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武星岩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武星岩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防渗工作必须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这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性工作事项。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体系中,施工人员要了解并掌握处理渗漏问题的科学解决方式和相应的技术方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施工作业。与此同时,要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监管,严禁私自修改设计方案和施工程序的现象出现,实行动态监管,一旦发现存在渗漏事故,就要及时采取防渗技术举措加以解决。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现阶段,有很多中防渗技术被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尽管不是任何一种技术都能被积极有效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特点,选择最佳的防渗处理技术,并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最终能够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证有小时工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能够让水利工程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并助力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1水利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中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不但能够使稀缺的淡水资源获得合理的分配和调运,通过有效的分布调整能够使得居民的用水量得以充分的满足,而且对洪水灾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稳定。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分布极为复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地形地貌结构。例如山体地形结构等,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困难性。在水利工程中若没有很好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水利工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以及稳定性,也会严重浪费水资源,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在雨季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抗洪、防洪的作用,这样,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另外,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利,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效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2水利工程渗漏问题的原因

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渗漏渗水问题受到了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总体质量,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渗漏问题具备哪些特点,及其表现的具体形式。从这些特点特征和形式中分析和研究其具体的成因,从而能够运用相应的防渗处理举措和技术方法加以解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对其具体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渗漏点分布密集,形成大量水的渗入

水利工程一般建设在水资源极为充沛的地区,而且其落差和流量都很大,水流颇为湍急,因此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挤压。如果发生渗漏问题,那么渗漏点会在水流巨大压力的冲击下迅速扩大,并在周围形成更多的渗漏点,引发大量的水深入到工程施工结构内部,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胁。这种大面积的渗漏事故一般发生在底板位置,关键是由于其底板垫层中的水位要低于在建基坑的水位的,如果此时出现雨水天气,就会聚集大量的雨水,排水管道的压力骤增,不能及时降水全部排出,此时的垫层就会被雨水淹没,造成渗水事故。此外,水利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很多关键部分都是利用混凝土制成的,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没有得到良好的把控,尤其是在浇筑作业中,也没有按照规范的施工操作程序执行施工任务,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了大量的空隙,其强度和承载能力大大下降,就会诱发渗漏问题的发生。

2.2 施工缝渗漏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的坝体和其他很多施工结构的体积、面积都极为庞大,在开展浇筑作业时,要求采用连续性和大体积、大面积的浇筑作业模式,利用混凝土这种混合材料来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但是一些施工队伍在实际的浇筑作业中,并没有采用规范的作业模式,而是将需要连续完成的作业分为多个阶段来分别完成,如此就造成大量施工缝的出现,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渗漏事故,引发更为严重的渗水问题,会给水利工程的后续施工作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2.3 施工中变形缝的渗漏问题

在水利施工中的很多关键环节和程序中,很多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不过关,达不到施工质量标准的相关需求,而且施工经验明显不足,无法解决出现的各类渗水问题和渗漏事故,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普遍较低,在施工中擅自修改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模式,为了赶工期和节省施工时间,采用了不规范的施工作业程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此就导致在关键施工环节中,没有对防渗问题引起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在一些防渗的处理工作中,对于防渗结构和装置,以及关键的施工结构没有进行相应的加固以及防渗处理,即使出现渗漏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应对和处置。尤其是在止水带的施工建设中,没有对其开展加固的相关举措,造成止水带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大量的空隙和孔洞,引发整体结构变形,形成变形缝引发渗漏问题。从混凝土的振捣作业中也可以发现,振捣后的混凝土材料并没有达到使用需求,其密实度和强度指标明显不足,这样也会导致渗漏事故发生。

3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处理措施探析

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工作务必要切实有效,避免出现渗透后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害。水利工程中的渗透问题属于常见的施工情况,其主要形式大多分为地基及坝肩渗透和坝体渗透两种类型,并根据堤坝不同种类的根基和造型选择适宜的对应措施和解决办法,通常情况下防渗处理的施工措施主要运用防渗墙和灌浆两种技术。

3.1地下连续超薄砼防渗墙及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技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防渗处理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堤身以及基础垂直的防渗方向,或者应用到坝体心墙的防渗和土石坝防渗加固这两项技术效果十分显著。且经过逐渐探索并完善的过程多年实践应用,地下连续超薄砼防渗墙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与以往的技术设备相比较,其主要优势不仅在于对造墙效率的提升,墙体质量更为精进,并且能够节省投入成本。

3.2 液压抓斗超薄砼防渗墙技术

水利工程进行防渗处理,应用该技术能控制成墙厚度保持在 25 ~ 30cm 之内,施工使用设备为宝峨 GB60液压抓斗,施工槽深能够达到 70m 以上。因墙体厚度仅为常规普通混凝土防渗墙体半部厚,一般的施工情况基本可以达到通过使用液压抓斗挖掘抠凿成槽,而整体施工环境会因为能够机械化作业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普遍运用该技术开展施工操作,也可以相应减少混凝土和其他工程材料的损耗,并且能相应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此外,还能保证成墙结构的连续性和竖直度两方面,防渗处理的施工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标准的计划内容,全方位显示出混凝土防渗墙在防渗作用、造价成本、施工工期和实际效果发挥等部分的明显优势。

3.3多头深层搅拌泥浆成墙技术

该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在于通过对其内部提升搅拌强度从而成墙。此项施工技术只需通过常规设备即可完成目的,其重点内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用多头小直径搅拌桩进行深层搅拌,而不是直接开展多次成墙桩机,关键通过六头钻杆、专用导架、液压步履行走底盘和连锁器等几个配件组成,以此设备进行成墙实际效果非常明显。其次,通过使用多头双动力深层搅拌桩机,把泥浆灌入土体并进行反复搅拌,使其达到充分混合后凝固结成水泥土桩,将土桩之间进行搭接,形成一道混凝土防渗墙。该工艺目前能够使成墙深度达到 22m,泥浆渗透系数小于 10cm/s,其抗压强度大于0.3MPa。该工艺的优点体现在整体施工结构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实践证明,使用此施工技术能够对防渗问题处理上效果显著,在水利工程中质量有保障且经济有效,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3.4 锯槽法成墙技术

锯槽法成墙施工技术需要进行先导孔作业,根据先导孔的位置,进行锯槽机刀杆角度调整后,作上下往复的切割操作,控制为 0.8 ~ 1.5m/h 的前移速度持续开槽,可以在使用泥浆护住壁面后,通过正循环反循环两种排渣方式将切割出的废料送出槽外。最后进行浇筑塑性混凝土使其形成宽度约为 0.2 ~ 0.3m 的防渗成墙。该技术的特点是实现连续成槽、施工效率高、成墙质量好,且保证成墙深度,能够适应于砂土、卵石粒径小于 100mm范围的沙砾层,对应形成特殊强度和抗渗指标的防渗墙均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3.5 灌浆类型及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在不同的工程环境下,所运作的灌浆施工方式也各有不同,通常灌浆施工不仅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牢固性,同时也为能够达到防渗的目的。在灌浆施工时,不仅需要严格控制浆液浓度,还应对缝隙吸附浆液效果进行合理分析,然后调节其配比,使其达到标准范围内。因此,寻找更为合适的灌浆施工技术,可以为防渗处理施工质量而提供充分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和日后的运行使用。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防渗处理技术,综合考虑工程各种因素,科学设计施工方案,提升防渗处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泽,马腾.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2016,5(10):123-125.

[2]蒋坤明.浅析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10):55-57.

[3]王恒国.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11):133-135.

论文作者:武星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武星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