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_农业论文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_农业论文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特征论文,含义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1999)03—0019—07

中国农村现代化刻不容缓,世人注目。然而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衡量指标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却很少有人分析和讨论,更没有达成共识,远不能适应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1.1 农业现代化还是农村现代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 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农业现代化,而不是农村现代化。其实,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的结果。

其一,是从农业生产及其发展变化的不同角度理解的农业现代化。这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技术变革或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把农业现代化看成是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装备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转变。这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二是从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看成是从“粗放低效封闭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由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的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商品农业的过程。”[1] 这种理解实际上是前一种理解的进一步扩展,它可以说是农业经营现代化。三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看成是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无疑,它比前两种理解又进了一步,它实际上是讲农业经济现代化。这几种不同理解的共同点,是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产业,从农业自身发展出发对于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

其二,是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现代化角度理解的农村现代化。它与上述对于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理解的主要视角区别在于:一是从广义的社会经济角度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而不是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因而将重心放在综合反映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农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上,把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个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现代化,不是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问题仅仅当作农业发展的外在限制因素;二是把农村和农业放在整个宏观经济与社会大系统之中,从农村和农业与其它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问题,而不是仅仅从农村和农业的狭小天地出发就事论事地谈论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不是把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大系统作为一种环境因素简单化处理。

我们无意详尽评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概念之间的长短优劣,我们只想指出,尽管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日趋扩展,但仅仅一个农业问题并不能涵盖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方面,并不能反映农民、农业和农村与社会经济其它方面的基本关系;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并不仅仅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而是表现为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二元结构,因而二元结构的核心不是工业与农业的对应关系,而是城市和农村的对应关系;农村现代化的提法更能涵盖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主要方面,更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二元结构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因而更符合中国当前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所以,我们在本文中所分析的是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而不仅仅是农业现代化;我们把农业现代化当作了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1.2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关于农村现代化, 我们主要是从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农村为中心,并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来研究和把握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现代化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首先表现为农民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个体农民应当逐步转变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日趋文明化的现代职业群体。二是农业现代化。这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把传统种植农业逐步改造为商品化、产业化、技术化、社会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现代大农业。三是经济现代化。这是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和主要内容。没有经济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基本上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失去了五脏六腑。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把传统的农村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四是社会现代化。这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没有社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就如同只是一条腿、半边天,残缺不全。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实现农村社会民主化、法制化、文明化、稳定化。五是制度现代化。这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保证。没有制度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就失去了导向机制和动力机制,将会变得盲目、乏力。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实现制度创新,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政策导向。

2 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从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出发,结合中外农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农村现代化的一些主要特征。

2 1 时代特征。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 什么时代有什么时代的现代化内容及其标志。农村现代化也不例外。我们所讲的农村现代化就其时代特征而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当前的国际水平为标准,即以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等主要方面所达到的先进水平作为模式。单纯强调本国特色,从本国实际情况以及预期可能达到的水平出发所确定的只是本国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未必就是农村现代化。二是强调当代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城乡融合和复合的现代社会经济系统模式。无论如何,不能把农村现代化简单等同于农业现代化或农业工业化。即使从产业方面理解,现代农村经济也是一个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经济系统,何况我们所讲的农村现代化远远超过单纯的产业甚至经济的范围,它是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复合社会经济系统。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现代化,只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面之一。

2 2 滞后特征。从手工劳动为主转向机械化劳动为主, 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带动整个生产方式变革的基本力量;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内部循环为主转向完全开放的城乡网络交流为主,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带动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力量。从这个意义说,农村农业经济现代化发生的时间滞后于城市工业经济现代化,农村社会文化现代化发生的时间滞后于城市社会文化现代化。

从生产工具进步的角度讲,农业是一个提供原材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工具要靠非农生产活动提供。但是,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却主要以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为标志和开端,农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不可能为农业提供机械生产力要素。这就决定了农业自身的发展无法提供改造传统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等到现代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才能为之提供现代化发展的物质保证。

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角度讲,农业中土地的使用比任何其它产业都重要,传统农业技术与农民土地占有的结合,使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十分顽固的保守性和稳定性。同时,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缺乏自我积累和发展的机能,也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从社会文化观念的角度讲,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农村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农业和农村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政策的多方面支持,以致出现了“重农思想”和“农本政策”的长期影响。工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率相对于工业大大落后,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下降,城市工业文明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强大的标志,它不仅在发达国家成了社会经济的支柱,而且在落后国家也成了人们追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出现了生产资料工业优先增长的理论,西方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则以城市工业现代化为核心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绝大多数后起国的投资和政策明显向非农产业倾斜,采取牺牲农业的办法加快城市工业现代化的速度,照搬并强化了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复制了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滞后发展的历史。直到城市工业现代化取得初步成功以后,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足逐渐变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们才被迫对片面的城市工业化战略进行反思,国家才开始有意识地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甚至提出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后起国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发展关系演变的共同趋势。

从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看,它们的发展过程都显示出工业先于农业发展,城市先于农村发展,通过城市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规律,现代工业化物质大量投入农业。发达国家往往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打破工农、城乡之间的平衡格局,然后利用城市工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反哺农业,农业迅速跟进,由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台阶。现代化的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的农村经济离不开城市工业推动。农业机械的应用逐步代替了人畜工具,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工生产肥料、农药等化学制品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现代工业物质投入的增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 3 条件特征。 导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滞后发展的种种原因也构成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起步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主要不是由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的内在力量创造的,它们来自农村以外其它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扶持或者国际分工的深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条件的这种外在性特点说明,在任何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和城市现代化相比不可能超前或同步完成。首先,农村经济现代化要素供给条件的外在性。农村经济现代化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要素只有靠现代工业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自我改造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即使工业部门具备了向农村经济提供现代生产要素的能力,购置这些要素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农村经济来积累。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农村经济现代化要素供给条件的外在性。

其次,农产品市场需求条件的外在性。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分为自给性需求和商品性需求。传统农业以满足自给性需求为目标,现代农业则以商品性需求的扩大为前提。对工业来说,市场扩大的主要部分来源于工业自身的不断膨胀;但对农业来说,它自身发展所创造的商品性农产品需求却十分有限,况且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是不断下降的。因此,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与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人口增加同步扩大的,这就造成了农业现代化需求条件的外在性。

再次,非农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外在条件。工业现代化是把一个幼小的部门变成现代经济的支柱,农业现代化则使一个在传统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异化为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很小份额。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依靠自身的扩张能力来吸引农业劳动力,农业则借助原有劳动力的被吸纳来提高劳动力使用的机会成本,并由此创造机器代替劳动的经济可行性。因此,农产品市场需求扩大和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始终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主要经济动因。所以,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构成农业现代化的又一外在条件。

第四,国家政策干预、引导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外在条件。与工业相比,农业经营面临着双重不利的市场结构。在农产品市场上,供给方面的集中度较低、进入壁垒薄弱,需求方面的产品替代范围较大、需求增长速度较慢,这就使农产品销售面临过度竞争的局面。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上,供给一方是垄断和集中程度很高的工商资本,需求一方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广大农场或农民,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市场竞争条件十分不利。这种双重不利的市场结构,加上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落后和城市剥削农村的传统习惯,必然引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单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工农产品的等价交换。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或自然灾害,农业更是首当其中,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稳定发展。同时,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如果任凭国际市场竞争,在有些资源条件不利的国家,农业就会趋于萎缩,这在英国建立“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因此,国家干预农业产品市场,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减少农业经营的风险和波动,保护国内农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弱、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一系列原因,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力量推动的。早在本世纪初,美国就健全了促进农业教育、研究、推广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发达配套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农业科技一直是联邦政府科研投资的主项之一。据估计,从1929年到1972年,美国农业产量增长的81%,生产率提高的71%,归功于农业科技进步。1956年到1977年,法国政府的农业科研投资增加了108倍。这些事例说明, 由国家资助建立和维持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也构成农现代化的一个外在条件。

最后,科技、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产物和不断进步的标志,它们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农村社会内部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内容,因此,它们既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又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2 4 阶段特征。 各国农村现代化都有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期间要经历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内容和侧重点以及相应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调整。从总体看,到目前为止的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主要是解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粮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水平。地多人少的国家主要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多地少国家则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活劳动,多施肥料,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同时,通过延长农业生产的后向产业链,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商品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第二阶段,是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加速农业产业化、技术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在社会文化方面主要是发展农村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第三阶段,是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是发展生态农业,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关系,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农村文明化进程。尽管各国农村现代化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形式、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会有所不同,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都会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2 5 技术特征。一方面,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二战后初期,发达国家在农业增产中,20%—30%是靠技术进步实现的,到70 年代60 %—80%归功于技术进步。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达国家不断增加财政和智力投入,加强和完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工作体系。这给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只有在现代化的科技以及教育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造就文明、智能、发展的现代农民,才有可能打破愚昧、落后、封闭的传统农村社会组织形态,建立科学、民主、法制、秩序和现代农村社会组织形态,才有可能实施合理、有效的制度再造和宏观调控,从而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

2 6 产业特征。 产业特征主要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区别。传统农业是小而全的、以自给为主的初级产品生产产业,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界线比较分明。现代农业则是专业化的商品农产品生产产业,走的是农业产业化之路。

在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农业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以农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为起点的。虽然这些国家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但其农业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仍是以农户为单位;二是中介组织在农业经济运行中作用愈来愈大,通过这些组织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地联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如美国的农工联合公司、农业合作社,日本的农协,法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在我国这样人均耕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现代化农业的产业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农业的经营必须同下游产品的经营连接在一起,实行农工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使农业也能分享工商业的较高利润,从而使农、工、商各业都能稳定地协调发展。应当看到,我国农村人地比例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于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农民要靠无限提高单产来增加收入是不可能,要靠不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或靠政府长期给予大量价格补贴也是不现实的。无论从国际经验或者是从改革以来我们自身经验看,唯一的成功选择就是把农业的产业链条向后延伸,用工商业的较高利润来弥补农业的低收入。

必须强调,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直接挂在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的火车头上,可以把非农产业技术进步较快的机制引入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有可能大为缩短。这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普遍之路,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 7 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以家庭经营为主, 土地使用相对集中,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对此,舒尔茨曾作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现代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不仅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能,而且符合农民的偏好。

发达国家的农业大都以家庭农场为主,并且土地呈日趋集中的趋势。这既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也反映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美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实行土地集中政策,鼓励中小农户转让出土地,对土地规模大的农场主实行倾斜政策。这是由于土地过于分散,规模太小,一方面无力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另一方面导致自购的大批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发挥潜力,造成闲置。虽然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为主,全套的农业机械造成极大浪费,但是从效益来看,也不是土地规模越大越好。美国有相当多的大公司冒险经营大规模农场,最终几乎以巨额亏损告终。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随着增产技术的推广和新的生产要素的采用,经济效益的大小关键在于各种要素的质量和比例的恰当。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业经营也应当以家庭经营为主,并且土地集中的相对规模和进度应当非常慎重。因为在农业人地比例偏紧而且农民非农经营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土地不仅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福利和收益的保障,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

2 8 服务特征。现代农村经济应当是比较规范的市场经济, 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都是围绕着市场来运行的。因此,在农户和市场之间就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充当中介或桥梁。可以说,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建立了私人公司、农户合作社、政府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在发达国家中已达成一条共识:没有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没有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没有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的规模经营只会增大自然和市场风险。

在中国,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户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们迫切需要有一种比较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但是政府系统下的传统服务组织历来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设立的。它们的功能也主要是为粮棉油的高产服务的。当农民对服务的需求转向粮棉油以外的高效益产品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方面时,政府的原有服务网络就显得十分无能为力,农业服务的供求结构发生错位。一方面政府的服务组织因为需求不足而发生人员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又远不能满足。在现代农业中,政府不帮助农民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要求政府把一切都包下来也是不现实的。一个比较现实的可行的前景是由政府、农民和服务性商业企业按照各自的性质分别承担相应的服务功能,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农村资金获得最好的应用效益。大体上是主要产生社会效益的公共服务项目,属于政策性服务,应当由政府出钱来办,也可以由政府委托其它组织承办;主要产生经营效益的属于经营性服务,农民自己能办的应当支持农民通过组织专业服务合作社(协会)举办,农民自己单独办不了的,如农机、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社会保障服务等,就要吸引商业企业进入农业服务领域。

2 9 制度特征。 农村现代化是农村内部和外部诸多方面社会经济因素、条件和环境相互联动作用的结果,是农村内外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合理协调的结果。因此,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部因素发育的过程中,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求在农村内外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和制度创新,以此推动农村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的彻底变革。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求在农村内部进行土地制度、组织制度、经营方式、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市场化、效率化、文明化、秩序化的要求。农村现代化也要求市场体系、社会环境、政府行为、政策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市场化、效率化、文明化、秩序化的要求。农村现代化也要求市场体系、社会环境、政府行为、政策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以创造农村现代化的外部条件,协调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外部关系。

应当看到,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合理调控,这也是农村现代化的制度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发达国家农村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同时农村经济又涉及国计民生,各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都对农村经济进行调控。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农村经济向政府预定的目标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支持与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合理利用与保护农村经济资源。

我国是在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未取得完全成功的情况下启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所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特殊社会经济环境,因而不仅要求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从农村内部进行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充分释放农村现代化的内部动力,而且要求规范政府行为,调整政策导向,引导、组织和协调农村社会经济生活逐步、稳定地与市场经济接轨,既不能过多地直接干预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也不能简单地把农民推向市场。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农民适应市场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合理保护农民利益。比如说,对于粮食生产,国家现在单纯放开粮价和把农民“推向”市场的措施,都不可能综合解决当前的复杂问题。农民过去尽管抱怨价格低,但并不担心东西卖不掉,现在却经常是在没有定单又不了解市场动态的情况下盲目备耕生产,加上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管理一放松,农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在市场的海洋里吃点亏是难免的。因此,现代农村社会经济的运行必须是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互相补充,共同协调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 10 国别特征。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内容、重心、战略的变化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本国的特殊国情,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否则,就要走弯路。如日本就是典型。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试图以欧美为榜样发展农业现代化,谋求引进欧美农业机械技术来改造日本农业。但是欧美的大型农业机具与日本的农业资源结构不相适应,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使大型农业机具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日本现代农业转向选择改良品种、改进施肥、开发推广栽培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才发展起来。日本在基本完成生物技术现代化后,才把重心转向农业机械化,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到1977年,日本的水稻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向自动化发展。由此可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不能照搬照抄别国做法,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中国的农村现代化是在传统东方文化长期熏陶、农业自然经济深刻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积重难返、利益分配格局刚性运作,经济体制改革艰难进行的特定的基础上启动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更有其多方面的特殊性,因此,中国农村现代化只能走中国自己的路,体现中国的特色。

收稿日期:1999—04—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