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核心期刊的统计与分析_核心期刊论文

人文社科综合性核心期刊的统计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性论文,核心期刊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4)03-0185-06

大家知道,核心期刊的概念始于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期刊离散分布规律:刊载某一学科大量论文的期刊,是该学科载文量离散分布中的核心期刊,即把专业期刊上的专业论文数量按降序排列,划分出该专业载文密度最大的核心区和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相继区域。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用类似方法在引文基础上证实了核心区的存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文献的产生和利用角度进行学科论文的统计分析,从而测定期刊核心区的存在。但其分学科的统计效果往往偏重于专业期刊,没有顾及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点,是核心期刊研究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1]。

所谓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与单一学科的专业期刊相比较而言的。根据办刊宗旨的不同,综合性学术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刊载论文的学科种类较多,题材内容广泛;一类是倾向于刊载跨学科和综合性的学科论文,或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其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65年英国出版的作为当时各学会科学家之间交流信息工具的《伦敦皇家协会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世纪的欧洲科学快速发展,促使专业期刊随知识的发展和细化应运而生。到了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新科学和新知识不仅在自己的也在其他的专业领域迅速发展起来,因而他们欢迎尽快报导多学科和新学科的出版物,在专业学科和专业杂志越分越细的情况下发挥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交流的重要作用。今天的综合性期刊呈多样性发展,即使美国的科技综合性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中也会见到社会科学的文章和报导。综合性学术期刊之所以区别于专业期刊,是由于具备几个学科特点:1.多学科的浏览有利于开阔研究者的思路,拓展新视野和促进知识的创新。1960年美国一项对化学家的调查发现,有创见的研究人员阅读本专业以外的文献数量是没有创见研究人员的两倍[2]。2.跨学科和新研究领域的文章会有更多类型的读者,扩大知识的受众范围。3.提供了解新领域和新知识的窗口,促进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和专题综合研究成果传播。这些学科特点在单一学科的核心期刊统计中很难体现出来。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地位的认识,往往是与核心期刊评选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目前存在的两种核心期刊评选类型:一种是从经典理论出发,从文献应用角度找出期刊的核心区,确定适用于馆藏、研究和文献型数据库建设等应用范围的核心期刊。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们强调核心期刊的整体服务功能,而不太强调期刊之间的评优功能,这一主旨也体现在他们的研制方法上。另一种类型是适应当前评选期刊的需要,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按不同类别、层次、范围或地区评选优秀期刊。它们重在期刊的优劣比较和多方面的综合评选,适应期刊分级分类的评选需要和特定的需求,例如现在某些学报类的核心期刊评选。这两种类型都有各自的应用重点和领域,前者一般考虑学科应用的因素,后者可以只考虑期刊范围中期刊之间的比较,使用者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现在有些学者通过一些“被引率”和“影响因子”指标的分析,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势必受制于“影响因子”而难以进入评价体系,或已被边缘化并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无法与专业期刊匹敌[3]。有的地区建立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4]竟然不收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来源刊。依据这些现象分析,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在认识和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以下本文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以下简称《要览》)中的综合性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分析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要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测定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方法。它将核心期刊定义为: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5]。其中对于期刊载文量的统计可以看作是以数量为标准的“论文产出率”统计方法,对于期刊使用率的统计可以看作测度期刊质量的“学术影响力”统计方法。由于定位于为科研服务,促进学术期刊的优化利用,《要览》使用了以引用分析为主导,以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统计方法,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这种综合方法力求突出重点,以期刊的学科引证报告的评价指标作为统计主体,同时注意指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与其他参考指标的有机结合。在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方面,主要依靠“被引频次”指标来统一度量,加大“影响因子”和“被引量”指标的权重来突出重点。这个方法也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为:测定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就是找出作者或读者在撰写或阅读某学科的论文时(作为一个集合)使用了哪些期刊,再从这些期刊中找出那些最为常用的期刊。由于期刊的使用者大多是根据学科、专业领域或特定问题来引用或查阅期刊的,所以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使用率分析是循着实际应用轨迹进行分析的。那些被学科论文的作者使用的期刊一般包括三种期刊类型:该学科专业期刊、其他学科专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见图1)。

图1 学科论文对期刊的引用关系

从这个模拟实际引用关系的简单图示中可以看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单一学科的统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并随各学科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从总体上看,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单一学科的统计结果中只占辅助地位,与它的整体学科影响力相比只是反映了它的局部功能和作用。例如,在《要览》列出的法学类期刊引证表中,预选期刊总数为65种,其中综合性学术期刊共有6种,分别排在13位(中国社会科学)、37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1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除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外,其他都不在法学核心区的位次范围。显然,沿用这种统计方法,综合性学术期刊会受到不应有的冷遇。此外,还有一种简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统计方法,就是先按期刊类别挑出综合性学术刊,再按“影响因子”或其他综合评价值排序后,分出核心区和相关区。这种方法丢掉了学科评价要素,是一种重评比而轻应用的方法。

为了从宏观上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以下选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2002版)》来源期刊(即引证期刊)作为引证分析的主要统计对象。该库是目前我国年度收文量最大的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囊括了学术领域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由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涉及题材广泛,综合性和跨学科趋势明显,学科分得过细会出现论文归类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该库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学科分类为基准,分为法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等25个学科类目,力求较完整地反映学科的发展状况。图2是该引文数据来源期刊的学科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引用分析数据来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所占的比较大的份额保证了引用数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图2 来源期刊的学科分布图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被利用程度最能说明它的重要性。图3是选用该引文数据库中1999年至2001年的685种来源刊,按期刊的学科类别统计三年的总被引频次作出的。

图3 各学科期刊的总被引百分比

表1是图3的具体数据,其中“刊数”数列中的数值为该学科的来源刊数量,“总被引”为该学科期刊三年的被引率次总计。“学科刊数百分比”和“学科总被引百分比”分别是前两项与各自总数的比值。

表2是从表1中析出的各学科核心期刊数值表

从以上两个表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来源刊还是核心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都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为了体现它的重要性,《要览》根据学科的引用情况,采用综合分析和分别列表统计的方式处理专业期刊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关系,即分学科引证期刊的中专业期刊单独列表统计,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不宜加入期刊载文量指标统计而按特定指标另行统计,其他专业的期刊各归所属学科进行评选。最后只列出各学科的专业核心期刊表,以及综合性核心期刊表。如果需要了解核心期刊以外的期刊,可以查阅分学科的期刊引证表。这种处理方案意在客观反映它的实际作用和方便于读者使用。以上的综合性核心期刊表研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期刊总体指标并参照分学科统计方法进行评测

综合性学术期刊之间的主要可比性体现在期刊的使用率上而不是期刊载文量上,因此,期刊的被引频次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而摘转率等其他指标作为参考指标。在单一的学科统计期刊引证表中,综合性学术期刊占有或高或低的位次,这些位次表明它在该学科的地位。某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高位次学科越多,表明它在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评选中的重要性越大。《要览》在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时重点参考了这一指标。

2.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参照分学科统计中的总数量界定

综合性核心期刊数量的多少,主要依靠在分学科统计中进入核心区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总数来确定,同时参照综合性学术期刊统计中被引量累计百分比的数值作调整,最后请专家评审后作总的数量调整。

表1 各学科期刊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及其比例分布表

学科刊数

学科刊数百分比 总被引  学科总被引百分比

地理(人文地理)

 8 1.17% 6594

 2.04%

法律 28 4.09% 13984

4.32%

管理学6 0.88% 3431

 1.06%

环境科学

 6 0.88% 2868

 0.89%

教育 35 5.11% 13480

4.16%

经济 10815.77%49857

15.40%

科学学(含未来学)

11 1.61% 7074

 2.19%

历史 24 3.50% 11053

3.41%

马克思主义

4 0.58% 391

  0.12%

民族学12 1.75% 4588

 1.42%

人才学1 0.15% 180.01%

人口学8 1.17% 3771

 1.16%

社会学6 0.88% 2507

 0.77%

体育 12 1.75% 11874

3.67%

统计学2 0.29% 250

  0.08%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36 5.26% 38563

11.91%

文化、新闻与传播

 12 1.75% 4618

 1.43%

文物、考古

19 2.77% 19477

6.02%

文学 26 3.80% 7269

 2.25%

心理学7 1.02% 5954

 1.84%

艺术 14 2.04% 3955

 1.22%

语言学33 4.82% 13851

4.28%

哲学 11 1.61% 2785

 0.86%

政治 68 9.93% 12725

3.93%

宗教学6 0.88% 478

  0.15%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8226.57%82329

25.43%

表3和表4是综合性和专业性杂志的两个学科构成列表。

在表3中,《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发文和被引涉及19个学科,其中被引频次比较高的7个学科依次是经济学、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表中的六项评价指标是该杂志在分学科引证表中的指标,我们可以据此推算出该刊在该学科中的位置。也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前三项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后三项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如果第五项(“被引位次”)数值小而第六项(“载文位次”)数值大,则可能说明该刊在该学科的发文少而被该学科的论文引用多。

表4说明《经济研究》杂志的发文与被引涉及7个学科,经济学科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专业性杂志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

表3和表4表明,学术期刊的类别可以从3个方面分析:1.期刊办刊的宗旨或期刊的类号;2.期刊载文的学科比例;3.期刊被学科论文引用的学科比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性体现在:1.期刊的整体影响力;2.期刊在优势学科上影响力。

根据《要览》的综合性核心期刊分析,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引证表中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期刊在分学科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即该期刊处于分学科核心期刊范围的学科数量较多。例如,表5中“核心区学科数量”中的数值代表了该刊在多少个学科中进入了核心区,数值越大代表该刊优势学科越多。

在某学科的常用期刊中,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会由于学科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比例。图4是根据《要览》的专业核心期刊与预选期刊的统计结果作出的学科分布图。

图4的纵坐标表示核心期刊的预选期刊(含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核心期刊的数量,横坐标为学科名称。其中,分学科核心期刊的预选期刊数量为被引累计量达70%时所对应的期刊累计数量,总数为716种;专业核心期刊数量为最终核定的数量,总数为268种。从图4的对比数据看,有些学科的专业核心期刊核心效应非常明显,例如法学、体育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相形之下,综合性学术期刊显然不占优势;有些学科则比较特殊,如宗教学,载有专业论文的期刊较多(38种)而专业研究期刊较少(2种);有些学科中综合性学术期刊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政治学和社会学。此消彼长的特点,往往反映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

图4:专业核心期刊与预选期刊的学科分布

表2 各学科核心期刊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及其比例分布表

表3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学科构成

表4 《经济研究》杂志的学科构成

表5 综合性核心期刊中的分学科核心区数量

刊名核心区学科数量

中国社会科学  1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天津社会科学  6

学术月刊

  7

社会科学战线  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读书  8

文史哲 7

江海学刊

  7

学习与探索

6

国外社会科学  7

思想战线

  6

江汉论坛

  6

社会科学研究  6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术期刊有自己发展方向和学科特点,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不宜简单地与专业期刊比长论短。综合性核心期刊的评选应该既要服从集中分散定律,又要考虑学科的应用背景,还应放在整个评价系统中综合考虑,不断调整宏观的和微观的统计方法,不断适应期刊发展的客观需要。

标签:;  ;  ;  

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核心期刊的统计与分析_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