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出路论文,持续稳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经过两年多努力,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止,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了稳定增长的轨道。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下岗人员增多,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对此,经济界、理论界一些人对是否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产生动摇,有的人提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与通货膨胀相比,就业应放在首位。而要解决就业,就必须容忍通货膨胀。中国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在当前物价仍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能不能放松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效应
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就业规模及其增长与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增长越快,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就业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反之,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就会对就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就业危机。
由于就业和通货膨胀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经济增长对就业与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的影响。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力图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寻找出一个最佳点,以调和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的矛盾。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和扩大就业是一种互相替代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如果在曲线上找到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的最佳点,就可以既不因过分抑制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又不因就业过度增长而引发通货膨胀,这样就可以在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架起一座平衡的桥梁。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货膨胀虽有菲利普斯曲线效应,即在短时期内适当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能起到暂时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它给就业问题带来的负效应是很明显的,用容忍通货膨胀的办法解决就业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战后许多西方国家为摆脱经济衰退,通过扩大政府支出、赤字预算和举债消费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这种寅吃卯粮的人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虽奏效于一时,但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债台高筑,物价飞涨,经济更加混乱,并导致消费需求的萎缩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出现了一方面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经济停滞不前,失业增加的滞胀局面。这些国家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不得不紧缩经济,从而引起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社会压力巨大,有的不得不半途而废,滞胀问题成了使各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
从发展中国家看,这样做也是行不通的。巴西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外贸增长了4倍,创造了巴西经济奇迹。但后来由于忽略了控制通货膨胀,总以为通货膨胀无碍大局,结果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自80年代起巴西通货膨胀率高达三、四位数,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外债猛增,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地区差别拉大等一系列问题,使经济生活陷于混乱,为遏止通货膨胀,巴西政府用十多年时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进行重大改革,经过几次调整,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贻误了发展的时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长远看,只有经济稳定增长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办法。在西方国家中,德国是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战后40年的统计表明,联邦德国的物价上涨率基本上控制在5%以下,贴现率控制在6%左右。德国控制通货膨胀之所以取得好成绩,关键是长期奉行严格的控制通货膨胀政策,并有一套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机制。被称为战后德国经济振兴之父的艾哈德总理曾经表示,“宁要5%的失业率,也不要5%的通货膨胀率。”可见政府对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视程度。由于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的稳定,从而使经济稳定增长,最终使德国的就业问题在西欧各国中解决得最好。
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无害论对我国理论界也有一定影响。但自1984年来我国发生的三轮通货膨胀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每一次为抑制通货膨胀都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导致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回流,就业矛盾突出。这说明,在中国用容忍通货膨胀来解决就业问题同样是不行的。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发展迅猛,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人数达1770.9万,但由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以至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为此,政府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就业形势也随之紧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出现负增长,1989年为-178.7万,1990年为-98万。进入90年代情况也是这样,1993年经济出现过热,当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1764.2万。但到1994年又变为-327.1万。如果把这一情况和通货膨胀率相对照,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年份正是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1989年和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分别为17.8%和21.7%,为10年最高值。这么高的通货膨胀,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政府不得不下大力加以治理,结果是过度膨胀的经济规模得到抑制的同时,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就业人员减少。从80年代中到现在我国出现的两次就业紧张的情况看,在经济扩张初期,容忍通货膨胀,当年就业问题会解决得好一些,但过不了多久后遗症就明显表现出来了。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同样表现出了短期效应。
二、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
我国拥有12亿人口,劳动力的自然增长,无论是当前增长还是预期增长,其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九五”期间,我国城乡将有7200万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城镇企业中至少有1500万富余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农村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达1.3亿,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规模将达到4000万人。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失业职工呈上升趋势。1995年,城镇失业人口达520万,企业停产、半停产下岗职工达700万人,形成了劳动力供给的巨大压力。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即使出生率降下来,这种劳动力供给的迅速自然增长也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样庞大的就业人口绝不是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一时高速增长,在一、两年或三、五年内多增加几百万人就业所能解决的。而且经济一波动,这种局面就难以维持下去。就业人数增加的畸高畸低,加剧了劳动力在地区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盲目流动,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劳动者本人蒙受巨大损失。例如,在80年代末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时,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国家采用包的办法控制城镇失业率。一方面用贷款和财政补贴保证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裁减城市农民工,腾出就业岗位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和分流企业下岗人员。那一时期,除乡镇企业返回300万人以外,城市精简农民建筑工和单位清退计划外用工也达数百万人。
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后,在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进程中,接受市场调节进入就业岗位的人将越来越多。如果发生经济紧缩,就业容量缩小,退出就业岗位的人员,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将大大超过以往时期。而在粮食副食品供应、教育、住房等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已被打破的情况下,采取清退等行政手段的作用将越来越弱,一旦发生就业危机,严重威胁社会安定时,国家将在控制失业率和平抑通货膨胀的选择上陷入两难的境地。
为了减少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要求我们客观地对待人口失业问题。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必须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在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结合起来。实现这一任务,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对于当前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出现的停工停产企业增加、企业亏损面扩大和就业矛盾增大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好就业工作。
一是继续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995年通货膨胀的势头虽然得到遏止,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必须统一认识,树立不搞通货膨胀的概念,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同时也要注意掌握经济调控的力度和社会承受能力,不宜过快过急。
二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审时度势,对症下药,在有效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注意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区别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尽量采取措施扩大就业。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支持有销路工业产品的生产,增加供给,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坚持货币与信贷规模控制的同时,适度放松短期贷款,对中长期贷款进行结构性松动,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三是注意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一个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组成的多元复合体,既受人口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也有政策性、结构性和技术进步的因素。从“九五”到下个世纪初,我国将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随着劳动力由计划安排向市场配置转变,市场机制必然使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失利,一部分劳动力将从就业竞争中被淘汰。工业结构变化和广泛的产业技术升级,不仅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而且工业内部要从落后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这使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与城乡劳动者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的矛盾引起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提高。我们在分析就业问题,制定就业战略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注意深化再就业工程,更加强就业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转化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多数下岗、待岗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中,鼓励和扶持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工、小时工、阶段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容量。
四是对企业富余人员采取逐步释放的方针,综合运用政策扶持,解决隐性失业问题。在当前的市场化进程中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平衡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企业富余人员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应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推动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对一时难以兼并、破产、撤销和解散的亏损企业,应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帮助、企业自力更生和职工主动参与相结合,搞好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在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时,要注意培育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以便在隐性失业到显性失业中间建立起一块缓冲地带,减小劳动力市场在其发育过程中对社会的冲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