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的选择_政治论文

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的选择_政治论文

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入点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高校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科技领域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等因素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上:价值目标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行为的短期化。这些变化给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陷入困境的因素之一;二是人们的个体主体意识增强,这也迫使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选择的意义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高校实际出发,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可以说,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的选择适合程度,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程度。在以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重视“切入点”的选择,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发挥,这个教训我们必须认真吸取。在新时期,选择“切入点”对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十分突出、迫切和必要。

1.“切入点”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起点

“切入点”在影视领域是电影、电视表现时间和空间转换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从前一个场景直接转换到后一个场景,从而收到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的效果。在体育领域,“切入点”是指攻方队员乘隙插入对方篮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同样存在“切入点”的问题。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通过从某点或某方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点或面,就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总是先从某点或某方面开始的,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来看,“切入点”是它的起点。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怎么开始和从哪里开始上,“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说明了开端选择的重要性。

2.选好“切入点”有利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切入点”作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其选择的合适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入点”如果选择得好,针对性强,那么就容易接近教师,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进行。如果选择的“切入点”一开始就不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接受,甚至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反感和排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对立,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根本谈不上深入进行。

3.“切入点”的选择决定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切入点”的选择既是认识和态度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这方面,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切入点”选择得好,就容易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业务等工作相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在方法上就容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经常的协调和沟通,实行广泛的民主参与,进一步达到平等的心理互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化;如果“切入点”选择不当,一开始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接受或排斥,就容易造成思想政治主客体双方的对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就容易出现偏差,如命令、强制等方法,使人“心服口不服”、“貌合而神离”,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对比“文革”时期和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点是不难理解的。

二、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选择利益观与问题观的评述

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有两种观念,一是物质利益观,二是问题观。两者各有可取之处,但是又有局限性。

1.物质利益观

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是关心教职工的物质利益。(注:杜耀权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J].学校思想教育.1996.专刊.)物质利益观从关心教职工的物质利益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可取之处。无可否认,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是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但是,仅仅由此出发,容易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片面化,甚至偏离方向;一是因为物质利益问题仅仅是引起教职工思想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那么解决其他因素引起的思想问题是否也以此为“切入点”呢?显然是不行的。二是因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等同于解决教职工实际的物质利益问题。有些单位,对职工的物质利益解决得好,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不理想,关键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把解决职工物质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混淆了,甚至以解决职工物质利益来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问题观

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是从教职工身上所反映的思想问题、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自身利益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教职工的思想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抓住了这些问题,就找到了进入教师内心世界的通道。从问题出发,针对性强,符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但是又有局限性。从问题出发,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特点和要求不协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主动性,即主动出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普遍不佳,原因在于,工作缺乏主动性,往往是出了问题搞一阵子,上级压下来抓一阵子,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救护车”、“消防队”。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各级党委和教育机关应注重对形势和对象的研究,强化主动意识。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选择的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选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应当坚持如下几项原则:

1.有利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实现的原则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调动积极性”。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教师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注:饶定轲.试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J].理论月刊.1999.1-2合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必须坚持有利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实现,否则,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2.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方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尊重教师,这既是由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客观地位决定的,也是由教师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尊重知识,才能做到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热情鼓励,对他们的缺点和短处,要本着团结的愿望出发与人为善,好心帮助。在选择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上,必须从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出发,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发挥作用。

3.有利于与教师沟通和融合思想的原则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概括地说具有传承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相对独立性。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特点制约着其思想特点。高校教师的思想具有自主性、深刻性、稳定性、超前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大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同,因此,在高校进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民主的原则,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协调沟通,实现平等的心理互动,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思想和心理的融合。因此,“切入点”的选择,必须着眼于此,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地做到深入人心。

4.有利于实现教师价值的原则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其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书育人;二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特别重视树立服务观念,为教师实现其价值服务和创造条件。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工作)的具体体现。结合高校实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的选择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价值。

5.抓住热点问题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等因素使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每个热点问题都具有时代性,都对教师产生着强烈的影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必须结合社会热点及其对教师的影响来进行,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的选择不能忽视社会热点问题。

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的确立

“促进事业有成”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注:饶定轲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特点及思想建设基本思路[J].学校思想教育.1996.专刊.)这个“切入点”,不仅适合于青年教师,而且适合于所有教师。事业有成,建功立业是党和国家对包括教师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的要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事业有成就是教师的自我实现,它是教师个人最大的心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从这里入手,就能够找到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相通的共同语言,贴近教师,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更容易和教师沟通,从而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有利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实现。

标签:;  ;  ;  

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的选择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