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心 黑龙江鹤岗 156200
摘要:本研究对农田水利建设展开了回顾,分析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设备老化、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落后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在重点强调农田水利建设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展开了研讨,提供了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新举措,希望能够为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进步做好保障,为农田水利的发展探寻出新道路和新手段,使农业和农村真正能够利用好技术、管理、科技的优势实现发展和振兴。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设备投入;机制;管理体系
前言:
我国具有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传统,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当前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经济和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农田水利建设在加强基础性坚实的基础上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遇到了资金、设备、管理和运行的实际问题,造成建设质量和速度的下降,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挥,更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应该在认知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前提下,以提高重视、加大投入、更新设备等方式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质量,达到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新目标。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命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农村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步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家必须高度关注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这对与减轻农民的负担与提升农业经济的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增加对其的投资不但可以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与持续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效率笔者针对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位置提出以下建议为农田水利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位置
(一)粮食安全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联系
保证粮食的安全不但要满足我国目前将近14亿人口生存所需,同时,要满足这14亿人口在当前生活水平条件下对于农业产品的更高需求。但是,国内粮食生产出现水资源不足、人口压力过大、农业收益低与耕地逐渐减少等非常严重的问题。国内减少耕地的速度要远远高于新增耕地的速度,而增加粮食的产量就只能依靠提升粮食产物单产与复种指数,但是这两个万面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国内耕地有超过六成位于北方,而北方的水资源占有量连全国的两成都不到,特别是黄淮海流域生产基地,占有38%的耕地面积,而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全国的76%。相对来说,南方的低产田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然后南万的水利建设不足,洪涝灭害发生较多,所以要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国家必须将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经济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而建设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才可以使农业的成本有所降低,提升农业生产的利润、调整农业的结构是提升农业收入与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方针。而当前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是要将农业走向市场,偏重提升效益和质量,同时,改变增长万式的基本调整,这些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存在于农田水利建设中主要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工程老化
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农田水利工程失修、水利设备报废等实际性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出现难以为继的问题,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已经达到工程的设计年限,老化、失修、报废的现象严重,农田水利工程出现长期带病带险运行,如果听之任之将会出现整体农田水利体系难以为继,不仅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还会危及农业的生产,使国家粮食安全产生威胁,进而会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更会制约新农村建设速度和进程。
(二)农田水利投入不足
我国对农田水利的投入长期以国家的层面为主,在经济发达区域还可以争取到地方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会出现地方资金不足,甚至出现挤占国家农田水利资金的问题,根据专家测算每年我国缺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到百亿元规模,这么大的缺口如果不能及时填补,将会形成对农田水利发展的制约。
(三)农田水利的管理体系落后
由于农田水利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的通病,这会导致各种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的存在,一些地区农田水利管理还留有计划经济的营造,形成农田水利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
四、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对农田水利重要性的认识
新时期,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重、更大了。没有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没有良好的农田水利,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必须下决心,将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内需、返乡农民工安排及节水、节地、节能的农田水利,作为国家一件大事来建设好。
(二)搞好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
搞好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国务院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应该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将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职责,界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责任,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大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三)建立新型农田水利投入发展机制。
要改变兴修公益、公共性的农田水利继续实行以农民投工投劳、筹资为主的政策,应建立以/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农田水利投入发展机制,在农民承包耕地范围内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农民为主进行建设,要拓展农田水利的主体,形成对农田水利发展深层次的支撑。
(四)制定农田水利的统一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门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需要资金巨大,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和面临任务,编制全国农田水利综合发展规划,报国家审批,组织实施。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按批准农田水利计划、各自的责任,增加对农田水利投入,确保计农田水利划的实施。
(五)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照2009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技术推广等站的要求,3年内在全国乡镇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服务站,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各种形式和机制的创新加速农田水利管理机制的改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发展进入了创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有了更深层次地展现,如何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局面,成为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应该从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历史进行充分了解,展开对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掌握农田水利建设关键环节的基础上,形成政策、资金、管理共同作用的方式,使农田水利建设真正发挥出生态、经济、建设价值,在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农业、经济和体系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亮.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陕西水利, 2018, No.212(03):275-276.
[2]翟发林. 浅谈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 34(21):104-105.
[3]魏权奉. 浅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展望, 2017(3).
[4]岳建平.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农技服务, 2017(10).
论文作者:严成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农业论文; 国家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新时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