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秀英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秀英

杨秀英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重庆 巴南区 401320)

【摘要】 总结了肛肠疾病的解剖特点和要求,提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健康宣教,包括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中医护理等。认为对痔瘘患者积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在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痔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99-02

肛肠疾病是人类最多发的疾病之一。根据平时的体检及临床中积累的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各种痔疮是肛肠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次为肛裂、肛瘘等。肛肠疾病的患者常会出现疼痛、异物脱出、便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失血性贫血及感染等,有些甚至会演变为癌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1]。此类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在治疗中除手术彻底成功外,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现将本科2016年2月~2016年3月中对50例手术患者,均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将我科2016年2月~3月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其中混合痔32例,肛裂1例,肛瘘17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 46.5岁。

1.2 临床表现

混合痔患者多数具有反复肛门肿物脱出并伴(或不伴)便时疼痛、出血;肛瘘患者多数为肛旁肿痛或硬结并伴有分泌物溢出,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

1.3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混合痔进行外剥内扎,肛瘘切除术。术后10~20天痊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

2.围手术期的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情志护理 在医疗环境中,患者最想获得与自己疾病有关的知识、自己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能力。[2]只有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患者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手术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术前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要多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讲解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备皮。肠道准备,手术前一天宜进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行结肠水疗,清洁肠道。手术日晨给予中药清洁灌肠,嘱其排空大便。禁食12h,禁饮4~6h。指导患者进行提肛锻练。

2.2 术后护理

2.2.1麻醉护理 术后嘱其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h。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情况,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饮食护理 术后6h内禁食禁饮,6h后可进食流质,确保手术日不解大便,预防术后解大便引起伤口出血。术后第二天起可正常进食,宜食用富有营养的正常食品,忌酒、辣椒及其他容易引起出血及有刺激性的食品。

2.2.3伤口护理 每日早、晚换药两次,观察伤口出血及愈合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必要时给予高能窄普红光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消炎、消肿,止痒镇痛,促进伤口愈合。

2.2.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3.1疼痛的护理 术后心理干预非常重要,经常巡视病房,主动关心患者,询问其感受,帮助其采取舒适体位,分散其注意力,如看书、看电视等,可减轻疼痛。另外,采取中医方法-耳穴埋豆,即在患者的外耳取肛门、神门、交感、膀胱、肾、元中、直肠等穴位,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对应的穴位上,每个穴位均用指腹按压1分钟,每日按压3次,连续3天,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3],可有效缓解痔瘘术后患者疼痛。

2.2.3.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 痔瘘患者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患者术后即可进行艾灸治疗,取穴中极、关元、气海,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活血行气,解除各种痉挛,促使尿液排出[4]。每日二次,每次灸30分钟,可有效地预防尿潴留,减轻病人痛苦。

2.2.3.3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选取神厥、天枢、大肠俞等穴位进行贴敷,可达到调理患者气机、扶助正气、温中去湿的作用,使脉络通畅,脾气得运,胃肠蠕动正常,大便软化通畅[5]。并嘱患者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饮食,即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及便秘引起的出血、肛缘水肿等并发症。

2.2.3.4中药熏洗治疗,将中药物作用于病灶,可增强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皮肤和肌肉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6]。同时,利用热力,直接作用与患处,能达到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生肌、止痒之效。

2.3 健康宣教

保持肛门清洁,每天坚持用中药液坐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久坐、坐立或久蹲;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劳倦,进行适当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有积极作用[7]。

3.小结

肛肠疾病位于消化道的末端,是通向体外的出口,是排泄的通道,与人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痔瘘手术成功只是修复其功能的开始,要获得理想的恢复效果,术后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复发,提高了生活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沈维来.肛肠疾病的中西医治疗[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03:01.

[2]张俐.现代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1:154.

[3]雍梅.耳穴贴压法治疗体位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2):127-128.

[4]杨秀英.艾灸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4,10:98.

[5]姜玥,宁文帅,李刚.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A): 839-840.

[6]张春蓉.智能肛周熏洗仪在痔疮术后应用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6,1:98.

[7]左国庆.重庆市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8.

论文作者:杨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杨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