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分析与考察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分析与考察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构建及其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理论范畴的历史分析和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马克思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追寻他们的思想轨迹时,不得不把我们的注意力最后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学说上。

马克思曾从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商品范畴分析入手,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十分重视范畴在历史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作用。列宁强调指出范畴是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阶梯,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毛泽东把实践范畴引入认识论,给予其相当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注重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考察分析了计划和市场范畴,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所有这些,无不展示了范畴理论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范畴理论,需要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范畴学说,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思想体系中,概念和范畴是基本的逻辑单元。其中,有些概念和范畴是对以往学者的继 承、批判和改造,有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独有的思想总结和创造性的概括。从而构 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有严谨结构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和背景,又提出了自己新的概念、范畴和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

从思想史的视角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的渊源,从最基本的概念、范畴入手,考察其构建及其发展,继而考察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及其发展,在认识论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而正是这些范畴体系支撑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作为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支撑和联系着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思想渊源

“范畴”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它是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并伴随着认识的日趋深化而不断地发展。“范畴”(category)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指示、证明。汉语“范畴”一词则出自《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畴。”“洪”即大,“范”即法,“畴”指类,是说上帝赐给禹治国安民大法有九类。从思想史上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思想家们在创建其理论体系时,往往都是以其范畴学说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概莫能外。

1.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正确理解和把握范畴,研究思维中的证明、制定概念、判断以及从一些判断引出另一些判断的规则和方法,阐述了它们的形式及其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从而创立了形式逻辑。列宁曾经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触及一切、一切范畴”。(注:列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页。)亚里士多德把范畴看作是流动的、可变的、相互联系的。他的辩证立场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两个哲学派别:具有固定范畴的形而上学派,具有流动范畴的 辩证法派(亚里士多德,特别是黑格尔)。”(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亚里士多德在其《范畴篇》中,对哲学概念进行了总结、分类,提出了10个范畴:本质、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势、状态、活动、遭受。关于本质范畴的学说 ,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在批判柏拉图关于本质就是理念的学说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对此,列宁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亚里士多德由于批判了柏拉图关于本质 就是理念学说而动摇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注:参阅列宁《哲学笔记》,第314~31 5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本质乃是某个东西的本质,本质是不能离开那个东西而存在 的,本质不是外在于对象的,而是在对象本身之中。这一思想显然是唯物主义的,包含 关于个别和一般的统一的辩证思想。尽管亚里士多德关于本质范畴的学说有不彻底的地 方,例如提出第一性本质和第二性本质,从而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其本 质范畴学说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物理学》、《修辞学》等多部著作中,进一步阐发了他的范畴体系。与本质范畴相联系的是质料和形式的范畴。他说:“本质是基础,其一义为质料,另一义为概念和形式……第三义为质料和形式的复合。”(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Ⅷ.1,1042 a 26~50。)他认为,质料通过形式而具规定性;没有形式 的质料只能是可能性,而质料获得形式意味着现实性的形式。质料和形式范畴在亚里士 多德关于数量和质量范畴的思想中进一步得到阐发。他运用了度、间断性和非间断性、 一与多等范畴进行论证,认为数量和质量范畴在相互联系中能够达到对自然事物的本质 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对此,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评价,说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 现中发现了等同关系,正是在这里闪耀出他天才的光辉。

2.康德的范畴学说体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系统地阐述了范畴学说。

康德的范畴学说,是其唯心主义先验逻辑的产物。康德指出,如果没有纯概念、范畴,经验的对象就不能成立。纯概念、范畴是人的知性所决定的。那么,知性有哪些范畴?怎样发现这些范畴?康德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叫做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为什么先验范畴被运用到感性对象上具有客观有效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叫做范畴的先验演绎。所谓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是从思维的功能、性质来考察知性究竟有哪些纯概念(范畴),即如何发现知性纯概念范畴。康德指出,发现一切知性范畴的引线有两条:一条是从历史上进行考察,对亚里士多德的10个范畴进行整理、改造,引导出知性范畴;另一条 是从思维的功能、从形式逻辑的判断中引出知性范畴,所有的思维都是下判断。

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没把感性形式和知性形式区别开来。例如“地点”、“姿势”、“时间”是属于感性的纯粹概念,应该排除在知性范畴之外。而把“活动”、“遭受”列入范畴之中,又把若干基本概念完全遗漏了。康德认为,“活动”、“遭受”是讲因果的运用,原因是活动,结果是遭受。因此,可以将它们合并到“因果关系”范畴中去。第8个范畴“状态”含义不明确,应归入到“关系”一类范畴中去。于是,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10范畴进行了调整、改造,变成4大类12个范畴。量的范畴:统一性、多 数性、全体性。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的范畴:依附性与实体性( 实体与属性)、因果性与依存性(原因与结果)、交互性(主动与被动)。样态的范畴:可 能性——不可能性、存在性——不存在性、必然性——偶然性。

在康德看来,进行思维就要运用概念,把概念与概念连结起来,就是下判断。而知性思维的一切活动归结为判断,知性思维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活动。康德把知性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活动归结为4类,即判断的量(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判断的质(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无限判断)、判断的关系(直言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判断的样态(或然判断、确然判断、必然判断)。这4类12个判断是指知性活动的思维功能和逻辑作用。

范畴是普遍的、抽象的东西,经验对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范畴如何能够运用到对象中去?康德认为“想象”是连接范畴与对象的桥梁、中介。在这一基础上,他又提出了通过第三者把范畴和对象结合起来,这第三者“一方面同范畴同质,另一方面又与现象同质,这样才使前者可能应用于后者。这种起中介作用的表象必须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经验内容),同时它必须一方面是智性的,另一方面是感性的。这样一种表象便是 先验图式(transzendertales Shema)”。(注:参阅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兰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42页。)康德指出,图式(Shema又译构架、图型、间架)是想象力对感性直观进行先验综合统一的产物。至此,他已经把范畴与对象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不仅对象符合于范畴,而且对象与范畴的关系是“先验图式”作用的结果。这里应该指出,康德的先验图式说,在构建其认识论体系中占据十分显要的位置。

康德认为,当把知性12个范畴应用到理性世界,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灵魂、上帝时,就会陷入矛盾,陷入二律背反。这种知性范畴所引起的理性世界的矛盾,是本质的,而且是必然的。康德的二律背反思想是先验范畴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其唯心主义的立场是 显而易见的,但是它内含着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思想家 所批判、继承、发扬光大。

3.黑格尔的范畴学说

黑格尔对康德的范畴学说持批判继承的态度。他指出,康德对思维范畴的考察,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没有从这些思维范畴的本身去考察它们,而只是探询这些范畴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康德所思维的客观性,在某种意义仍然是主观的。因为,按照康德的说法,思想虽说有普遍必然性的范畴,但是我们的思想与物自体间确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与此相反,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这些范畴,如统一性、因果等等,虽说是思维本身的功能,但也决不能因此便说,只是我们的主观的东西,而不是客观对象本身的规定”。(注: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3页。)

黑格尔敏锐地看到,康德关于知性12范畴及其运用到理性世界所引起的矛盾,是哲学认识论的重要进步。康德提出引起矛盾的内容自身或范畴本身的说法,而且认为知性的范畴所引起的理性世界的矛盾,是本质的、必然的思想,“必须认为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一种进步”。(注:黑格尔:《小逻辑》,第131、133页。)但同时 必须注意,就是康德在这里仅停留在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更进一步达到 对理性矛盾有真正积极的意义的认识。“理性矛盾的真正积极的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 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自身。因此认识甚或把握一个对象,正在于意识到这个对象 作为相反的规定之具体的统一”。(注:黑格尔:《小逻辑》,第131、133页。)这里, 黑格尔已表述了自己对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黑格尔是在继承批判康德的范畴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他的“矛盾学说”、辩证法。黑格尔的逻辑范畴的顺序是:一、存在的范畴,具体阐述质、量、度范畴及其三者的辩证关系;二、本质的范畴,具体阐述本质、现象、现实范畴及因果关系等范畴;三、概念的范畴,具体阐述主观概念、客体、理念范畴。而黑格尔是按照正——反——合这样的公式来阐述的,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诚然,思维无疑地首先是知性的思维。但思想并不仅老是停滞在知性阶段,而概念也不仅仅是知性的规定。知性的活动,一般可以说是在于赋予它的内容以普遍性的形式。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坚持地对立着,致使其自身同时也成为一种特殊的东西了。”(注:黑格尔:《小逻辑》,第172~173页。)他还指出,辩证法能够使有限的规定扬弃它们自身,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就它的特有的规定性来说,辩证法倒是知性的规定和一般有限事物特有的、真实的本性”。(注:黑格尔:《小逻辑》,第176~177页。)他说:“反之,辩证法却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由于这种内在的超越过程,知性概念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本来面目,即 知性概念的自身否定性就表述出来了。凡有限之物莫不扬弃其自身。因此,辩证法构成 科学进展的推动的灵魂。只有通过辩证法原则,科学内容才达到内在联系和必然性,并 且只有在辩证法里,一般才包含有真实的超出有限,而不是外在的超出有限。”(注: 黑格尔:《小逻辑》,第176~177页。)

黑格尔的这些论述是很深刻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人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62页。)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他仅 仅是在他的唯心辩证法中猜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没有科学地认识到辩证地发生着的客观实在过程,而是在神秘的、唯心的形式中歪曲了这个客观实在过程。

从根本上说,黑格尔对范畴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是唯心主义的立场,其二是仅仅把范畴看作是形式的理性自我运动,是与现实运动的客观实际相脱离的。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范畴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辨证法的批判,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此学术界已有较多阐述,本文不拟展开讨论。这里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驳蒲鲁东关于经济范畴的论述出发,进一步阐述从恩格斯到列宁和毛泽东关于范畴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批评了蒲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杜撰范畴、滥用黑格尔辩证法的错误做法,指出观念、科学抽象、逻辑范畴不应当是随心所欲的产物,而应当是现实过程的反映。而蒲鲁东论证经济形态的进化时,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用经济范畴的逻辑顺序来表 明这种进化。马克思指出,这种逻辑分析是一个历史原则问题。他批评说:“蒲鲁东先 生无法探索出历史的实在进程,他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怪论,一套妄图充当辩证怪论的 怪论。”“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蒲鲁东 先生所说的进化,是在绝对观念的神秘怀抱中发生的进化。如果揭去这种神秘辞句的帷 幕,那就可以看到,蒲鲁东先生给我们提供的是经济范畴在他头脑中的排列次序。—— 这是一个非常没有秩序的头脑中的秩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3 ~534页。)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只是现实关系的抽象,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不是 永恒的。但是,“蒲鲁东先生不把政治经济学范畴看作实在的、暂时的、历史的社会关 系的抽象,而神秘地颠倒黑白,把实在的关系只看作这种抽象的体现。这些抽象本身竟 是从世界存在开始存在时起就安睡在天父心怀中的公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第537、539页。)“蒲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资生产水平而生产出 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所 以,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不是永恒的。这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而在蒲鲁东看 来却刚刚相反,抽象、范畴是始因。根据他的意见,创造历史的,正是抽象、范畴,而 不是人。抽象、范畴就本身来说,即把它们同人们及其物质活动分离开来,自然是不朽 的、不变的、不动的。它不过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存在,这干脆就是说,抽象就其本身来 说是抽象的。多么美妙的同义反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7、539 页。)

马克思揭示了范畴的真正本性,他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2、144页。)马克思指出了范畴的辩证实质:“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2、144页。)马克思还指出范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地位,例如资产阶级社会的最新形式之一:股份公司,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就曾以特权的、有垄断权的大商业公司的形式出现。又例如国民财富这一范畴,在17世纪的经济学家看来,财富的创造仅仅是为了国家,国家的实力与国民财富是呈正比例的。这种观 念在18世纪的经济学家还部分地保留着。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伪善形式,把财富本身和财 富的生产宣布为现代国家的目的,而现代国家被看成只是生产财富的手段。这就指出了 范畴是历史的、发展的和变化的,新范畴会代替旧范畴,一些范畴的内涵也将随着实践 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在它现有的形式上是完全不能用的。它实质上是唯心的,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1、43~44页。)他还说,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惟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 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 在它成为惟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而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 批判正是以此基础的。

恩格斯还针对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及其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是一样的时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1、43~44页。)恩格斯强调 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这种关系对于整个经 济学的意义。

恩格斯在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说:“我们采用的这种方法,是从历史上和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初的和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出发。”他进一步解释说:“既然这是一种关系,这就表示其中包含着两个相关联的方面。我们分别考察每一个方面;由此得出它们相互关联的性质,它们的相互作用。于是出现了需要解决的矛盾。——我们考察这种解决的方式,发现这是由建立新关系来解决的,而这个新关系的两个对立面我们现在又需要加以说明,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3~44页。)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的阐述,正是对范畴研究的具体说明,也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与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的、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个别的侧面。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学说,进一步指出了范畴的地位和作用,他说:“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注:列宁:《哲学笔记》,第98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结束了在范畴问题上的含糊不清和唯心主义的歪曲。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学说,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范畴的“合理内核”,从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应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实践”范畴引入认识论,在这方面,毛泽东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中,“实践”范畴是构成范畴体系的最主要环节之一,“实践”范畴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

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虽然也有人研究过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关系,但不了解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往往把实践归结为人们的卑微的功利主义行为,单纯地诉诸感性直观,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和认识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92页。)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都受此制约。恩格斯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正是这个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后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展为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这种唯物史观“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92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把“实践”范畴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起点,他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注: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4页。)列宁强调人类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环节”,是“人的行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对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规定,认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同认识相比,是一种客观的过程,这种客观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它能直接改造现实世界。同时,实践又具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离不开人的历史发展;实践是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 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毛泽东还对实践形式作了明确阐述:“人的社会实践,不 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 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 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 的各种关系。”(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296页。) 他还把实践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 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 3、296页。)从而赋予了实践范畴以新的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发展到新的阶 段。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一篇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全局性重大理论范畴的光辉文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一文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范畴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范畴和规律的积极探索。

毛泽东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理论范畴的深刻认识,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全党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关于范畴问题的论述,揭示了范畴的本质、内容、特征、功能和意义。我们根据这些论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唯物辩证法体系。它包括客观辩证法范畴、主观辩证法范畴、实践范畴。客观辩证法范畴所把握的是客观世界发展的理论;主观辩证法范畴所把握的是认识和辩证逻辑;实践范畴所把握的是变革世界活动的理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就能够揭示物质世界客观规律(客观辩证法范畴)、揭示物质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和理论思维的规律(主观辩证法范畴)、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实践范畴)。

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表明,在客观辩证法范畴中,发展的范畴是最基本的范畴,依据发展的范畴去研究客观世界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发现客观物质世界所赋予的对立与统一、可能性与现实性范畴。在主观辩证法范畴中,联系的范畴是最基本的范畴。所谓联 系指的是这样一种关系,事物各方面中的一方面变化,是另一方面变化的必要的、充分 的条件;通过联系范畴,可以进一步发现和掌握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 、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相对与绝对等范畴。在实践范畴中,实践是最基本的范畴 ,实践范畴在发展和联系范畴的基础上,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统一起来,进一步 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发现和把握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等范畴。马 克思主义范畴体系在批判继承前人旧的范畴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抽象 与具体、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等辩证逻辑方法,更加全面、完整、彻 底地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类世界,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

三、马克思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范畴表现了一定社会的现实与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和个别的侧面,是历史过程的抽象及其理论形式上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其中,每一个要素可以作为成熟而具有典范的范畴形式反映在这一历史的发展阶段或发展点上,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范畴是从客观现实中引伸出来的。然而,范畴是怎样被抽象引伸出来的?范畴和范畴之间如何表现相互关联的性质?如何相互作用?范畴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重要课题。这里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1.逻辑范畴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逻辑范畴的形成是以客观的物质存在的事物为前提,逻辑范畴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断抽象的结果。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谈到理性思维的抽象作用时指出:“在抽象的最后阶段(因为是抽象,而不是分析)中,一切事物都成为逻辑范畴……如果我们逐步抽掉构成某座房屋个性的一切,抽掉构成这座房屋的材料和这座房屋的特有形式,结果只剩下一个物体,如果把这一物体的界限也抽去,结果就只有空间了;如果再把这个空间的向度抽去,最后我们就只有纯粹的量这个逻辑范畴了,……用这种方法抽去每一个主体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所谓偶性,人或物,我们就有理由说,在最后的抽象中,作为实体的将是一些逻辑范畴。”(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8~140页。)所谓“在抽象的最后阶段”、“在最后的抽象中”,“一切事物都成为逻辑范畴”、“作为实体的将是一些逻辑范畴”,就是指这些“抽象”是以客观的物 质存在为前提。这是逻辑范畴形成的唯物主义基础。那么,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抽象” 的呢?科学的方法是抽去“每一个物体的一切所谓偶性(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人类的或 物类的)”,抽去客观事物一切偶然性,留下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2.逻辑范畴的运动

在马克思看来,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或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存在、生活。例如,历史和运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工业的运动给我们提供了产品,等等。他说:“正如我们通过抽象把一切事物变成逻辑范畴一样,我们只要抽去各种各样的运动的一切特征,就可得到抽象形态的运动,纯粹形式的运动,运动的纯粹逻辑公式。如果我们把逻辑范畴看作一切事物的实体,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把运动的逻辑公式看作是一种绝对方法,它不仅说明每一事物,而且本身就包含每个事物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8~140页。)这里,马克思提到“绝对方法”,指出既然把任何一种事物都归结为逻辑范畴,任何一个运动、任何一种生产行为都归结为方法,那么由此自然得出一个结论,产品和生产、事物和运动的任何总和都可以归结为应用的形而上学。这个形而上学不是方法本身,而是逻辑范畴运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逻辑范畴的运动,是抽象形态的运动。“抽象形态的运动是什么呢?是运动的纯粹逻辑公式或者纯理性的运动。纯理性的运动又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设定自己,自己与自己相对立,自相结合,就是把自身规定为正题、反题、合题,或者就是它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8~140页。)这些就是逻辑范畴的运动过程。

3.逻辑范畴的转化

逻辑范畴的转化是在逻辑范畴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的。这一过程是理性的自我肯定过程。马克思说,理性把自己设定为特定的范畴,一旦把自己设定为正题,这个正题、这个与自己相对立的思想会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这 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是”转化为“否”,“否”转 化为“是”。“是”同时成为“是”和“否”,“否”同时成为“否”和“是”,对立 面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在考察逻辑范畴的辩证运动 中提出的,这一思想,对我们理解逻辑范畴的转化过程具有实质的意义。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指出这就是逻辑范畴的转化和运动过程。特别重要的是,马克思提出了思想群(Gruppe von Gedanken)的概念。认为思想群是从合题中产生的,随着思想群的辩证运动,又会产生新的思想群,继而又形成新的合题。他说:“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这个新的思想又分成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而这两个思想又融合成新的合题。从这种生育过程中产生出思想群,同简单的范畴一样,思想群也遵循这个辩证运动,它也有一个矛盾的群作为反题。从这两个思想群中产生出新的思想群,即它们的合题。”马克思指出了逻辑范畴运动的层次性,思想群是逻辑范畴较高层次辩证运动的产物。

4.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体系的形成是逻辑范畴运动的最终结果。从简单范畴到思想群,是一个层次的辩证运动,从思想群的辩证运动中,还要产生出系列,系列(die Reihe)是更高层次的产物。在系列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整个体系。马克思说:“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出整个体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0~141页。)根据马克思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体系形成的过程是:范畴→思想群→系列→体系。也可以说,这是逻辑范畴运动的一般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逻辑范畴的互相产生、互相联系、互相交织,是由于逻辑范畴的辩证运动,在辩证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出思想群、系列、体系。马克思批评蒲鲁东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爬上体系的顶峰,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这是因为,他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逻辑范畴的辩证运动。更为主要的是,蒲鲁东颠倒了逻辑范畴和物质客观存在的关系。

恩格斯在详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时指出:“对经济学的批判,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既然在历史上也像在它的文献的反映一样,大体说来,发展也是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那么,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历史发展就提供了批判所能遵循的自然线索,而且,大体说来,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同它们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这种形式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但实际上这种形式至多只是比较通俗而已。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并且,写经济学史又不能撇开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这样会使工作漫无止境,因为一切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做。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势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3页。)恩格斯论述了范畴的逻辑进程与逻辑顺序是跟着现实而发展的。问题在于,如何从最简单的范畴开始,从表现较低发展阶段的范畴之间的关系过渡到较高发展阶段的较复杂范畴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逻辑的必然。这个问题,在《资本论》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把《资本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范畴 体系的典型范本,它完整地展现了马克思的逻辑范畴体系。

通过《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可以看到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从最简单的范畴开始,简单的范畴表现较低发展阶段上的关系,并向较高历史发展阶段的较复杂范畴过渡。如上所述,商品先于货币而存在,而货币又先于资本而存在,于是,在逻辑上的顺序就表现为先研究商品范畴,接着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货币范畴,继而研究从货币范畴转化为资本范畴的过程。这就是说,研究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最简单的概念、最基本的范畴。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注:列宁:《哲学笔记》,第401页。)我们注意到列宁使用“细胞”和“胚芽”来比喻和说明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范畴。恩格斯也曾使用过“萌芽”(der Keim),指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阐述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注:Karl Marx und Friedrich Engels,werke Band 21,s.411—412,Dietz verlag Berlin 1969.)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却孕含着未来发展的、复杂的形式。正如 马克思本人所说,“比较简单的范畴,……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充分发展恰恰只能属于 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页。)在马克思主义 范畴体系内部,正是从那些简单、基本的范畴开始,并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本 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等范畴的基础上,引伸出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 、历史与逻辑等范畴,展现出比较复杂的范畴体系的结构和形式。它们是思维逻辑进程 的重大进步。

分析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可以进一步认识范畴的一般意义,这就是范畴自身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意义。本体论的意义表明,范畴是物质世界客观的、最一般的特性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认识论的意义表明,人类思维正是通过范畴来反映和概括客观世界最一般的特性,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并运用这个体系解释和改造客观世界。方法论的意义表明,无论人的知识结构如何,都要运用某些范畴进行思维,思维本身的实质是范畴性的,辩证法的范畴以概念形式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世界观的意义表明,范畴思维的实质不仅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而且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进一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阐述了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研究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及其逻辑结构,旨在把它作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体系及其逻辑结构的坐标和参照系。

四、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

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中的基本范畴不断得到深化,同时又不断地在增添着新的范畴,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产生出新的理论形态。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阶段上,也产生了一系列新范畴,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发展,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理论来源和世界观及方法论基础。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内含着相对完整的范畴体系。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范畴表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反映着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结构和普遍联系:各种不同范畴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五个基本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理论体系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理论体系的精髓。第二个层面,是理论体系 的基石,是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原理、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第三个 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规律。第四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纲领,是路线、方 针、政策的理论概括。第五个层面,是支撑、连接和表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要原理的本质概括和抽象,构建了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 以上五个层面,比较完整地反映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层面,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内部,范畴与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而范畴的本质则表现在构成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中,反映着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结构和普遍联系,表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一整套反映和表现理论体系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关系的展开和说明。按照邓小平所说,它们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的方针,第一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条是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确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们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这一方针,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同时,还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力,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邓小平的论述,内含着许多范畴,是对这些范畴的具体阐释。例如,论述中内含着“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四项基本原则即是“一般原理”,四个现代化即是“中国特色”。“和平与发展”范畴:国际上的和平环境系指“和平”,实现两个阶段的目标系指“发展”。“发展和稳定”范畴:达到小康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有秩序地建设是“稳定”。“民主和法制”范畴:“民主”即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即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范畴:两个开放中的对内开放,是指搞活和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力,是“独立自主”的基础和保证;两个开放中的“对外开放”,是引进外资,打开国门,参加国际竞争,参与整顿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这些“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正是以一些范畴为支撑的,正是这些范畴表现和反映着理论体系内部的关系结构和内在联系。这些范畴的出现,不是人为的主观随意性行为,而是客观的现实性使然。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矛盾关系的基本概念。这些范畴正是对“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的真实反映。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许许多多的范畴,它们作为整个体系之网的网上纽结,把经 济、政治、文化及其特有的概念、原理、规律连接起来。在众多的范畴中,最基本的范 畴当属“改革”和“发展”范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改革”为起点、为 标志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的先河。而“改革”范畴与“发展 ”范畴是相互关联和密切联系的,简略地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 ”推动了“发展”,“发展”又促进了“改革”。“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改革”越深入,“发展”就越快;“改革”停止了,“发展”也就止步不前。在众多 的范畴中,从其特点来说,有的表现在性质上(量和质),有的表现在关系上(实体与属 性、原因与结果),有的表现在样态上(必然与偶然),但归根结底,这些范畴都是对客 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

在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中,一些重要的范畴,需要认真准确地理解其内涵,注重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根据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认为有下列重要范畴需要在理论上全面阐释。它们是:“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和平与发展”、“制度与体制”、“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速度与效益”、“民主与法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正是这些重要的范畴,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体系。每一组范畴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内化、积淀并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现实事物的真实把握。当这一把握达到更为普遍、更为深化的层次时,就形成了范畴体系。范畴体系是在更广泛、更深化的层次上把握外部世界的中介,它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和自觉性的增强,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正是这样形成的。

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与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性,又证明了邓小平理论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这就从一个层面上驳斥了邓小平理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之说确系无稽之谈。事实正是如此,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具有稳定的范畴结构,有自己的逻辑起点,它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最本质、最具普遍联系的反映。

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表现和反映着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理论体系的精髓;理论体系的基石和原理;理论体系所涵盖和包容的经济、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所反映和表现的实践纲领。因此,当我们去考察范畴体系时,就不能不考察范畴体系与整个理论体系内涵的关系,去考察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关系,考察其精髓、基石和原理的关系,考察范畴体系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也要考察与实践纲领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归结为范畴体系和其他诸要素的关系。这不仅是研究范畴体系的重要课题,也是综合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课题。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的思维形式,因此,范畴体系渗透在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可以说,整个理论体系中的诸要素也都是以范畴和范畴体系为联系的,任何理论都离不开范畴这个纽结和中介。例如,当我们阐述邓小平理 论体系的内涵时,绝对脱离不开“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这组范畴,正是这组范畴支撑 着整个理论体系的内涵。当我们阐述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时,绝 对脱离不开“和平与发展”范畴,正是这组范畴反映和表现了时代的主题。当我们阐述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时,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基石离不开“制度 和体制”这一范畴,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是密切相关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基石既与“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相联系,也与“制度 和体制”范畴相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基石,更直接与“计划和市场” 这组范畴相联系。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这一基石,则比较直接地与“制度和体 制”、“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范畴相联系。因此,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也决定着每一 基石之间的关系。又如,当我们阐述理论体系所涵盖和包容的经济、政治、文化,阐述 理论体系所反映和表现的实践纲领时,都脱离不开“制度和体制”、“计划和市场”、 “公平和效率”、“发展和稳定”、“速度和效益”、“民主和法制”、“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这些范畴。正是这些范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实践纲领的基础。因此,这些范畴及其构成的范畴体系,是整 个理论体系的网络和构架,是整个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看 到,没有范畴和范畴体系的所谓理论体系是不存在的。正因为有了范畴和范畴体系,才 能构成真正科学的理论体系,使理论体系得以成立并有其丰富的内容。邓小平理论范畴 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表现之一,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感 悟和领会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及其真谛。

范畴体系的结构是历史的、变化的,不是凝固的、僵死的。以往的范畴是人类认识史的概括,是一定历史阶段科学认识成果的凝结。随着客观现实的发展和科学认识的进步,不仅范畴的数量和内容会日益丰富,而且由于个别范畴的意义和地位的改变,引起整个范畴体系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扩大,将会涌现出新的范畴。也会由于个别范畴的意义和地位的改变,更新原有的范畴。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更丰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一变化和发展,是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进行的,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在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中,上述10组范畴构成了这样的逻辑顺序:“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是整个范畴体系的总纲或总论,起着指导、统领的作用。“和平与发展”范畴反映着范畴体系和整个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制度和体制”是最基本的一组范畴,它决定着“计划和市场”范畴,“计划和市场”范畴适应于“制度和体制”范畴。换言之,由于有了“制度和体制”范畴,才派生出“计划和市场”范畴。“制度和体制”范畴是第一位的,“计划和市场”范畴是第二位的。“制度和体制”范畴关系到国家制度和体制的原则问题。只有对制度和体制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范畴又决定着“公平和效率”范畴。“计划和市场”范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公平和效率”范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关于收入分配原则的一组范畴。这组范畴是受“计划和市场”范畴制约的。正是由 于有了对“计划和市场”范畴的正确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同 时,“公平和效率”范畴与“制度和体制”范畴也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强调公平和效率 的一致性,强调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决定的。即是由“制度和 体制”范畴决定的。此外,“公平和效率”范畴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有联系,这 就是为什么我们现阶段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因。“公平和效率”是关系到 人们切身利益的一组范畴,无论怎样把握和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都不可避免地涉及 到发展和稳定的问题。于是,“公平和效率”范畴与“发展和稳定”范畴就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关系处理得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会为社会的稳 定奠定基础。否则,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这就是说,“公平和效率”范畴与“发展和稳定 ”范畴是相互适应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和稳定”范畴也与“速度和效益”范畴密 切相关。应怎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怎样解决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这些都关系 到发展和稳定问题。那么,发展和稳定,公平和效率,制度和体制等等,靠什么来发展 和保障呢?这里,“民主和法制”范畴将起着重大的作用。因而,“民主和法制”范畴 与上述各组范畴均有密切关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范畴则起着包容统摄其他诸组 范畴的作用。因为任何范畴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独立自主和对 外开放”范畴与“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又是相关的,同时,与“制度和体制”、 “计划和市场”相联系。它们都涉及到方针、原则和方法问题。当然,“独立自主和对 外开放”也与“发展和稳定”、“公平和效率”、“民主和法制”、“精神文明和物质 文明”等范畴有着普遍的联系。上述10组范畴组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范畴体系。

上述逻辑结构表明,在范畴体系内部,“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和平与发展”、“制度和体制”、“计划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发展和稳定”、“速度和效益 ”、“民主和法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这些范畴, 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它 的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 相互作用及其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是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具体体现,联系的复杂性表现为联系的条件性、不平衡性和可 变性。

总之,邓小平理论范畴体系的上述逻辑结构,表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性。恩格斯曾经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关于事物、现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所以说,邓小平理论的范畴体系是科学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对邓小平理论本质和关系比较准确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分析与考察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