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调控成果精心防范灾祸--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_宏观经济论文

发挥调控成果精心防范灾祸--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_宏观经济论文

发展调控成果,谨慎防祸未然——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评析及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宏观经济论文,走势论文,谨慎论文,成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1996年宏观调控收到成效、国民经济“软着陆”成功之后,1997年国民经济又继续平稳运行,各项景气指标基本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低通胀高增长的实现,总供求关系中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都显示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然而,供求关系中某些商品的滞销,经济增长速度比上一年的回落,企业改革中失业、下岗人数的增多,也使有人产生了是否紧缩过度的疑问,甚至有人提出宜适当放松紧缩,刺激经济的新一轮上升的主张。围绕此,本文发表以下看法,以供讨论。

一、1997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全年GDP增长可望达到9.5%左右。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早稻产量比上年增产4.5%。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

第二,物价基本稳定。自5 月份开始全国商品零售价格的同比涨幅均在1%以下,1~10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 全年也不会突破2%。

第三,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1~8月份全国乡及乡以上37万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7.51,比上年同期提高3.8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2.43%,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2.48%;全国工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2.4%,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72.1%。1~9月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31%, 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各月均在96%以上, 是近几年的较高水平。〔1〕

第四,财政金融基本稳定。1~9月份,国内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国内财政支出增长17.9%,低于收入增幅6.8个百分点。到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8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 %,比上年末下降8.2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22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 比上年末下降1.6个百分点。企业支付能力稳定,资金供给比较充足。到9月底,流通中的现金M0的余额为942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1~9月份,全国累计投放现金6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放100.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平稳,贷款的投入比较正常。截止9月底, 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达268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 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412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 %。 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705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 这些贷款在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适时满足了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2〕

第五,对外开放扩大。1997年前10 个月,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57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出口1467.9亿美元,增长23.2%,进口1112亿美元,增长3.7%。至6月底,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3万家,已开业14.5万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44亿美元。前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汇率仍保持稳定。截止9月底,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340.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90.4亿美元。

从以上列举的五个方面的情况基本可以做出判断,1997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良好,既保持、巩固了近几年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果,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若干方面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当然,这只是形势的一个方面,一个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如果把中国经济放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以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加以分析,有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或未雨稠缪。

二、两个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的问题

(一)关于失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人数增多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供给充余,就业不甚充分,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存在,但在计划体制下,表现为隐蔽性的,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虽然公开化了,但并不严重,特别是当通货膨胀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时,就业的问题处于次要的位置,所以人们并未给予特别的重视。但现在问题则不同了。

据统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数自1994年以来逐年上升。失业率1994年为2.8%,1995年为2.9%,1996年为3.0%,1997 年预计为接近4.0%。失业人数1994年为480万人,1995年为520万人,1996 年为553万人,1997年约有800万人左右。〔3〕另据估计,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约1亿人,按市场经济标准衡量,富余人员大约在3000 万人左右〔4〕,目前下岗职工大约1000万人。〔5〕由此,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即随着通货膨胀被有效遏制,在今后几年内,失业和下岗人数增多的问题将是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失业和下岗人数增多的问题将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在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生失业和下岗职工人数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制度的变革和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劳动力供求关系从形式上的均衡转为突发性的失衡。在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就业和分配平均主义的体制下,实行高就业、低收入、低效率政策,劳动力供求基本维持了形式上的平衡,而一旦改革从根本上否定原有的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时,这就同时发生了两种现象:一方面,企业要剥离原有过多的冗员,使原来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变为公开失业或下岗;另一方面,对新增人员企业将择优聘用,从而使企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大为减弱。这是目前导致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的一个直接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体制原因。此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破产、兼并力度加大,一些破产和被兼并的企业的职工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就业,也是失业和下岗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了阶段性的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局面。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加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内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方面三次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一些传统产业部门中的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被关闭、停产、合并,由此也使一大批在这些部门和企业中就业的职工被从岗位上排除下来,从而增加了下岗人数。在一段时间内,当新增就业岗位跟不上下岗需要再就业和新增就业人员需求时,就发生了失业和下岗待业人员过多、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总量扩大,从而使就业的绝对量增加;但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等量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少,所以从短期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的增加,在经济规模一定的前提下,则会使就业减少,从而使一部分就业的职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失去劳动岗位而成为下岗人员或失业人员。我国目前出现的下岗人员增多的现象不能不说与此有相当大的关系。第三,经济超常波动的影响使劳动力的供求出现失序的状态。在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下,劳动力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快慢依然有紧密的联系。一般地说,经济增长快,企业开工足,市场需求旺,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大,反之则减小。在1992年中到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过快,一些劳动力被吸纳到规模扩大的和新开工的企业中去,而一旦宏观紧缩使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一些企业因此而开工不足或停产,一部分职工则被从岗位上排除下来,成为失业或下岗人员。

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的问题的根本解决,除了要采取一些常规性措施以外,从根本上说,要依赖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其具体措施包括:

1.首先要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就业岗位。2.要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相应地转变只有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拓宽就业渠道。3.要发展劳动力市场并改革分配机制,让工资的高低成为就业的一种指示器,同时给劳动力的流动以充分的自由,以便有效地解决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实现充分就业。4.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特别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以扩大就业量。5.继续实施再就业工程,拓宽就业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增加就业。6.实行有利于就业的宏观政策,如适当增加有利于就业的支出,对大量安置职工就业的企业减税,设置再就业补偿基金等。7.加快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为缓解失业和下岗压力,实现再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6〕。

(二)关于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金融在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核心。安全、高效、稳定的金融可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但如果金融不稳定,也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金融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治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93~1997年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平衡,适时微调的方针,收到了积极的成效。金融初步实现了平稳运行,适时调节,稳健经营,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勿庸讳言,在金融领域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金融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金融法制尚不健全,金融监管薄弱,金融秩序比较混乱等,这些问题如不给予高度重视并坚决解决,则势必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现实最迫切需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如何防范东南亚金融危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否会给我国造成冲击,从而也引起我国经济的混乱,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认为中国不会发生象泰国、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有人则认为中国必须警惕东南亚经济危机。笔者认为,从防范的角度认识问题,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宁愿信其有,勿要信其无。

的确;将泰国和东南亚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同我国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确实不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条件:

第一,我国自1993年以来有效遏制了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避免了泡沫经济,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存在的虚拟资本过多而实质资本增长不足大不相同。第二,我国多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利用外资在量上比较适度,在结构上直接投资和长期贷款比重较高。这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本国储蓄率低于投资率,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国资本,在外资结构中又倾向于利用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贷款和金融投资,而直接投资和长期贷款比重较低有很大的不同。第三,我国连续几年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收支均为盈余,目前外汇储备1300多亿美元。同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外汇管理卓有成效,不存在象泰国和东南亚国家那样的制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决定,我国不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外国资本的进入将逐步增加,我国金融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要完全不受别国金融动荡的影响也是相当困难的。为预防这种影响,吸取东南亚各国的经验教训,以下一些问题必须给予特别的注意:

其一,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旧的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片面追求过高速度可能造成的经济过热的根基尚未完全消除,前几年由此所造成的房地产热、股票热等后遗症并未彻底消除干净,大量的房地产占用资金尚未清理干净,这些都可能对金融的稳定构成威胁。其二,银行大量存在的呆账、坏账是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据估计,由于企业亏损、破产、被兼并而债务偿还不落实所造成的银行贷款的呆账坏账已达一万多亿元人民币,而仅是国有企业拖欠银行的利息就超过一千亿元。这么多的坏账呆账,处理不慎就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其三,社会中各种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集资活动以及金融犯罪活动,如不予以坚决有效的制止,也会给金融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其四,如果说以上所说都是一些值得注意和防范的内因,那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则是必须注意的外部因素,由于东南亚各国货币相继贬值,无疑将加强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品对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同时由于东南亚各国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所以如果没有得力措施,我国的外贸出口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鉴于上述,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考虑,为防祸于未然,1998年必须将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规范金融秩序,加强监管,强化法制作为宏观调控的又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在对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对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中,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拟略作评论。

(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在1997年的经济运行中,同时出现了一些企业开工不足、一些商品滞销、物价总水平涨幅大幅度回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总需求不足的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认为,这种观点虽然不无道理,但情形并非如此严重。

从一般的经济学知识说,如上所列举的几种经济现象同时存在,往往被看作总需求不足而总供给过剩,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则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首先,必须注意1997年这些现象发生的背景。1992~1993上半年,我国曾发生经济过热的问题:投资增长过快,物价涨幅过大,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相继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有意识地实行紧缩的宏观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几个“过高”、“过快”降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政策措施收到了成效,1997年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涨幅回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是宏观调控的预想成果,它们是相对于过快涨幅、过高速度而言的,是经济运行由过热状态转向正常状态的表现。

其次,统计数字支持了这样的判断。199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可达到9%以上,高于预期的全年控制在8%的目标,处于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8~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97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同比增长预计为12.1%,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预计为9.7%,都高于GDP的增长。外贸出口增长预计为23%以上。从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速度看,总体上不能说需求不足。

再次,在实际经济中,也确有滞销的商品和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的企业,但那不足以说明总需求不足。从流通部门提供的情况看,滞销的商品往往都是长线的、质次的、不为市场所需要和不为消费者所欢迎的产品。这些产品大都是多年来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粗放经营的产物,有些则是在经济过热时盲目上项目结果超过实际需要的产物。这些商品的供过于求,是结构性的,是在宏观调控中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至于部分企业开工不足或者破产,其基本原因不在于总需求不足,而在于或者是企业不适应市场需求,产不对销,或者是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活,这主要是微观机制再造和企业制度变革的问题与总供求关系不大。

当然,说我国经济目前不属于总需求不足,并不是说对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该给予重视,相反,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地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

(二)是继续实行适度紧缩的宏观政策还是适度放松

这是与对总供求状况判断密切联系的问题。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出现总需求不足的观点,其政策主张往往是要适度放松。

所谓放松,无非是松一点财政或松一点金融,或者两者都松。在当前,既如上述,我国经济并不属于总需求不足,那么要宏观放松显然是不可取的。对此,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先看金融。本文第一部分提供了今年1~9月份M[,0]、M[,1]、M[,2]的增长速度,这三个层次货币的增长速度都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 同时再考虑到9月末的贷款余额, 应该说在总量上不存在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放松银根,弄得不好,通货膨胀便会卷土重来,几年来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果便可能得而复失。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或许有投机家正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这样做风险是很大的。

当然,考虑到目前部分企业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确实存在资金短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考虑,银行已经采取了降低利率的举措,这看上去似乎象是放松的措施,但实际上这一措施是控制住货币发行总量和贷款总规模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而并非扩大货币供应量。

再看财政。我国已经连续多年赤字运行,今年虽然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大于支出,但全年下来恐仍难保证没有赤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实行松的财政政策,无论是减税还是增支,都会使财政赤字加大,这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更何况,减税增支的结果,还可能使经过几年努力降下来的膨胀的需求再重新膨胀起来,这也是我们所不愿出现的。

从更深一层说,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倾向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验说明,膨胀容易紧缩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实行总量适度紧缩,灵活掌握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明智的选择。

(三)是增长波动的谷底还是要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在波动中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波动大致每五年左右一次,几乎是有规律可循。据此,有人预测,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会出现新一轮高潮。其实,这种呼声早在1995年就有,当时,有人认为1995年就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然而实践没有按照预期的轨道运行。1998年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起点么?回答是:未必。

这一轮经济波动始于1991年,1992年达到峰顶,其后在以紧缩为基本取向的宏观调控下逐步回落。经济增长的轨迹是:1991年7.7 %, 1992年14.1%,1993年13.4%,1994年11.8%,1995年10.2%,1996年9.7%,1997年预计9%以上。从这一轮波动的轨迹不难发现,与以往多次波动不同,这一轮波动由高峰下落的过程确实具有“软着陆”的特点,在1995年增长速度基本接近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后,〔7 〕经济增长既不继续大幅度下滑,也不立即急速上升,而是平稳地在一个区间运行。这告诉我们,这一轮经济增长波动,由于宏观调控措施的科学有效,波动的底谷可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大致的平线,这条平线有可能随着宏观调控体制的进一步合理和措施的进一步科学,继续向前延伸。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无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

的确,我们有理由相信1998年我国的经济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主要是:我们有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有发展较快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过多年积累,有相当可观的资本存量,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工业体系;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特别是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有这些都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但是,把提高效益摆在首位,我们并不追求过快的增长,何况客观上也还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例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效益有待提高,增长方式需要进一步转换,等等。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1998年宏观经济的基本方针,还是应该坚持稳中求进,防祸未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整结构、搞活微观基础、深化金融等宏观体制改革、提高宏观效益上。

注释: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载《人民日报》1997年11月15日。

〔2〕见《前三季度金融形势发展平稳》载《经济日报》1997 年10月24日。

〔3〕1994、1995、1996年的数字见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1997 年数字见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谈话,载《今晚报》1997年11月14日。

〔4〕牛仁亮:《论再就业》,载199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

〔5〕郭树清:《中国能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载1997年9月25日《信息时报》。

〔6 〕关于解决失业和下岗人员过多问题的思路和措施的详细阐述,可见拙文《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载《南开学报》1998年第1期。

〔7 〕谷书堂教授和我等著的《经济和谐论》一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中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作了论述,结论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大致为8~10%, 我国也有别的学者有同样的结论。

标签:;  ;  ;  ;  ;  ;  ;  ;  

发挥调控成果精心防范灾祸--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