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慈禄[1]2002年在《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学校既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又是创建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加强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概念、内涵及一般特征、功能的研究,总结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基础性、养成性、灵活性等特点以及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艰巨性、滞后性、差异性等特征,提出了建设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的原则和目标。 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通过对礼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实际调查,归纳出礼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2、各校缺乏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和持久性;4、校长和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5、学校硬件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6、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2、深刻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继续抓好“叁风”建设;3、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学校特色;4、整体推进,深入持久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5、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6、多方争取,进行学校硬件建设;7、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曹海艳[2]2017年在《民俗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民间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乡村学校置身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袤的农村地区蕴藏着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尤其是那些鲜活的民俗文化,既能促进校园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和谐互动,又能成为乡村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阆中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农村教育近十年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本土文化性的展现上略显不足。近年来,农村小学向城市学校看齐,忽视自身的乡土特色,本文从民俗文化促进校园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和谐互动,形成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出发,选择阆中农村小学作为表述对象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梳理阆中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根据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内容,以阆中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民俗型、社会民俗型、精神民俗型叁方面的应用现状为立足点,探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具有以下问题:重功利轻人文;重书本知识轻生活经验;重外在形式,文化内涵不足。本文从教育者、教育观、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通过本研究,就改善民俗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建议:提升教育者的文化素养,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添乡土特色。
参考文献:
[1]. 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慈禄.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2]. 民俗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曹海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