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壮语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析
李秀华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摘 要: 新媒体对于壮语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给壮语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育土壤的契机,拓展了壮语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渠道和观念。人们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改变形式、培育新土壤,给壮语创造出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让其价值能够延续和焕发光彩。
关键词: 新媒体;壮语;保护;传承
新媒体一般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的总称。①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37. 新媒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快捷、更新迅速,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够全天候和广覆盖传播,在传播上具有海量性、多样性、互动性、平等性、即时性、个体性、社群化等特点。新媒体技术已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语言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壮语储存着壮族及其先民的历史记忆和生命智慧,并在壮族儿女的血脉延续中代代相传。在这个意义上说,壮语承载着丰富深厚的壮族文化,保护壮语就是在保护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壮语得以保护和传承,才能使壮语所承载的音乐、文学、戏剧、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得以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在壮族语言文化方面,新媒体既为壮语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传播新渠道,又增强了壮族群众使用壮语的自由性,扩展了壮语的传播空间,更重要的是带来壮语保护与传承的观念转变和机制创新。
一、构建和优化壮语网络社区,扩大壮语网络覆盖面
语言不是一种圈养文化,它不能局限于某个狭小的区域。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一种语言只有被广泛地使用,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壮语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于壮族群众对壮语的使用与认同。众所周知,语言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认同和自信心的体现。“如果失去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失去了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实际上也就失去了民族精神母体的滋养,失去了一个民族精神个性”。①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新情况和新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没有语言作根基,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大量乡村人口外出务工,让同一个民族或同一个村落的人分散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语言生活空间。于壮族聚居区而言,尽管仍有一部分人坚守在故土与村落,坚守着世代传承的语言文化。然而,社会交往的形式基本是以语言为主,语言接触必然带来语言的变异。传统乡村陆续变成空巢,极大的人口流动使得个体脱离传统的生活社区,远离传统的故土,在城镇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离散化社区,这种脱离导致传统村落与离散社区对本民族语言的日趋隔离。以往守望相助的乡里邻里关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形同陌路。于众多外出务工的壮族群众而言,该如何坚守这种语言传统?新媒体为这种坚守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
随着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交流和通讯工具,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城市乃至乡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社交的空间限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空前自由的社交环境,“兴趣”成为聚集社群交往的主要力量。微博、博客、论坛、腾讯、微信等众多的媒体平台,为人们建立各式各样的兴趣社群奠定了基础。在信息化条件下,有了从下至上的条件,先从扩展群众基础做起。加之现在青年一代眼界开阔,对民族语言文字的认识更加客观,社会文化环境也有改善。在促进壮语及其文化认同的道路上,新媒体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壮族群众对壮语的认同、珍视与传递,有效助力壮语认同与文化精神的传播与回归。新媒体使得坚守人与外出人的联系不再脱节,人们通过新媒体的途径交流壮语。散落在各地的壮族儿女对故土有剪不断的情愫,网络社区让壮族儿女突破时空的限制聚集在一起聆听乡音、诉说乡情,唤醒壮族儿女的乡愁和民族情怀,重拾对壮语的认同和自豪,从而让壮族语言文化找到情感土壤和运用氛围,促进和实现语言的传承和文化的自信。现代网络社区能更便捷更快速地聚拢人气,传承语言文化,传播语言认同。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借助网络和网络社区的力量,构建壮语使用的网络空间,为壮语的传承和保护创造新的土壤,努力营造氛围,使壮语的价值得以回归。通过构建壮族网络社区,维持壮语传承群众基础,强化年轻人的语言认同,唤醒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觉,从而实现壮语的保护与传承。也就是说,在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实地社区传承功能减弱时,可以通过新媒体建立网络社群,将散落在各地的壮族儿女聚拢,从同一地域外出务工、求学、经商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微信群、QQ群等网络社区聚集起来,在交流中使用壮语,在使用壮语中传承壮语。因而,合理有效地借助新媒体,能有效打破壮语传统的传承困境,实现从传统实地社区到网络社区的转变。
二、探索新媒体传播方式,拓展壮语的传播渠道和载体
在具有互动性的新媒体出现之前,壮族语言文化作品往往以纸质媒体出版和传播,如民族出版物的《广西民族报》和《三月三》等,都对保存壮族及其他民族语言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普通民众往往难以接触。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效性和多样性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显著特征,新媒体的具有即时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壮语传播,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达到更好的传承效果。同时,新媒体传播内容要多样性,涉及领域广泛,其覆盖范围可扩展到世界各地。新媒体将图形、文字、影音、图像、色彩等要素交融在一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代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空间。① 李秀华,蒋平.现代化对壮语语言文化变迁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7(2). 壮语需要接地气,就得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媒体与普通民众对接,使壮族语言文化更易于被群众获取,同时也能起到凝聚向心力的作用。因而,与传统的文本传播相比,新媒体有着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更为快捷的传播速度以及更为多样的阅读受众,用受众喜欢的新媒体去传递和传承是大势所趋。
民族语言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失就永远无法复原。活态录制、保存濒危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是保护与传承语言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语言学的发展与积累,使用录音、录像设备和计算机处理软件,采取多媒体方式录制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生活使用场景,经过加工程序对文本、音频、视频文件等进行整理,建立语言资源有声和影像数据库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② 冀芳.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J].编辑之友,2014(10):70. 这种活态记录方式保留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场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语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语言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民族语言的影像资料尤显重要,影像技术能够以一种近乎真实的方式去记录和保存语言及其语言生活现象,在民族语言资源的调查与保护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民族语言影像记录资料的科学归档与长久保留,为语音技术的开发、电子词典的编撰、在线翻译的创立、数字信息的处理、词汇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促进了民族语言资源科学、全面、可持续开发。③ 李秀华,郑金姣.影像记录在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中的价值及其应[J].文山学院学报,2018(3). 日本是较早通过影像资料去开发利用民族语言文化的国家之一,在1977年就建立了民族学博物馆,运用影像技术记录和传播本国许多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三、应用新媒体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整理、保存和出版壮族古籍文献
数据统计应用SPSS18.0,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各类壮族古籍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刻不容缓。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提出加强古籍整理,继承和传播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地的文化单位日益重视和加强对古籍(包括旧志)进行收集、整理和抢救。这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系统古籍整理工作规定》第三条规定,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对古籍应征集、收购、抢救、整理、存藏本地古籍旧志,编纂古籍目录、提要、索引等,并整理出版。多年来,广西不断加大民间古籍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力度,加强流散于海外的本地古籍搜寻复制。这项工程工作量巨大,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难以估量。应该说,采用传统的整理、修复手段和纸质保存方式,效率相对低下。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人们通过影印、扫描、数字存储等现代科技手段抢救善本、孤本及濒危古籍,实现了壮族古籍的数字化存储、出版,开发独具特色的壮族古籍文献资料库,为广大壮族群众、壮族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承者提供良好的网络化服务。储存在设备里或躺在纸页上的语言记录,也仅仅是记录而已,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2018年11月28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壮文智能翻译软件发布会在南宁举行,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自主研发的壮汉/汉壮智能翻译系统、壮汉对话通、语音转写通(壮汉)、壮文语音输入法、壮汉智能语音翻译软件、壮文语音输入法、壮汉实时翻译等应用型软件。① 蒙树起.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壮文智能语音翻译软件发布会在南宁举行[EB/OL].广西民族报网,http://www.gxmzb.net/content/2018-11/28/content_26507.htm,2018-11-28. 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移动终端等媒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献的传播和呈现,扩大壮语及壮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人类留存下来的智慧和知识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来保存、传播和传承的。语言依附于音乐、文学、戏剧、艺术、民俗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音乐、戏剧、舞蹈、文学、艺术等都以语言为媒介而存在。在历史上,壮族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壮族传统文化以及壮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是通过壮族的文献典籍、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加以记录和传承的。壮族古籍是壮族及其先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的现实标本,多散落于民间,散落在“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艺人、神职人员、民族文化爱好者、文物收藏者手中,形成“小聚集,大分散”的特点。② 李爱玲.浅论广西民族民间古籍及价值[J].广西地方志,2016(2). 如1986年3月,百色市田阳县玉凤镇华彰村巴令屯罗占贤老人收藏的壮族史诗《布洛陀》。这些古籍既有用古壮字、土俗字记载的,也有用汉文记载的,或者壮汉夹杂使用的,多以契约、信函、记事、公文等形式出现。此外,还有众多石刻类古籍和讲唱古籍,石刻类古籍主要包括石碑类、摩崖类;讲唱古籍主要流传于人们口头之上,它能为一些消亡的史实提供重要的线索,包括回忆、民歌、民谣、传说、故事等。③ 李爱玲.浅论广西民族民间古籍及价值[J].广西地方志,2016(2).
今年,云南省提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牢牢抓住农业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抓住关键点,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领军企业。
四、应用新媒体技术活态记录与留存壮语资源,建立有声和影像数据库
为了推进壮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继承壮族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壮族群众应善于利用新媒体,推动民族企业界、媒体界和社会团体等各行业的文化保护者都参与进来,打造壮族文化展示传播而建立的公众平台。创建者与受众者不分职业、性别、年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进行情感交流与文化共享,增进民族归宿感和认同感。例如,壮族群众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传播壮族语言和文化,活跃在新媒体中的“壮乡之声”“郞声勐僚”等壮语电台;“壮族语言文字交流群”“壮语部落”、“壮文基础群”等QQ群;“壮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天下壮族都是一家人”等微信群;以及“壮乡勐僚”“壮族僚歌”“文山壮族”“畅享民歌”等微信公众号。在这些传播平台中,读者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快速获取所需材料,节约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而提高了传播质量和效率。平台上所展现的壮族语言文化的历史、今日与未来展望,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公众平台在壮族群众尤其是壮族青年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群众性的学习壮文活动在壮族聚居的县、乡推进和展开。当然,在新媒体平台上,需要注重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内涵,避免低俗、猎奇的内容对民族文化的损害;还需要注重壮族语言文化的整体性,避免过度碎片化,注意将壮族文化元素融入有趣味、创意的主题中去。
2.制度管理医院运行过程中需要许多制度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医院部门众多,导致各医院的制度建设不规范。所以,医院应该设立专业负责制度建设的部门机构,负责医院制度的管理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制度的编制、审核、实施和及时的更新。
我国利用新媒体技术记录和保存语言起步较晚。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运用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为了保护濒危汉语方言,以及包括壮语在内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部、国家语委从2008年起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完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基础上实施影像语言数据库建设。多年来,广西各级党政部分、全国各高校和科研结构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如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建设,加大语言资源信息数据整理和保存。贺州学院建立的国内高校首家语言博物馆,通过录音、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了庞大的语料库。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媒体技术活态记录和保存现实生活中的壮语使用场景,并建立壮语“活的文化典籍”。即便时过境迁,这种记录方式的生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仍能还原壮语生活的原貌,能唤醒壮族群众的母语意识,增强壮族群众保护和传承本民族语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建立壮语产业传播链,打造壮语文化剧场
壮语是一种珍贵的语言资源。2013年1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提出“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语言资源的角度看,语言不仅具有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而且具有信息价值与经济价值,因为语言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开发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过去,壮族群众的语言意识普遍不强,语言资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应该用语言资源的视角来对待壮语的萎缩、衰退和消亡,深入挖掘壮语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事实上,壮语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如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壮剧、壮族嘹歌等民歌。可以通过语言艺术产品开发、语言体验和语言展示等途径来实现。壮语及其承载的文化产业价值包含直接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各种壮语文化剧场蕴含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和建立特色旅游产业,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潜在的经济价值方面,如通过对民族古籍的挖掘、整理和利用,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① 李爱玲.浅论广西民族民间古籍及价值[J].广西地方志,2016(2).
新媒体作为语言传承的新生之路,能为壮语信息的采集研究和利用提供更可行、更广泛的帮助。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围绕壮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人物打造语言文化产业,把其融入当地旅游、商贸、产品开发、节日庆典的现实文化生活中,构建新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做的就是使语言产业化、商品化。语言产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做好政策支持工作。如市场上逐步成型的语言培训、语言翻译、字幕配音等语言产品,但这些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这需要政府对语言产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引导。近年来,人们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对壮族语言文化进行变革、调整、重构,融合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舞台技术,打造壮族语言文化“剧场”,如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核心工程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崇左市龙州县的天琴文化艺术节,百色市田阳县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② 李秀华,蒋平.现代化对壮族语言文化变迁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7(2). 这些文化剧场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吸引来自四面八方乡民的共同参与,为壮语乃至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深层次语法与句法的学习都建立在词汇学习上。然而,在当今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词汇学习提不起兴趣,词汇量匮乏,识记困难等现象。同时,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常采取孤立讲解的方式,不能将词汇与课文有机结合,致使学生对单词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在识记单词时,教师也只是一味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加强记忆,并未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仅通过中文释义教授学生单词意义,并未涉及英英释义,导致学生在识记单词时,常将具有相同中文意义的词汇混淆,忽略了其原始释义。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是造成学生对词汇学习丧失兴趣的根本原因。
An Analysis on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Methods of Zhuang Langu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LI Xiuhua
(Department of Minority and Literatur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new media has a unique value and role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Zhuang language.I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Zhuang language,and expands the ways,channels and concepts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Zhuang language.By adjusting the environment,changing the form,and cultivating new soils,we can create new living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Zhuang language,so that its value can be continued and shined.
Key words: new media;Zhuang language;protection;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 H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233(2019)01-0073-04
收稿日期: 2018-12-2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发现民族古文字调查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4ZDB105)。
作者简介: 李秀华(1986~),女,壮族,广西靖西人,中央民族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责任编辑:黄 玲】
标签:新媒体论文; 壮语论文; 保护论文; 传承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