作,确认钢垫板顶面的标高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及时对钢垫板进行更换,避免影响后续吊装作业。同时还要对所有的型钢柱进行测量,测量时可以采用水准仪,进而确保1m标高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应将标高线的偏差有效控制在±5mm之内;型钢柱柱身的中心线应重合于基础平面中心线,有效控制其偏差在±5mm之内。同时利用经纬仪测量型钢柱的垂直度,并有效控制型钢柱柱身竖自方向中心线的铅垂度单节偏差在10mm,全高偏差在35mm之内。另外还要测量各型钢柱中心线间的距离,并且定位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5mm之内;由于吊装型钢柱时要在空中进行对接搭建,这就需要高层建筑单位建立稳固的操作平台,并利用水准仪以每层的平台标高为准测量各个平台,确保各平台标高线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利用经纬仪校正各个平台的垂直度。此外,平台的搭建是为了更有效地保障上、下节时型钢柱缘板和翼板不会发生错位问题。在完成型钢柱对接焊接作业后应采用气割割掉工装、引弧板、收弧板,之后磨平对接口;型钢柱对接的每道焊缝都必须一次性完成对称焊,严禁进行二次重复焊接。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空中焊接作业时应搭设防风棚等基础性防护措施。其次,型钢梁吊装技术。吊装型钢梁之前应先将主梁吊装好,之后在每根型钢梁上安装好扶手杆和扶手绳并用扶手绳将型钢梁系牢,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型钢梁的吊点是根据型钢梁的跨度确定的,通常吊点位置设置在梁上翼缘处。

3.3施工测量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测量难度。为了全面提升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必须采用科学化的测量仪器,配合相应的测量技术,提升测量准确性,确定最佳测量线路,结合各种施工操作技术来保证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在正式对建筑进行测量以前,需要布置测量位置以及测量基准点,选择最适合该建筑的测量方式与数值路线,研究高层建筑的客观条件。在测量时,相关工作人员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结合科学化的流程来操作测量设备,达到测量目的。

3.4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在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性的不言而喻的,因为建筑钢结构的接点数量比较多,而且所有的接点位置都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处理。钢结构承载的重量比较大,施工环境不佳,这也提升了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难度,对施工安全性提出了挑战。首先要明确焊接顺序,平面内焊接需要通过平面扩散四周的焊接方式处理。在竖向结构当中,焊接顺序通常为上层框架梁至压型钢板支托的施工方式完成施工,最终对其进行检验。在焊接时要选择适当的工艺来提升几何精度,避免因为焊接热量过高导致结构变形。在焊接施工时,首先要对气体进行保护,控制气体能量。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要避免出现焊接瘤和焊接缝。一级焊缝不允许出现未满焊或者是咬边等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情况。在施工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对一级焊接和二级焊接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结束语:

土木工程结构钢结构施工符合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能够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在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应用中,要注重从前期准备工作完善、钢结构吊装施工质量控制、钢结构焊接、钢结构后期检修等方面入手,真正发挥钢结构基于土木工程项目及建筑行业的性能优势。

参考文献:

【1】许钰,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研究[J].门窗.2014(11)

【2】孙生玉.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3】王彩华,吴剑锋,张丽娜.钢结构的腐蚀与防护[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12)

论文作者:杨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关于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分析论文_杨洪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