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日本中小学课程开发的趋势与主题--2008年学习指导要点解读_课程评价论文

未来十年日本中小学课程开发的趋势与主题--2008年学习指导要点解读_课程评价论文

未来十年日本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动向与课题——对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日本论文,要领论文,动向论文,未来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习指导要领”历史溯源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是根据日本“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制定的、由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发布的教育课程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日本小学、初中、高中、中等教育学校、盲学校、聋学校、养护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教学科目的课程方案。

“学习指导要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为了进行战后的教育民主化改造,日本参照美国的“学习过程”(course of study),制定了第一部“学习指导要领(试案)”。这是日本从战前的天皇制的臣民教育向战后的民主主义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受到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这部“学习指导要领”具有明显的儿童中心主义的特点,它否定战前日本天皇制的臣民教育,追求儿童个人的人性与人格的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并建议开设“自由研究”课,保证儿童的自由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1951年“学习指导要领”得到进一步完善,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由设计和编写独立的课程与教材,“自由研究”被“教科书以外的活动”所替代。由于1947年与1951年的“学习指导要领”只是“试案”,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所以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只能起到启蒙或辅导的作用。

1955年日本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经济的复兴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1952年应日本经济界的要求成立了中央教育审议会(略称中教审),中教审于1958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取消了“试案”标志,并将其上升为中央政府的教育方针性文件。此次修改改变了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以提高基础学力和科学技术教育为目标,增加小学的语文算术、中学的数学、理科的指导时间,建立了系统的学习体系。

1968年日本再次修改了“学习指导要领”,当时日本以“能力主义”和“偏差值”为核心的学历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但是由于日本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期,过度考试竞争的弊端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1968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再次强化了能力主义的路线,并逐渐步入“15岁的春季就决定人生”的学历社会。

1973的石油危机结束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学历社会的问题也暴露无遗。考试成功并不能保证获得好的工作和待遇,入大学已经不再是人生的保险箱。其连带结果是:一方面考试竞争的日益升级,另一方面人们对学校失去了信任。这个时期日本教育的各种深层、潜在矛盾逐渐激化和表象化。因此1977年的日本“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了“宽松教育”的理念,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将“人性”、“宽松”和“个性”作为教育课程的关键词。大量削减以语文、算术、数学为中心的主要科目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并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宽松”时间,增加了学校的自主权。

1984年中曾根康弘跨过文部省,设立了内阁直属的临时教育审议会,这是日本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开端。新自由主义教育凸显的焦点是:学校选择的自由化、个人学习方法选择的弹性化和自主化,一切由自己负责。[1]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7年的最终报告中提出了“重视个性”、“重视基础、基本”、“培养创造性、思考力和表现力”等8项原则。受此影响,1989年的“学习指导要领”坚持了“宽松教育”理念,并提出了以“关心、态度、意欲”和“思考、判断、表现”为中心的“新学力观”。

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和判断能力。削减了约30%的教育内容,并相应减少课时数,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自主性,创设“综合学习时间”,并从2002年开始中小学实行周五日工作制。但从1999年开始,以日本的大学教师、媒体、教育社会学者等提出了“学力低下”的质疑,并迅速引发了全国性“学力论争”。2002年日本的文部科学大臣远山敦子提出了“劝学”的紧急呼吁,以“确实的学力”来取代“宽松教育”的提法,将1998年“学习指导要领”作为“最低标准”,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发展性学习”。因此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日本教育转向的过渡期。

2003年5月,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就“今后的初、中等教育的推进方略”接受了询问,并于10月做了“初、中等教育中的当前教育课程及其指导的充实改善方略”的报告,12月份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部分修改。2005年10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创造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报告)”,这份报告是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转变方向的重要标志。2006年总结了“审议经过报告”,并召开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专门会议,对各级各类学校改革进行讨论。2005年3月文部科学省还进行了“关于义务教育的意识的调查”,通过学校会议征求教职员工和家长的意见。2006年2月召开教育中央审议会,3月进行“教育基本法修改后的紧要教育制度的修改”的报告等。经过长期的磋商和酝酿,2007年11月7日,日本文部省发布了“教育课程部会目前审议总结”,阐述了“新学习指导要领”修改方案具体内容,并于2008年2月15日正式向社会公布。

二、“学习指导要领”中的课程发展动向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学力。为此日本非常重视学力调查,特别是在TIMSS与PISA调查中的排名。始于1964年的国际教育到达度评价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IEA)的TIMSS(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进行过三次国际性数学和理科调查。第一次(1964、1970):日本中学生的数学和理科成绩在18个参加国中分别为第二位和第一位;第二次(1980-1981,1983):日本中学生的数学和理科成绩在24个参加国中分别为第一位和第二位;第三次(1995)参加国增加到41个,日本学生的理科和数学成绩都列于第三位,1999年在38个参加国中,日本的数学和理科的排位分别为第五位和第四位。虽然仍然排在第一梯队,但是排位稍稍靠后,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而且1995年的调查还显示:日本学生对数学和理科的喜好程度位于所有参加国的末位,“讨厌数学”或“认为数学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的学生比例却达到了“最高水平”。2000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实施的国际学力比较调查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结果显示日本学生在所有参加国中的排位为:数学第一位,科学第二位,阅读理解第八位。单纯从成绩上看依然居于世界前列,但是PISA调查再次证实了日本学生对理科和数学的兴趣和关心程度低下,而且日本的学生校外学习时间处于参加国中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TIMSS和PISA调查中学力下降趋势比较明显,TIMSS调查中,日本学生的数学和理科成绩分别降到第五位和第六位,而PISA调查中日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降到了第14位,居于所有参加国的中游水平。[2]国际学力调查中日本学生连连败退,加剧了日本社会对“学力低下”的忧虑,因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决心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反思,其反思的结果在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方案中清晰地表现出来。

(一)“确实的学力”成为主要“生存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1998年和2008年修改方案的核心目标。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生存能力”是指学生的生存所需要基础的、基本的、确实的能力,即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行动以及较强的问题解决的素质和能力;自我约束、与其他人的协调、具有同情和感动之心的丰富的人性;具有茁壮成长所需要的健康和体力。可见“生存能力”是从智、德、体三个方面对日本中小学教育目标的概括,其中问题解决的能力被视为重中之重,居于诸目标之首。

而2008年修改方案中的“生存能力”的解释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对社会背景的认识上看,2008年修改方案认为:知识基础社会(knowledge-based society)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知识在全球化过程中迅速增长,知识的增长与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强调知识的发展正在发生范式性改变,大量的、广泛的知识是正确的思考和判断的基础。[3]2008年修改方案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将知识看作是进行主体性判断的先决条件。其次,从内涵上看,2008年修改方案认为“生存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学力”,而“学力”应该包括三个重要因素[4]:(1)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2)活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考力、判断力;(3)具有学习兴趣和热情。并进一步指出:文部省、学校关系者与学生监护人之间要形成共识,超越“宽松”与“死记硬背”之间的二元对立,认识到基础的、基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对知识进行活用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犹如一部车的两轮,应该相辅相成共同前进。[5]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试图寻找“基础知识、技能”与“思考、判断”能力之间的平衡,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使学生掌握“确实的学力”,从而获得“知识基础社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

纵观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全文,可以看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力,不但在课时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量变动,而且还要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增加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周六都利用起来进行特别活动等。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实际上正式放弃了“宽松教育”路线,选择了“确实的学力”的发展道路,未来十年“宽松教育”将被暂时封存,“确实的学力”将是日本教育未来十年的关键词。

(二)知识—活用型学力观的主导

1.关于基础知识和技能

2008年修改方案认为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自立于社会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学校以及各个学年反复强调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6]在小学中、低年级表现为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通过体验活动和具体实物来进行思考和理解,主要以反复练习的方式来形成。小学的中、高学年则采用体验与理论之间反复的方式来掌握概念和方法,通过讨论、观察和实验等方式形成思考和理解能力。文部省还制定了《重点指导事案例》,各级各类学校以此为参考,对学生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从学习方法上看,不排斥“背诵”、“反复练习”等原来所谓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使用,并为教师划分出重点、难点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或者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进行区别指导。2008年修改方案认为只有将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彻底掌握,才能使学生获得“自立于社会”和“深入的、专业的学习”的能力。“读、写、算”、“反复学习”、“背诵”、“按掌握熟练程度分别指导”等字眼又重新活跃在2008年的修改方案当中。

2.关于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

2008修改方案对“思考的”、“判断的”和“表现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分类:(1)对感觉到的事物的表达;(2)对事实的正确理解和传达;(3)解释、说明、活用概念、法则、意图等;(4)分析、评价、论述信息;(5)实践、评价、改善课题的构想;(6)相互传达思考,发展自己和团体的思考的能力。[7]并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首先要通过各个科目的指导获得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要通过观察、实验、写论文和论述等方式活用这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然后采用综合的方式,将各个科目融会贯通,进行问题解决和课题探究活动,并以此来促进各个科目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与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关系不是单相度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008年修改方案对思考、判断和表现力的概念进行了演绎和具体化,拓宽了思考、判断和表现力的范围,将体验的表达、事实的传达,概念的解说等都纳入了思考、判断和表现力的范畴。在能力培养方面明确提出了:基础知识——活用活动——解决问题的三步走战略。增加了观察、实验、论文写作、论述等知识、技能活用的环节,将各个学科内部的综合和探究活动作为基础知识阶段和解决问题阶段之间的过渡。与1998年修改方案以“学科综合”来培养思考等能力的方法不同,2008年修改方案更加注重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活用学科内部的知识,分科的意识更加清晰和明朗,学科内的知识的掌握和活用是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形成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与思考、判断和表现等能力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循环发展的能动过程。

3.关于学习兴趣和热情

1998年修改方案认为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进取心,主要是因为学习任务过于繁重,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的范围,因此会造成学生身心健康失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少课时量和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更多地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008年修改方案认为: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是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法宝,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度,文部省提出了以下四个途径:首先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要抓住机会进行基础的、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参考《重点指导事例项》,就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补充学习;再次,通过观察、实验、写报告和论述等体验性学习,培养劳动观和职业观的职业学习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最后,组织各种职业资格、语言、汉字、历史等考试,为学生设立学习的具体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8]2008年修改方案所提出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方法,是希望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外部目标,从而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方案突出了“知识—活用型”学力观。这是日本教育在两极化的不断摆动中,寻找到的第三条出路。力图打破“掌握”与“探究”之间的壁垒,使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相结合,并最终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三)增加课时、扶持重点教学科目

战后,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小学六学年的教学时间约为5800小时,中学三年合计约3100小时。1998年修改方案首先打破了沉寂,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削减,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削减了约30%;小学六个年级的总教学时间减少了418小时,为5367小时,中学的教学时间减少了210小时,为2940小时,达到日本战后学校课时和教学内容的最低点。而2008年修改方案将增加初中和小学的教学时间,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时间进行全面增加,而且数、理、外等主要科目的增加幅度最大。

小学阶段:算术、理科、语文、社会等科目的教学时间六学年共计增加350小时,主要用于疑难问题的训练、观察、实验、写报告或论文等学习活动;其中算术六年课时总数由869小时增加到1011小时,增加了152小时,语文由1377小时增加到1461小时,增加值为94小时,理科由350小时,增至405小时,增加值为152小时,社会科目共增加了20小时。同时,在小学高年级每周新设1节“外语活动(暂称)”,每学年35小时,两学年共70小时。

初中阶段:外语、理科、数学、保健体育、语文等科目三年共计增加400小时,约合每学年每周增加1节课。语文与数学的课时数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涨幅最大的要数外语、理科与数学。其中,外语的三年总教学时间从315增加到420,增加幅度为105小时;理科从290小时增至385小时,增幅为95小时;数学由315小时增加到385小时,增幅70小时。语文与保健体育也分别增加了35小时和45小时。[9]

同时还改善这些重点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条件,在理科和数学上,要求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专业人员,来配合学生实验、写报告等活动。在英语教学方面,更是动用外教、各种尖端设备来为学生创造语言学习氛围。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修改方案基本上恢复了1998年所删减的课程内容,大幅度延长了教学时间,并且减少了综合学习时间和选修课的时数,将教学时间集中在数学、理科、外语和语文方面,并且为这些学科提供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条件,体现了日本目前对这些学科的重视,也是日本科技立国旨趣的最好表征。

三、新修改方案面临的课题

2008年修改的学习指导要领,在课程发展方面灵活运用了“学科”与“综合”,“掌握”与“探究”,“基础知识、技能”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努力实现各种因素的平衡和调和。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历程表明:日本教育的钟摆一直在“儿童中心”还是“学科中心”,“知识”还是“能力”的两极误区中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带来了更大的争议和混乱。本次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最大的贡献应该在于它第一次提出了应该超越“宽松”与“死记硬背”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将目前认为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为“提高学力”的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可以说是日本目前为止的中间道路的探索,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但是从其提出的各种措施来看,复古气息比较强烈,特别是在对知识的学习方法、大量增加课时、削减综合学习时间等方面,让人不禁要怀疑日本教育是否会走回原点。由于日本教育中的许多固有问题,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修改方案能否产生积极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考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教育仍要面对以下几个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仔细思考的。

(一)关键教育概念的重构

日本教育理论中有些独有的词汇。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生存能力”和“学力”。本次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但是“生存能力”的说法在过去的10年,以及未来的10年中都没有确切的说法。而且这个概念的含义在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变化的理由是什么?新的“生存能力”的内涵是什么?日本文部科学省并没有去追究。笔者认为旗帜性问题不明确,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误解和混淆。教师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理解:如“生存能力”就是“基础的、基本的知识”、“生存能力”就是“生存竞争的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在“考试竞争中获胜的能力”等等观点就会被演绎出来,而这些误解对教育发展、对儿童成长都是极为有害的。日本教育的另一个特殊关键词为“学力”,日本教育学术史上围绕学力和基础学力问题展开了三次大的论争,也出现了以广冈亮藏的“以态度为中心的三层结构说”和胜田守一的“可测量学校能力说”等为代表的多种学力学说。[10]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修改方案“悬置”了学力的内涵,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对“有关学力的基本问题:即学生学力是否真的低下,如果真的低下的话,到底低下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会造成学力低下,要怎样克服和解决学力低下的问题等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11]为了明确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些关键词本身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且要向一线教师进行更加深入明确的说明,以保证教师理解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究

200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大量增加了学习内容,延长了教学时间,甚至连周六都活用起来,不但将1998年删除的内容重新添加上去,而且还增加了重点学科的课时。日本在教学的“量”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但是却忽略了其中的重要因素——“质”。实际上从PISA公布的学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时发现:学力调查中处于前列的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课时量都比较少,甚至比日本的课时数量还要少,而课时量多的国家,学生的学力调查中的成绩反而不理想。因此日本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数量的不足,而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落后。日本一直以来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低劣,缺少对学生的智力起挑战作用。如果将原来削减的内容再原原本本地搬回来,那也将失去改革的意义。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教育内容精炼、提升,既能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习方法方面,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应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无外乎“熟读”、“背诵”、“反复练习”,教师的“少人数指导”、“按掌握熟练程度分别指导”,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古典教育方法教授“读、写、算”屡试不爽的方法,曾经在19世纪以及20时前期以“知识传递”为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虽然这些方法具有自身的价值应该予以继承,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将很可能使日本的教育回到反复训练的老路上去。而且文部省委托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进行的2001-2003年的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表明:日本学生在“读、写、算”等方面并不落后,而是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低下。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较低层次的基础知识的反复练习,相反可能加剧“学力低下”。[12]总之,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在如何提高教学的“质”与“平等”所做的努力还不够,国际学力调查表明,学力水平高的国家,如芬兰等在这两方面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只有运用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真正的学力。

(三)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加强了行政管理和评价的力度。各个地区和学校要明确责任,并采用“PDCA”评价过程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价:即计划(Plan1)——执行(Do2、3)——检查(Check4)——行动(Action 5),[13]并且加强国内的学力调查,并以各种学力调查考试为依据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在PDCA评价过程中,“计划”(P)就是文部科学省制定的《重点指导事例项》,中小学教师要以这本小册子中指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根据,执行教学计划(D)。学校或行政管理部门依此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价(C),教师接受评价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行为(A)。这种评价方法无疑是泰勒原理的翻版,虽然简便易行,高效快捷,但用于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不免过于生硬。目前教师的专业人士身份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教师职业之所以具有专业性主要就体现在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权。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教学智慧,他们不是教育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而应该是教学的主动创造者。要使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就要赋予其更多的专业自由和空间,这是他们进行专业创造的前提。如果教师的每一项活动都受到严密的监控和限制,他们就会放弃思考和创意,而是以教书匠的身份,重复和固化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读、写、算”等反复练习的初级阶段。如果将教师比作“带着镣铐的舞者”,那么长期的镣铐生涯,会让舞者失去舞动的意愿和灵感,他们的活动至多能称为“广播体操”——整齐、一致、不变、也难提高。因此要赋予教师怎样的权力,怎样让这些权力得到实现,如何为教师创造成长的环境,是摆在教育研究者和行政者面前的重要问题,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缺乏深入的思考。

(四)学生学习的快乐

目前,最让日本教育界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对学习无兴趣、不关心。于是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欲”作为提高学生学力的重要方法,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所谓“学习意欲”也就是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日本学生的成绩很好,为什么却没有学习的意欲呢?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都采用“压缩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他们用100年的时间飞快跨越了欧美国家用二三百年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压缩的现代化带来了快速变动的社会,教育在其中担任着“过滤装置”的作用,通过教育和学校,个人能够快速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命运。[14]竞争原理是“压缩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规则,当孩子还未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时候,他们就被推上了“训练—考试—胜利或淘汰”的战车上,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这种竞争原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优异的成绩换来优质的教育机会,更带来好的工作岗位,好成绩等于好未来。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意欲”将被调动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学生学习意欲强的原因。但是这种教育神话迟早要轰然崩塌。日本教育发展历程正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日本的教育病理性问题突然爆发。当学生意识到努力学习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时,他们开始动摇了,不愿再去付出无谓的劳动,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娱乐或无所事事,孩子们纷纷从学习中“逃走”。这种现象表明: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学习的外部价值,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学习一直都是外加于学生的包袱和负担,学生只能通过责任感或外在压力来承受这种负担,但是他们对学习本身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这也是学生的学力在考试结束后迅速“剥落”的原因。日本目前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发展阶段,靠竞争来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外部督促机制已经很难奏效了。因此要使学习本身具有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机,就要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充分利用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因此教育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欲”,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两个貌似相同的词汇却有着不同的教育内涵。而本次学习指导要领中,对孩子自身的考虑比较少,更多地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希望将外在的压力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考虑孩子的教育终究是失败的教育,孩子迟早还是要从学习中“出逃”,教育的危机将再度出现。

标签:;  ;  ;  ;  ;  ;  ;  

未来十年日本中小学课程开发的趋势与主题--2008年学习指导要点解读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