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杲晓燕,王政娥

浅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杲晓燕,王政娥

(宁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医院 宁夏中卫 755000)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64-0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心血管系统疾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有效的预防、减少或是推迟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健康教育人群

健康教育对象首先是冠心病患者,其次是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也包括健康人群。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良好的生活习惯

(1)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身心愉快。忌暴怒、惊恐、情绪激动。

(3)控制饮食。控制膳食总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少吃含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脂肪、内脏及脑、及海产品、鱿鱼、奶油、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不宜喝浓茶、咖啡。

(4)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硬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但不能喝烈性酒。

(5)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6)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冠心病患者既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一个“度”字。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大的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000毫升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运动前心态要平和,不能激动,以免加快心率诱发心绞痛。运动幅度不能过大过强,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

2.2 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思想压力: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烦躁不安、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特别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的关心,尤其是得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有效治疗,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耐心的给患者冠心病的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法,介绍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及成功病例,从而增强冠心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3 定期复诊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能正确描述出心绞痛发作的原因、症状、常规药物如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了心绞痛的症状,要立即休息,同时要舌下含化一片硝酸甘油,一般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通常一两分钟内心绞痛就可以缓解。也可含化或服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或救心丸,但其缓解心绞痛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含化硝酸甘油五分钟仍不缓解,可再含化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是初次发生了心绞痛,无论药物能否缓解,均需尽快到医院去就医,因为初次发生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一旦出现任何不适能随时就医,如果病情比较稳定,应当定期复诊。

3.健康教育常用的几种方法

3.1 口头交流与心理疏导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尤其是新入院的患者,刚到一个陌生环境,如何交流才能使患者减轻焦虑、消除陌生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关心病人,让病人保持平和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让家属督促病人改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能积极有效的控制疾病。

3.2 药物治疗的指导

如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消心痛他汀类降血脂药,如立普妥,舒降之,洛伐他丁,可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进展。

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终生服用。过敏时可服用抵克立得或波立维。

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倍他乐克。

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首选,如拜心同等。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及用药方法。

3.3 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

适用于大众性知识的宣教,如冠心病等常见疾病的简单知识,预防,治疗知识,健康保健知识等,将其归纳成文字,发放给病人或家属,使他们对相关疾病有个大概的了解。

4.加强出院后随访教育

加强出院后随访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延续。出院后的随访宣教,是医疗服务的延续,是对住院病人出院后的一个服务追踪过程,可以采取电话回访、登门拜访、不定期的学习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受健康教育,主要是生活习惯、饮食、用药及心理护理宣教。

5.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生活方式。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紧紧围绕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区为基础,以重大卫生问题、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鹰.浅谈冠心病的健康教育[J].光明中医,2016,(17):2571-2573.

[2]张晓丽.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8):174+176.

[3]王瑞.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9):94-95.

论文作者:杲晓燕,王政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浅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杲晓燕,王政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