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宗璞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宗璞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建筑业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突破性进展。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房屋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就当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的作用、主要任务相关措施,以及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1.1.1沉管灌注桩施工

锤击震动和震动冲击是沉管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方式。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技术简单、工作周期短。这种打桩方式的缺点是易断桩,桩体强度不足。断桩主要是因为拔管时速度过快,而桩体强度弱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软土层上。根据土质情况我建议软土层的地区尽量不要采取这种打桩方式。符合土质要求的地区,在拔管时尽量降低速度,保证不断桩。

1.1.2深基坑支护技术

坑基越深,危险系数就越高,这就要求高质量的支护技术。对于坑基小于15米的情况,采用土钉墙技术,它的优点主要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工程周期短、对环境保护要求低。对于软土层的地区,普遍采用水泥土墙技术。它的优点主要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工作时间短、防漏特点突出等。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可以进行选择性施工。

1.2混凝土施工

1.2.1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我们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1.2.2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首先,要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其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1.3钢筋施工技术

1.3.1钢筋选型

钢筋型号和原料采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人员的设计要求进行执行。必要的时候,对于采购回来的原料进行性能测试。施工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施工 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知识。选型的一般依据主要有:建筑工程的钢筋用量;工程的支撑高度;整体结构产生的承受力。钢筋的选型基本没有太多影响,施工过程中监管 者要保证工程足够的用量。尽量避免偷工减料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1.3.2钢筋绑扎

钢筋连接技术主要有两类:机械连接和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对于钢筋本身及周围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在施工上比较复杂,不建议采取此种方法。对于电渣压力焊而言,机械连接的优点就凸现出来了,它的优点主要有:操作完全机械化,相对简单;连接质量稳定;工程周期短。钢筋的连接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 求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连接,交叉位置要扎牢。对于变形的钢筋要做适当的调整,保证钢架的功能需求。钢筋绑扎过程中不要将扎丝出现在混凝土保护层里。在施工过 程中,监察人员要尽职尽责,及时发现问题。1.4屋面防水技术

1.4.1 屋面合理设计

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设计会让施工变得轻松,也会增加建筑本身的美感。屋面的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方面:建造用途、建造成本、建造标准等。对于要求 简单的屋面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结构优化,以减少防水面,降低维护成本。在保证使用年限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的降水差别确定防水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2合理铺设防水层

防水层对于整个防水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对找平层进行施工时,结合其强度低、刚度小的特点合理分配配料,尽量避免发生龟裂现象。使用的防水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日照问题,选用合格且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铺设。对于一些用作特殊要求的屋面,还要根据用途,进行灵活的改变,做到防渗漏的基本要求。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

2.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涵义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复杂技术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它是在遵循现场施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并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工程既定的项目目标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达到缩短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2.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工程的施工能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提高员工的现场施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进行科学化的攻关排艰,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和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消除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隐患,保证整个工程现场各项施工工序的安全有效进行,从而有效确保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3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2.3.1 提高认识水平,是搞好现场施工管理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了解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现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抓好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使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与生产规模相适用。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这就直观地说明,管理出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

2.3.2建立科学的现场管理机构,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

一是做好项目经理责任制。真正放权给现场指挥人员,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其施工现场的主导作用。项目经理根据自身的施工条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人员、机械、生产、进度、安全、质量的统一协调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二是完善建设监理制度,作为建筑企业受到监理方的压力,强化了内部的管理约束机制,提高了严格管理的自觉性,管理水平有个明显的提高。

2.3.3认真进行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明白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位置。在工程中标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积极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通过会审,可以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设计单位的设计要点,明确施工难点。对于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施工中难以操作的部位,施工单位要及时明确,做好协商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2.3.4明确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是有施工技术负责人的,他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负全部责任。要求技术负责人在充分了解了业主以及设计图纸的要点后,将设计图纸表达意思准确地实施到工程现场中来,并及时、准确的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加强对原材料、设备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工序质量的管理。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日益加快,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在迅速发展,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合理运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现场管理理论,保障各项目的顺利运作,实现建设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梁朝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2).

论文作者:宗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宗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