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评价论文_田显杨1,廖落星2,高俊3

(1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骨科 重庆 400012)

(2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重庆 400060)

(3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外科 重庆 401320)

【摘要】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后1d、3d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肋骨内固定;肋间神经阻滞;多发性肋骨骨折;不良反应;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29-02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胸部损伤,多因外力、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所致,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多发性肋骨骨折常合并呼吸系统损伤,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死亡。针对多发性肋骨骨折传统的保守治疗措施为镇痛、局部加压、肋骨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材料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骨折内固定术中,且深受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好评[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被诊断为多发性肋骨骨折[2],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7~70岁,平均(40.32±2.58)岁,2根肋骨骨折19例,3根肋骨骨折24例,4根及以上15例;重物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16例,交通事故伤28例,外力所致伤6例.将入选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选择适合的体位,沿肌肉走向行纵行切口,暴露骨折残端,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及骨渣,剥离骨折端骨膜3cm,对骨折处进行复位,注意保护肋间血管及神经,将镍钛合金环抱器置于骨折端进行肋骨内固定。随后行局部麻醉,于骨折肋骨及上下肋骨下缘距脊柱5cm左右处穿刺,采用1%利多卡因3mL进行阻滞,进针0.2~0.3cm(勿刺入胸腔),1次/12h,当患者无明显疼痛时停止。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取一根长约10cm的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分值0~10分[4]。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纳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的方式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手术后1d、3d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肺不张1例,迟发性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6.90%,对照组出现肺不张2例,骨折移位2例,迟发性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17.2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胸部闭合性损伤,传统的保守治疗易导致长期卧床、肺不张、胸腔及胸廓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3]。肋骨内固定可有效减少骨折再次断裂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肺容积的恢复[5]。肋间神经阻滞通过注射低浓度的利多卡因抑制神经传导,可有效减轻疼痛,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后1d、3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涛.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84-86.

[2]吕会斌,陈志明.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分析(附136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8):58.

[3]黄刚,曹丽娟,张力克,任迎春,张萌,周志刚,杨金良.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应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2,14(02):123-126.

[4]视觉模拟评分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3):1925.

[5]张刚.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4,25-26.

[6]齐拥军,付景伟.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38(01):23-25.

论文作者:田显杨1,廖落星2,高俊3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评价论文_田显杨1,廖落星2,高俊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