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2005中国会计审计之精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要论文,中国论文,居高论文,会计论文,自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谐会计
“和谐”,无疑是2005年的高频流行语和指向关键词。“和谐”体现在会计审计领域,就是充分尊重会计人特别是基层会计人的合法权益和发展机会,实现权利和机会的均等。这种“起点的公平”是衡量会计审计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基础。
古人云:“万象乃像肠,化之能和谐”。在制度供给、道德规范、考试培训、环境改善、人才培育等方面,会计人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需要,有着不同的愿望与诉求,有关部门应当为其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努力正视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使一切有利于会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和而不同”的会计人最终达至“多元一体”。
构建和谐会计,就是要使多元会计群体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就是要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善待会计人;就是要充分尊重法律规范,开展井然有序的会计活动;就是要确立一种普遍的认同,让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心;就是要改变财务管理“利润最大化”的片面发展观,重视筹“智”,而非单纯筹“资”,着力突出入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贡献;就是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的“跛足”局面,将关注的目光从着眼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就是要改变“多多益善”的资源拥有和控制意识,由资源投入型过渡到资源效率型,变“利益最大化会计”为“可持续发展会计”。
和谐为道,服务为先。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中,注册会计师协会代表会员利益,反映会员诉求,倡导行业自律,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化解执业矛盾,是和谐社会最为典型的稳定与整合机制。一个和谐为道的注册会计师协会,需要的是行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行业协会应当通过行业与外部的互动,持续传递注册会计师行业“负责、健康、进取、有为”的信号,树立全行业令人尊敬、受人信赖的公众形象;一个和谐为道的注册会计师协会,需要的是行业内部群体之间的和谐,会计师事务所相互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合则多赢,分则多害,执业实践中的竞相压价、蓄意诋毁以及支付高额回扣等不正当手段,不仅污染了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而且成为制约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行业协会应当通过建立“服务价格底线督导”等长效机制,正面宣传与公开谴责“双管齐下”,矫正市场导向,规范竞争秩序;一个和谐为道的注册会计师协会,需要的是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行业协会应当督促、鞭策会计师事务所完善事务所治理结构,改进执业机构内部工作生态,用约束机制引导人,用激励机制鼓舞人,用发展机制提升人,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乐业敬业、共生共赢、和谐相处。
国际趋同
一趟叫“趋同号”的巴士停靠在中国站,车里已坐了不少人,车身上赫然写着:“同一个准则,同一个梦想。”我们上不上?上去之后怎样找座儿?
我国的国际趋同计划是: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在国际上广泛使用或认同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标准,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步伐,同时对现行的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进行修订和补充,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基本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根据国际化趋同的要求,修订部分审计准则,制定一批新的准则项目,并发布若干征求意见稿,基本构建一个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适应,顺应国际准则趋同化要求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在“趋同号”巴士上,作为后上车者,我们有哪些后发劣势呢?第一,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沿袭英美国家的会计范式,而英美国家同属于普通法系、遵从判例法。例如,在会计审计准则的措辞中,更多的是提及当事人的职业判断,而不是法律条文的刚性要求。而我国的法律体系源于大陆法系,司法判决依赖法律条文而非“辩论”,缺少依靠律师和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的传统。法律环境的巨大差异无法做到“无缝对接”。第二,国际会计准则生长在实证研究的土壤上,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过程,其背后凝结了广泛的认同。而我国即将构建的与国际准则充分趋同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不得不被动地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的逆顺序。并且,多元的经济成分、多级的发育程度、滞后的专业教育、低效的市场监管、浑浊的商业伦理……一再显示了我国转型经济环境和欠发达阶段的特殊性。第三,英语作为国际准则的通用语言,往往靠大量的定语和从句显示其精确性。而博大精深的中文往往靠体认、揣摩来达意,倘若一味寻求精确,自然会生产更多“欧化”的句子。试图将西装裁剪成唐装无疑是一项高难度的创新工程。
后发优势也显而易见。既然西方大厨已将择菜切肉的活儿干完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炒出一盘中国菜。国际趋同是一个“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速度有赖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采用”国际准则的含义做出更明确的界定,也取决于能否对“国际趋同”形成更加一致和全球公认的计量方式。世界银行在编制《准则与守则遵循情况报告》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关于“采用”国际准则定义多元化的问题。该报告发现,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存在时滞;部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本国的准则。对国际审计准则的采用与之类似,只是多了一类:采用国际审计准则的概括版本。此外,被采用的国际审计准则可能还包含各国的额外规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是按照发布时间编号的,缺乏经济业务流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经济业务的实质,制定出纲目兼备、逻辑严谨的准则体系。批量生产无疑比单件生产更容易协调一致。
我国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的互补性能够为国际准则补充更为丰富的样本,例如,资产减值准备不再转回的会计处理,验资业务和外汇收支情况表审核业务等,可作为献给国际趋同的礼物,使得相关国际准则更“国际化”。
如果说早期的国际协调是“雷声大,雨点小”,现时的国际趋同则是“雷电交加”。走向国际趋同,就是寻找“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走向国际趋同,就是要消除“方言”障碍,做言行一致的推动者、参与者与领跑者;走向国际趋同,就是要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国际准则的精髓,既不异化背离,也不貌合神离。
然而,趋同不是等同。漠视乃至遗忘我国的经济现实,一味拿来的态度同样不可取,关键是,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阔大胸襟。以往,我们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时而导入,时而废弃;一些会计处理方法不是基于交易或事项的本质,而是用来作为“反利润主导的工具”;审计准则中的语境和某些表述与实务存在疏离,等等。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趋同,实际上是一种和谐。
人才工程
无论是国际趋同的客观需要,还是和谐会计的时代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造就新时期、新阶段的领军人物,发挥高级会计人(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强化会计职能、宣传会计政策、组织继续教育、研究实务问题等方面的聚集、推动和辐射作用,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财政部《关于开展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的通知》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高级财务会计人员、为致力于理论与实务融合的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培植人文素养的崭新平台。援用国际上给大型项目命名的惯例,不妨将人才工程称为“发展1号”。如果说人才培养战略是劈波前行的航船,那么,适时推出举措就是迎风扬起的劲帆。而今,“发展1号”校准航向,乘风破浪!
在高级人才培养中,人文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知道,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来获取,能力一般通过实践来提高,而素质则必须将知识和能力加以内化才能形成。人的内化过程是认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人文教育恰恰强调感受性和体验性。爱因斯坦曾对其学生说:“为了使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福祉,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之上的奋斗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时,尤其不要忘记这一点。”
人文,就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就是要关心人、社会与自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与专业教育只是解决怎样做事的问题不同,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怎样做人的问题,是求人性、求善,丧失了人文,就是丧失了人性,也就丧失了“人”。
人文,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性,关系到做人,而且深刻影响着灵性,影响着创造性。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人的左脑主要同逻辑思维直接有关,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而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以上,主要同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有关,即与人文思维有关,人文基础上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是原创性思维产生的源泉。
人文,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与灵性,而且关系到会计审计领域的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人文教育是变“专”与“窄”为“通”与“博”,是明确价值取向、塑造完善人格的素质基础;没有先进的人文教育,专业结构必将自毁,社会文明必将倒退!
“发展1号”的智慧之旅,承载了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艰辛与跋涉,承载了中国会计人的光荣与梦想。
标签:会计论文; 国际会计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会计职业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