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会贤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针对小学阶段刚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而言,习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学生常常无法自行拟定思路,同时词汇量的匮乏也使其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象,老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习作、喜爱习作。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收集写作资源,以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小学生习作能力,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61-01
引言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习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习作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抓住这种机会,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写作素材,并且通过自身的语文水平来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
一、习作能力简述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不管是词汇储备还是写作经验,都相对薄弱,并且部分学校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学生们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写作的思路以及内容编排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一直都是写作中的难题。实际上,老师在平常批改学生作文过程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出其内容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以及逻辑问题和内容不切实际等问题,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作文仅靠学生的想象,以及知识量匮乏等。写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又是学生学习语文时最为害怕的,特别是课堂任务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题目的作文。小学语文老师的习作教学方式往往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直接性的联系,但部分学校的语文老师并未在写作方面展开深入的教学和引导,在给出题目后并未给学生指出明确的方向,这虽然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毕竟生活经验有限,无法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来进行详细的描述,只能凭借想象来构建模糊的情境,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写作兴趣,导致写作能力低下,甚至产生畏难心理陷入恶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改善教学理念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相对不足,所以老师需要改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最开始在拟题时就要选择学生们普遍经历过的事物,或是根据教材课文进行仿写,也不能太过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手法,同时在批改作文过程中也不能太过苛刻,也不能要求小学生的作文有着华丽优美的辞藻,而要重点关注学生习作能力的进步,并引导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耐心指正其错误,帮助学生克服难题以及树立信心。通常情况下,只要学生的作文内容不会出现错别字,以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并且语句较为通顺,就值得表扬。
(二)教授学生仿写
对于学生来说,自行完成一篇优质的作文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有一定的参照进行模仿,那么学生便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加上老师合理的引导,不仅能够写出优质的作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手法。比如,在学习完《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老师便可以询问学生们家乡有什么是特别美,或是印象特别深刻的呢?学生们的回答肯定多种多样,之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来描写以下故乡中难忘的,或是美丽的事物,可以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式。而学生们大多都会挑选一些景物,比如山、小河、花草树木等,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拓展思路,可以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动态特征、四季变化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畏难心理,同时也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三)改进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过程中,通常都会写上评语,而学生们普遍十分关注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这也是学生自信的来源。评语不仅要明确学生的写作错误,还要找出学生的作文优点,并加以鼓励。小学生的作文评价不能以成熟的写作标准来进行评价,而要以鼓励和启发为主,以学生的角度来评价其写作优点和缺点,以及习作能力的进步。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要进行表扬表示肯定,同时评语也要以谈心的形式进行评写,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文老师有认真读,并且也肯定了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而提高习作积极性,并喜欢上习作。习作评语不仅仅是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以及表扬其优点鼓舞其信心,同时也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来找出学生的习作薄弱环节,并进行引导改正,而学生通过老师的评语能够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行改正,以及明确自己的优点并进行发挥,而优秀的作文能够获得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进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以此来作为学生习作的动力,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消除写作畏难心理,老师需要通过改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改进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提高自信等,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发挥想象等方式,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事可写,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郝振海.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05):125.
[2]年芳.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7(10):60-61.
论文作者:龙会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们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评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