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这次宏观调控的认识——在中宣部等五部委组织的经济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告论文,中宣部论文,经济形势论文,会上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去年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一开始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就不尽相同,现在认识逐渐趋向统一,但仍有不少不同看法。下面,就几个议论较多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这次宏观调控究竟有没有必要
去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时,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等一些行业快速增长,是有市场需求支撑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投资、信贷增长较快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现在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出现一些重复建设,市场会自动调节,不需要政府主动进行调控。对此,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概括,包括了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
从实践上看,经济运行中逐步凸显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表明,已到了非加强宏观调控不可的时候。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应该说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中,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粮食问题。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的问题逐步凸显。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由1998年的17亿多亩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15亿亩,为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连续下降,由10246亿斤下降到8614亿斤,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由824斤下降到668.6斤,是22年来最低水平。二是投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万亿,增长26.7%,在建总规模约16万亿元,相当于近3年的工作量。今年一季度又增长43%,增幅之高是多年以来所没有的。部分行业投资增势强劲,结构矛盾突出。去年钢铁、水泥投资分别增长92.6%和121.9%,今年一季度又分别增长了107.2%和101.4%。今年初,我们对钢铁行业进行了清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钢材已形成的生产能力3.1亿吨,在建规模1.5亿吨,拟建的还有5000万吨。按此,全部建成投产,总规模将达到5.1亿吨,大大超过市场预期。更为严重的是,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结构并没有改善。不仅已经关闭的小钢厂恢复生产,而且又新上了一批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项目。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情况与钢铁行业类似。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经济运行就会起“波澜”。1988—1989年、1993—1994年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次也不例外。特别是,投资膨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由于投资增长过猛,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是投资膨胀助长了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信贷扩张反过来又推动投资更快增长,二者互为因果,互相推动。二是投资膨胀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更紧。三是投资膨胀、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必然拉动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加大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如不采取措施,早晚会传导到最终产品。
总之,去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逐渐显现,并呈日益蔓延之势,有的问题已相当突出。正如中央强调的那样,如果任凭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发展下去,势必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势必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势必出现大量生产能力过剩,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势必导致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银行呆坏账增多,最终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经济恢复起来需要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及时的
对这次宏观调控,也有人说动手晚了。事实是,见事快、动手早,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然,是这次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也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的重要原因。
去年一季度开始,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就初露端倪,中央及时察觉到问题发展下去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微调。4月中下旬,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4次会议,对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5月初形成和下发了《关于当前经济发展主要情况和政策建议》(即中办发13号文)。文件明确指出,“在经济加快增长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情况有所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已引起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偏快”;并指出,“这些问题总体上看还是局部的、苗头性的,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止酿成全局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些优化投资结构、制止盲目重复建设的措施。这一阶段,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微调措施。
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出来,中央高度重视,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去年7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又连续召开4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针对问题制定政策措施,7月21日,形成和下发了《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即中发10号文)。7月底,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引用大量的事实,给各地打招呼,以期引起高度重视。10月份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和克服不顾实际、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坚决防止某些行业出现重复建设。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再次打招呼,要求对新出现的苗头性和局部性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努力加以解决,防止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在这一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还连续召开粮食工作、农村工作会议,今年初又下发中央1号文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作出部署。按照中央部署,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今年的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对如何搞好宏观调控作了部署。“两会”以后,为了防止局部性问题的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措施。明确了宏观调控要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强调要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有效控制投资规模,相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控制信贷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正在各地贯彻实施。
回顾一年多的实践,说明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运行出现苗头性、局部性问题时,就果断决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主动调控,才使这次宏观调控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
三、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主要采取行政手段
对于这次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走的是“老路子”,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这次宏观调控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新阶段进行的。中央制定的调控措施、采取的调控方式,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并且多次强调“主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注重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
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加强和改善信贷管理,加强窗口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去年4月,开始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6月份出台了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措施;从当年8月至今年4月间的不足8个月时间里,两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并扩大了再贷款浮息范围;同时和银监会共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进行风险提示。今年5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强化对投资膨胀行业的信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为了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势头,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公布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的市场准入暂行标准,同时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上述行业进行总量控制,扶优限劣。与此同时,还积极调整长期建设国债的投资结构,加强了农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
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的同时,宣布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使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针对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去年以来,在全国普遍推行峰谷电价制度,对22个省份的峰谷分时电价办法进行了修订,扩大了执行峰谷电价的用户范围,拉大了峰谷价差。为了缓解电力供求矛盾,抑制部分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今年6月份又提高了电价,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在重要商品总量平衡上,重点加强物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针对近年来粮食连续减产、当年供求缺口较大、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去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组织粮食进口,控制出口。同时,及时开展粮源的组织和调运工作,尤其是加强东北地区的粮食调运,增加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粮价。为了缓解能源、原材料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降低了电解铝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控制重要能源、原材料的出口,以保证国内需求。
在法律手段的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如针对一度出现的开发区热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依法开展了开发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对乱占滥用土地、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了严肃查处。
可以说,这次宏观调控打的是“组合拳”,是综合运用各种调控办法,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之所以还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过多干预的结果。对于企业经营行为,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对于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助长重复建设的行为,既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又必须运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和纠正,确保宏观调控有力有效。当然,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时,也十分注意依法行政和经济手段的密切配合。
四、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只治标
有人认为,这次宏观调控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标、不治本。
在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反复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要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一年多来,各领域的改革不仅没有停步,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
一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粮改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又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放开粮食主产区收购市场,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国家安排100多亿元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上半年已基本兑现到农户。这些措施激发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
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今年7月国务院以《决定》形式颁布实施。温家宝总理对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做了重要批示,国务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完善配套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进一步消除投资膨胀的体制根源。
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继2002年10月、2003年2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今年5月,国务院又取消和调整了495项行政审批项目,从而使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占总数的一半,为转变政府职能、扩大企业自主决策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也在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去年在8个省市进行试点,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国有保险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顺利完成重组改制。金融监管体系也正在不断健全。
此外,还在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价格特别是电价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有利于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五、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一刀切”
有人说,这次宏观调控搞的是“一刀切”,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了出去。
从这次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来看,中央从一开始就强调,以后又反复强调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求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千方百计这样做的。
从产业来看,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比如,国家决定暂停半年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在实施过程中是区别对待的:对国家禁止的产业不供地,对国家限制的产业严格控制用地;同时,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用地又没有“封口”,继续审批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和卫生、教育等项目的建设用地。
从行业来看,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也不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淘汰的是落后的工艺设备。对那些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持。调控期间,国家批准上海宝钢、湖北武钢等新上了优质钢铁项目;山西铝厂新上了大型的电解铝项目;去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16%提高到25%;不少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也新上了一批项目。
从地区来看,一方面积极引导一些地区抑制过度投资、盲目扩张的行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年新批了西部开发的10大工程,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当然,在具体执行中,“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政策的落实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同志反映,个别基层银行对部分行业的贷款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属于应该支持的产业也感到贷款难。中央发现这些问题后,及时采取了措施。
六、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专门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次宏观调控是拿非公有制企业“开刀”,“打压民营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也不符合实际。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党的一项重要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在这次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不是以所有制划线,而是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无论对谁、对何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的,都坚决支持;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则严肃查处。江苏铁本钢铁公司在这次宏观调控中被查处,不是因为这家企业是民营企业,而是因为它在建设用地、环境评审、银行信贷和纳税等方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也严肃查处了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国有企业。
实践证明,通过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缓解了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发展环境,客观上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今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56.2%,高于国有企业投资4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由8%上升为9.5%,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正在抓紧起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针对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七、这次宏观调控会不会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这次宏观调控开始时,有人担心会把刚刚恢复的经济发展好势头打压下去,丧失发展的机遇;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又有人担心会不会“硬着陆”,引起经济大幅下滑。
应当指出的是,这次宏观调控不是简单地压速度,人为放慢经济发展步伐,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真正用好战略机遇期,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去年以来的实践表明,宏观调控在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抑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时,不仅没有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而且对保持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航行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全年将超过15亿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夏粮产量2021亿斤,增产4.8%,早稻增产80亿斤左右,秋粮面积扩大,目前苗情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一季度的43%回落到28.6%。一些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前7个月,钢铁、铝业、水泥行业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57.6个、39个和40.4个百分点。三是货币信贷增势减缓。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5%,增幅比上年末分别回落4.3个和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四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共撤并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1%,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5%,已退出土地2617平方公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五是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5、6月份环比分别下降1.4%和0.3%。1—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3.8%,其中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占2.6个百分点;6、7月份环比分别下降0.7个和0.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突出表现为“五个继续”。一是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二是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7月,全国财政收入16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增幅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85亿元,同比增长39.7%。三是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1—7月,进出口总额6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其中,7月份,进出口额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达1000亿美元。1—7月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四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出现了多年来所没有的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元,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五是消费市场继续稳中趋旺。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实践表明,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必要的、及时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搞好这次宏观调控的意义都不可低估,它有利于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推进结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编后语:本文是马凯同志《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报告的第一部分,发表时本刊略有删节。在报告第二部分“关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三部分“下一步宏观调控应抓好的几项工作”中,马凯强调,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还不稳固,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尚未消除。宏观调控处在关键时刻,任务仍很繁重,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仍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