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调控的实践看适度调控的重要性_宏观调控论文

从宏观调控的实践看适度调控的重要性_宏观调控论文

从近年来宏观调控实践看适度调节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重要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温家宝总理在2004军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为此,“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适度调节或调控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宏观调控的根本使命在于调节经济运行,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这并不等于一味追求高增长,而应保持速度、效益、比例的协调统一。为此,就需对经济运行实行适度调节,这已为经济理论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所证实。本文拟结合我国1993年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分析适度调节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宏观调控提出针对性建议。

笔者按照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相应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将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分为三个期间:1993-1996年为抑制经济过热,实施适度从紧政策;1997-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采取扩大内需方针;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加速,亟须适度调节。

一、1993-1996年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起于1992年的那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在1993、1994年达到顶点,伴随着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物价水平飞速上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均是经济过热或过度增长的典型表现。如表1,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4%,比1991年提高10.5个百分点,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更是高达61.8%,由于这一缘故,当年投资率达到43.5%,这两项数值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在高投资的拉动下,1992年GDP增长14.2%,比1991年加快5个百分点,1993年增长13.5%,1994年增长12.6%,1995年增长10.5%,连续4年的增长率达到两位数,这也是自改革开放至今25年来唯一的一次。但过高的增长带来了高通胀:1993-1995年连续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其中1994年更是高达24.1%,超过当年GDP增长率11.5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过热或过度的势头,而这是经济运行难以承受的。

表1 1992-2003年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 │居民消费价格│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供应量M2│

││长速度(可比)%│上涨率(%)│增长速度(%)│投资率%│ 增长速度% │

││││ │││

├──┼────────┼──────┼───────┼────┼──────┤

│1992│14.2│

6.4 │44.4 │ 37.3 ││

├──┼────────┼──────┼───────┼────┼──────┤

│1993│13.5│

14.7 │61.8 │ 43.5 │24.0│

├──┼────────┼──────┼───────┼────┼──────┤

│1994│12.6│

24.1 │30.4 │ 41.3 │34.5│

├──┼────────┼──────┼───────┼────┼──────┤

│1995│10.5│

17.1 │17.5 │ 40.8 │29.5│

├──┼────────┼──────┼───────┼────┼──────┤

│1996│9.6 │

8.3 │14.8 │ 39.3 │25.3│

├──┼────────┼──────┼───────┼────┼──────┤

│1997│8.8 │

2.8 │8.8

│ 38│19.6│

├──┼────────┼──────┼───────┼────┼──────┤

│1998│7.8 │

-0.8 │13.9 │ 37.4 │14.8│

├──┼────────┼──────┼───────┼────┼──────┤

│1999│7.1 │

-1.4 │5.1

│ 37.1 │14.7│

├──┼────────┼──────┼───────┼────┼──────┤

│2000│8

0.4 │10.3 │ 36.4 │12.3│

├──┼────────┼──────┼───────┼────┼──────┤

│2001│7.3 │

0.7 │13.1 │ 38│17.6│

├──┼────────┼──────┼───────┼────┼──────┤

│2002│8

-0.8 │16.1 │ 39.4 │16.9│

├──┼────────┼──────┼───────┼────┼──────┤

│2003│9.1 │

1.2 │26.7 │ 42.7 │19.6│

└──┴────────┴──────┴───────┴────┴──────┘

资料来源:历年统计年鉴

针对这种形势,199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将通胀率降下来。本次调控没有像以前(如1988、1989年治理整顿时)那样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全面紧缩、不惜以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代价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而是尽可能采用经济手段和间接调控的方式,适当紧缩,使过热经济逐渐降温。具体而言,分别通过控制投资和货币供给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

1、压低投资增长率,使之逐步纳入适度增长区间。投资迅速扩张是本次经济过热的主导因素,因此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控制投资,1994年投资增长率降为30.4%,之后继续回落,1995年为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996年为1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在此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1996年降为9.6%;通胀率每年下降7个-8个百分点,1996年降至8.3%。按照国际经验,在轻微通胀的条件下,投资增长率可高于经济增长率2个-3个百分点。因此,1996年投资增长已进入适度区间。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稳步回落,物价逐渐降低,表明经济已基本实现“软着陆”。

从上可以看出,与全面紧缩不同的是,在适度紧缩的政策下,投资并非减少或基本不增加,而是仍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使之能够符合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

2、压缩货币供给量,使之逐步纳入适度增长区间。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本次通胀和经济过热的货币因素。对此,中央银行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1994-1996年期间,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来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逐步下滑:1994年为34.5%,1995年降为29.5%,1996年继续降至25.3%,虽高于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之和,但此时通胀率已明显降低,经济增长率稳步回落,因此货币供给也在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

同投资一样,在适度紧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也为经济适度增长所需要。

总之,这次适度紧缩的宏观调控,使通胀率逐渐降到可承受的水平,经济增长率则是稳步下降,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经济运行初步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这与实行全面紧缩引起的经济大起大落相比,无疑避免了经济剧烈动荡产生的损失,有利于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

二、1997-2002年出现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

沿袭“软着陆”的惯性,1997年经济增长继续回落,GDP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为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比上年降低6个百分点,自1991年以来首次低于两位数,为8.8%,并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物价负增长,之后几年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中国经济开始了通货紧缩。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国外需求锐减,国内需求又不可能在短期迅速填补到位。从供给看,1992年以来经济过快、过度增长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严重的产品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从需求看,由于生产过剩导致企业开工不足,下岗,失业人员骤然增多,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消费增长因此受到很大抑制,因投资前景暗淡企业投资需求也明显不足。所以,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失衡现象严重:1997-2001年间,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平均仅97%,而中小企业的供求矛盾问题就更为突出。可见,生产过剩的生产条件和需求不足的市场条件共同制约了经济运行。

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宏观调控采取积极措施,一方面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在纺织、煤炭等行业压缩了一批过剩和落后的产能,关闭技术落后、资源浪费、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以稳定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政府果断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政策: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投资需求;同时制定各种政策实施消费启动,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长。

从实施效果看,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1997-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7%,尤其是国债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然而,供求矛盾、生产过剩的问题依然严峻:到2002年底,各年累积下来的积压商品总额已达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0%。而且由生产过剩引发的资金过剩和劳动力过剩也相当严重:前者表现为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后者则反映在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形势严峻方面。所有这些均表明市场容量依然相对萎缩,它已成为当时经济运行的最大市场障碍。而市场容量不能有效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启动力度不足,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这是因为,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原始需求,也是最终需求,由其引发中间需求——投资需求。因此市场容量大小的最终决定因素只能是消费需求,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原动力。我国为刺激内需出台了投资和消费双启动政策,消费启动理当作为重点,然而在实施中,与投资启动相比,消费启动力度明显不足,表现在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25.9%提高到2002年的61.7%,而消费贡献率则由1997年的54.5%下降至2002年的39.2%。消费增长乏力必然导致市场容量相对萎缩,这一市场条件不能不对经济运行构成关键约束。

1992-1994年经济过度增长造成了“软着陆”后生产过剩,宏观经济效益低下。此时宏观调控的关键问题是既要扩大市场容量,又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稳定并提升经济效益,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主要依靠投入。这正是适度调节的核心。而要实现此调控目标,客观上要求实行消费启动。这是因为,提高经济效益即提高投入产出率,消费启动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扩大市场容量,使各类产出的价值能够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而且由于吸纳。消化了大量过剩产品,并释放出剩余生产能力,这样就可以不投入或减少投入,节省了投资。

三、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加速,亟须适度调节

从2002年下半年起,贷款投放大幅增加,投资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更是迅猛增长,2003年上半年货币投放相当于2002年全年水平,投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1%,许多地方出现了盲目上项目的势头,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存在过度投资倾向,能源、重要原材料,运输出现严重短缺、紧张。对此,政府为避免经济过热,采取了果断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主要采取经济、法律手段,辅以必要行政手段,抑制信贷过快增长,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半年以来过热现象有所缓解,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达26.7%,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最高,超过2003年GDP增速17.9个百分点。在高速增长的投资的带动下,2003年GDP增长9.1%,为1997年以来最高。与之相伴的是物价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且这一趋势逐渐加强,2004年1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2%。可见,多项指标均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呈现出加速上扬的趋势。那么,对于目前的高增长究竟如何认识?

本轮增长主要依赖于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基础设施等高增长产业,他们的增长来自于强劲的消费需求的带动和支撑,这些产业又带动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电力,煤炭、石油等重化工行业的增长。由于对上述产业的最终需求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旺盛,因此从长期看,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但必须关注的是,目前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条件下,从短期看有局部过热迹象,集中表现在:1、当前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供应紧张,表明在我国粗放经营条件下,由于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排放污染,经济增长已超出了资源的承受力。正如马凯在人代会上指出的,“去年我们取得了9.1%的高增长速度,但是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大。去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但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可见,粗放式、低效率的过快增长是不具备资源条件的。2、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在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且日趋严重,2003年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全年投资分别增长了96.6%、92.9%、121.9%,而在过度投资增长中潜伏着日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风险和隐患。由过剩造成的弊端,历史上我们已经深受其害;直到现今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具体表现在:在部分行业趋热的同时,其它大部分行业,如一般消费品、工业品行业仍处于过剩状态。这一点从这些行业的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即可得到反映,如2003年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2%、2.2%、2.6%,这是商品过剩的体现。受市场非均衡的限制,这些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当前,面对这种复杂经济形势,需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适时适度调节经济运行,以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本质上说,关键是要实现经济的有效益增长,即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入(投资)转到主要依靠经济效益的提高上来。从历史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历来都表现出相当强的正相关特征。在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形下,投资增长率的高低成为左右经济增长快慢的主导力量,实施扩张时就一味增加投入,而不去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实施紧缩时又大量减少投资,从而造成经济大起大落。近几年来,投资率不断提高,2003年投资率高达42.7%,为10年来最高,已接近1993年的水平。2003年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0%,消费的贡献度仅为30%左右,可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拉动。而目前按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即包含制度与管理创新在内的广义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大体相当,这体现出我国经济效益水平长期低下,徘徊不前。我国当前增长与过剩并存,表明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效益不高,因此目前发展的重点应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这是实现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的唯一途径。一味追求速度只能造成速度与效益的失调。

当前,对于一些过热行业,应以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和控制,以避免增长过度后的生产过剩。

为解决过剩问题,需实行消费启动。我国历来只重视经济增长的生产条件,尤其是投入。上次扩张期(1992—1994年)盲目增加投入,一味追求速度,造成日后严重过剩。因此在摆脱了经济短缺后,必须重视市场条件:即市场总容量是否与生产、供给相适应。目前较多行业生产性过剩,实行消费启动可以缓解、解决这一问题。实行消费启动,要求(可以)节省投资,以效益促速度;投资启动则要求增加投资,实乃以投入促速度。在经济繁荣时期应实行消费启动,何况我国目前是过剩性增长。要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就要实现从“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转变。

四、宏观调控的一般原则——适度调节

宏观调控应该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然而,这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应保持速度、效益、比例的协调统一,实现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的统一。这就需要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度调节,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这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这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唯一途径。

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资源和市场容量。经济适度增长就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与市场容量三者之间统一、协调,达到最佳结合,即经济增长一方面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提供的商品量可以被市场所容纳,这表明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状态。而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发生矛盾:在扩张时,为实现高速度,不顾客观条件的约束,将大量社会资源吸引到生产过程,由于高投入、高消耗、过度开采、污染环境,社会资源被严重浪费,同时导致商品需求膨胀,造成过度增长,为抑制经济过热而采取全面紧缩措施,却常常造成经济增长不足,甚至滑坡,表现为社会资源闲置,生产能力和产品过剩,市场疲软、商品需求不足,甚而出现通货紧缩。

问题在于,我们在扩张时,急于求成,一味图快,大量增加投入,却不顾投入产出率的低下、这必然会破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扩张或全面紧缩过程中,市场均呈现严重的非均衡,要么需求膨胀,要么需求不足,从而破坏了速度和比例(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均衡增长。可见,不顾客观条件的约束,而一味扩张或全面紧缩会造成速度、效益、比例的失衡,是不可取的。可喜的是,90年代中期的“软着陆”表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全面紧缩的危害性,转而采用适度从紧的政策,避免了经济的剧烈波动。

我们认为,适度增长有助于协调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高效增长,有助于协调速度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均衡增长。具体而言,适度增长的特征是:

1、经济增长应主要依靠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主要依靠投入,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统一起来的唯一途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实现有效益增长。这是适度增长的生产条件。

2、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市场商品容量与之相适应,即市场均衡,这是适度增长的市场条件。而要实现市场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化,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须对经济运行实行消费启动,这是因为,消费启动可以协调消费和投资、市场容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总之,通过适度调节,促进经济适度增长,是谋求经济持续高效、快速增长的唯一途径。我们切不可因片面追求短期高速度而牺牲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为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正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发展的含义,可基本等同于我们所讲的经济适度增长,即不是单纯扩大数量,追求速度,而是重视质量和效益。适度增长的全部意义,就是充分实现有效益的增长。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次坎坷和教训,适度调节的重要意义逐渐得到认同,并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上。2004年我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为7%,这表明我们并不追求过高的速度,而是要集中力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将着力点和重点放在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上来,放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来。同时针对局部过热现象,提出宏观调控不摘“一刀切”、“急刹车”,而要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而且,温家宝总理还强调:政府调控要做到“有力有效”,这说明适度调节是一种硬调节,即措施要得力,效果要明显。这也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适度调节、经济适度增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标签:;  ;  ;  ;  ;  ;  ;  ;  ;  ;  

从宏观调控的实践看适度调控的重要性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