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论文_ 李康健

浅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论文_ 李康健

广西北流市第九中学 李康健 537400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下,生态课堂这一新型的概念也涌现而出,更加倡导师生平等、学生主体、和谐自然等,能实现学生的合作和自主等,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使得教学成效得到增强,高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当中,也应促使生态课堂的构建,真正的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教学目标得到达成。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生态课堂的构建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态课堂;构建对策

前言:在物理这一学科当中,所谓的生态课堂就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能组织、协调好教学系统当中的多项因素,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为学生打造真实情景,使得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参与到生态环境当中,将学科的特色性展现出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质,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一定要促使生态课堂的构建,为教学的开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

(一)目的性

在物理教学当中,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增强课堂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得活力课堂得到真正的构建[1]。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是更加和谐、自然、平等、民主的氛围和环境,能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的发展完善、塑造自我、展现潜能等,使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展现。因此,生态课堂本身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能将“自由探究、独立精神、动手实践”等特点展现出来,使得学生本身独立的信念和意识得到增强。

(二)科学性

生态课堂本身的科学性也是非常强的。在生态课堂的实际构建当中,教师需要将新课标作为导向,来制定出符合学生全体实际需求的目标等,保障教学内容是学生能接受的,这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生态课堂具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相符合,会为教学的开展发挥较大的助力。

(三)特殊性

在物理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之所以将生态课堂构建起来,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实验为基础,使得问题得到提出、梳理、解决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本身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能使得学生在这其中更好的展现想象力、联想能力等,使得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得到增强[2]。

二、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生成生态课堂

对于高中生这一群体来说,学习兴趣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会对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事物产生一定的乐学兴趣,使得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真正的激发。因此,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开展生态课堂的构建当中,首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构建一个绿色情境,借助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使得其获取到更多。

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示范,将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金属片和纸片从同一高度上落下,让学生在这之前先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并使得实验得到开展。而在实验结束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设问:“为什么和纸片相比较,金属片会先落到地下呢?”让学生进行猜测。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将纸片团成团,再次进行实验,但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引导学生对“为什么两次结果不同”进行思考,使得学生逐渐的深入到知识点的探究当中去,使得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激发,主体性得到展现,促使生态课堂的构建。

(二)构建生态实验,生成生态课堂

在物理课堂的实际开展当中,实验往往是灵魂所在,实验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将一些趣味因素融入到实验当中,不断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积极性等,使得学生始终集中精力,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加强。

例如,在开展“探究小车加速度和质量、力关系”这一物理实验当中,教师在实验的开展当中,就可以将学生整体划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方案的商讨、亲自动手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结果的总结等。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不仅能增强学生物理探究的兴趣,也能使得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素养得到增强,使得学生的实验机会更多。

(三)融入生活实例,生成生态课堂

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3]。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对教材中的因素进行挖掘,并借助生态的授课方法,来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展现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求异、求知、求新、求趣等,使得物理教学的开展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情景,如鸡蛋碰石头、马拉车当中车和马间的相互作用力、拔河等。使得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存在,使得学生能改变自己的认知,物理学习和探究是非常有趣的。

(四)注重资源拓展,生成生态课堂

在生态课堂的构建当中,资源的开发和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关注资源拓展,使得理想成效得到达成。

例如,可以对生活当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吸管、瓶罐、胶带、塑料等进行回收,并带入到实验室当中,借助这些资源,来辅助各项实验的开展。如,对于塑料瓶来说,具有着结实牢固、绝缘性强、透明度好的特点,在一些“水流星”、“完全失重现象”等实验当中都可以进行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也实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促使生态课堂的构建。

(五)借助差异评价,生成生态课堂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共同发展、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在生成生态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差异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助力。

例如,在教学当中,教师应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交往状态、参与状态等,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和引导,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生态课堂得到构建。

结论:综上所述,在物理学科当中,生态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使课堂、学生真正的回归于自然,实现学科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能借助强化、引导、形成等多种方式,使得生态教学得到实现,使得动态生成得到展现。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更好的展现学科的“生态”本质,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阁,徐晓梅.例说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试题中的情境创设——问题与思考[J].物理通报,2019(05):35-39.

[2]游海女.基于学习路径 优化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J].物理通报,2019(05):40-44.

[3]许文文.高中物理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比较[J].物理通报,2019(05):83-85.

论文作者: 李康健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论文_ 李康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