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苏玲英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患者实施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PICC置管患者,利用奇偶平分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7例;参照组使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实验组给予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并发症更低,舒适评分更高,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对于PICC置管患者,在其中运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效果十分显著,其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率,做到让患者满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PICC置管;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并发症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在临床运用的比较广泛,效果虽然较好,但也会引发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患者长期置入导管,不能经常查看其情况[1-2],若导管出现异位等情况,会发生风险事件,不利于改善患者病情。而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导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安全性较高。本文以我院PICC置管患者为例,探讨分析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此类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定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开展,抽取此时间段需要PICC置管的患者94例,依据奇偶平分法,划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47例)与参照组(47例);经一般资料统计,实验组中,男女人数比例为28:19,最大年龄值为64岁,最小年龄值为25岁,平均年龄值为(44.96±0.68)岁;按照疾病分类,胃癌患者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6例,肝癌患者12例,其它患者19例;参照组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0:17,最大年龄值为63岁,最小年龄值为27岁,平均年龄值为(44.85±0.71)岁;按照疾病分类,胃癌患者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例,肝癌患者15例,其它患者13例。组间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统计学没有意义。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审核批准,患者均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了同意书,排除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P波改变者。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运用超声引导与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操作,置管后,使用X线进行定位,若是导管没有达到理想位置,出现异位、过长或过短的情况,需要中心调整,并进行定位,直到导管位置合理才可停止。实验组运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进行置管,按照心电图p波的变化情况[3],将导致放到理想的位置上,然后运用X线定位。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2)舒适度:以GCQ舒适量表评价,分数区间为30-120分,分数与患者舒适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意义

经SPSS17.0软件计算研究数据,(x±s)表示计量,进行t检验;(n,%)表示计数,进行X2检验;P<0.05时,代表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

结果见表1所示,经不同方式置管后,实验组只有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参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含有意义(p<0.05)。

2.2 两组舒适度对比

见表2,实验组置管后,其舒适评分显著较高,与参照组检验,显示了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PICC置管患者,若位置不准确,会出现并发症,发生感染、红肿等症状,不利于患者康复。以往临床运用的置管方法具有局限性,其无法实时查看导管位置。患者在首次执行置管操作时,难免会紧张,若再反复操作,会加重其心理压力[4],使其焦虑感增加,配合度底,甚至发生并发症,一旦出现此情况,患者住院时间会延长,增加了其家庭经济压力,使其对治疗失去信心,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针对此种情况,临床要寻求新的置管技术。而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对PICC的尖端位置能够精准定位,不会反复穿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从而减少导管堵塞、异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置管的安全性。另外,此技术可以一次性置管成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不会让患者出现静脉炎的症状[5],有效控制了感染发生率,也不会伤害患者皮下组织,减轻了患者痛苦。

本次研究中,患者在实施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以后,其效果显著改善,在并发症上,实验组的发生率只有6.38%,而参照组区高达21.28%,显示了实验组方法的优势,可以保证置管的安全,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舒适情况方面,实验组经评价后,其分数达到了(107.62±1.59),高于参照组的(92.68±1.86),且经统计学计算,组间具有意义,说明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的成功率高。

综上所述,结合PICC置管患者的特点,将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用于其中,定位精准,对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舒适度有一定效果,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郭玲,秦英,王国蓉等.成人中心静脉置管腔内心电图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24-727.

[2]陈健碧,刘凤英.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头端定位中的应用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4):63-66.

[3]吴文理,陈佩仪,宋燕伶等.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头端定位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0):3443-3445.

[4]李黎,陈月香,李向君等.PICC置管中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改变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57-558.

[5]胡茶花,杨水秀,袁海珍等.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4(6):563-564.

论文作者:苏玲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苏玲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