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1]2001年在《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T细胞耐受的介导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动物模型,电针“足叁里”治疗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IL-2、CS和胸腺FAS/FAS-L、GCR以及局部炎性物质5-HT、HA和局部痛阈、肿胀度的变。结果 电针组局部痛阈、足跖肿胀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呈显着差异;电针组局部5-HT、H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为29.52%,电针组为43.88%; 模型组血浆C S、胸腺GCR含量下降,电针后显着升高;电针组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胸腺FAS/FAS-L表达亦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 P<0.05。结论 电针可提高痛阈、减缓足肿胀;可降低局部炎症组织5-HT、HA含量,抑制炎症反应;电针能够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介导T细胞耐受;电针可能通过提高外周血C S、胸腺GCR含量水平及IL-2含量,增强胸腺FAS/FAS-L的表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下,介导T细胞耐受。 of 41
徐慧慧[2]2016年在《雷公藤甲素对Tregs-OC共培养体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常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是RA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雷公藤多苷片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RA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实验研究亦表明,雷公藤甲素可减轻I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大鼠/小鼠的关节肿胀程度及骨破坏。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的异常分化与RA骨破坏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数量或功能的降低与RA发病关系密切,体外实验表明其可以影响OC的分化功能。所以本文通过建立Tregs-OC共培养体系,探讨Tregs介导的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变化及雷公藤甲素的干预作用。2研究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Tregs-OC共培养体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为该药改善RA骨破坏提供实验依据。3研究内容与方法3.1雷公藤甲素对小鼠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无菌分离C57BL/6小鼠双侧股骨、胫骨的骨髓细胞,24 h后收集未贴壁的细胞采用M-CSF预诱导,3d后加入RANKL开始诱导向OC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0、2.5、5、10、20、40nmol/L)进行联合分化培养。培养第5d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对OC的毒性;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对OC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的影响;采用TRAP染色,观察OC样细胞形态并计算其数量;培养至第12d,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形态,并采用Leica Qw in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3.2小鼠Tregs与OC共培养体系的建立无菌分离C57BL/6小鼠脾脏制备成单细胞悬液,溶红后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方法阴选获得CD4+CD25-效应性T细胞,将细胞种入预先用抗-CD3包被的圆底96孔板中,同时加入抗-CD28、TGF-β、IL-2进行诱导激活。诱导至第7d,再次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方法阳选获得诱导激活后的CD4+CD25+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oxp3荧光染色检测表型。采用Tregs和OC直接接触与Transwell间接接触两种方法培养,以不同比例(Tregs:OC分别为1:50、2:50、10:50)建立regs-OC共培养体系,并设OC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培养体系中预置盖玻片或牛骨片。按3.1方法培养OC,当开始加入RANKL诱导OC时,同时加入不同细胞浓度的Tregs共同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Tregs分泌IL-10及TGF-β1的水平;培养至第5d采用TRAP染色,观察OC样细胞形态并计算其数量;培养至第12d,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形态,并用Leica Qwin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3.3雷公藤甲素对Tregs与OC共培养体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将分选获得的Tregs加入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0、2.5、5、10、20、40nmol/L)进行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对Tregs的毒性。综合3.1研究结果,确定本实验雷公藤甲素的浓度,分析3.2研究结果,确定本实验共培养体系中Tregs与OC的接触方式及细胞比例。为进一步解析Tregs对OC调控机制,在共培养体系建立的同时加入抗IL-10及抗TGF-β1中和抗体进行阻断,本实验分为6组:OC单独培养组Tregs+OC组Tregs+OC+抗IL-10+抗TGF-β1组、OC+雷公藤甲素组、Tregs+OC+雷公藤甲素组、Tregs+OC+雷公藤甲素+抗IL-10+抗TGF-β1组,先按3.1方法培养OC加入24孔培养板,当开始加入RANKL诱导OC时,同时分别加入确定的Tregs、雷公藤甲素、抗IL-10及抗TGF-β1中和抗体。培养24 h收集细胞上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10及TGF-β1的含量;培养第5 d,采用TRAP染色,观察OC样细胞形态并计算其数量;培养至第12 d,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形态,并用LeicaQwin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4研究结果4.1雷公藤甲素对小鼠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雷公藤甲素0nmol/L)相比,破骨细胞TRAP活性随着雷公藤甲素浓度增高而降低,10nmol/L、20nmol/L、40 nmol/L雷公藤甲素可明显抑制OC的TRAP活性(P<0.05,P<0.01),并且OC分化数量及骨陷窝形成面积明显降低(P<0.05,P<0.01),但20nmol/L、40 nmol/L雷公藤甲素对OC产生了毒性。4.2小鼠Tregs与OC共培养体系的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D4+CD25+T细胞纯度达98.81%,CD25+Foxp3+T细胞纯度达96.49%,表明Tregs分选纯度已达到实验要求。与OC单独培养组比较,当Tregs:OC为2:50时,共培养体系中IL-10及TGF-β1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oC分化数量及骨陷窝形成面积亦明显降低(P<0.01);当Tregs:OC为10:50时,共培养体系中IL-10及TGF-β1水平显着增加(P<0.01),对OC分化及功能的抑制作用也更加显着(P<0.01)。实验结果亦显示,直接接触与Transwell间接接触两种共培养方式各指标间无显着差异。因此在后续实验中,我们选择Tregs:OC为2:50及直接接触方式建立Tregs-OC共培养体系。4.3雷公藤甲素对Tregs与OC共培养体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雷公藤甲素0nmol/L)比较,40nmol/L雷公藤甲素对Tregs产生毒性作用,但20 nmol/L、40 nmol/L雷公藤甲素即对OC产生了毒性,因此选择雷公藤甲素10nmol/L作为终浓度进行本实验。与OC单独培养组相比,Tregs+OC组OC样细胞数量及骨陷窝面积明显降低(P<0.01);与Tregs+OC组相比,Tregs+OC+雷公藤甲素组OC数量明显降低(P<0.05),同时骨陷窝面积显着减少(P<0.05)。与Tregs单独培养组相比,Tregs+OC组IL-10和TGF-β1的分泌水平明显上升(P<0.05);Tregs+雷公藤甲素组IL-10和TGF-β1的分泌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与regs+OC组相比,Tregs+OC+雷公藤甲素组IL-10和TGF-β1的分泌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P<0.01)。当共培养体系中联合应用抗IL-10抗体及抗TGF-β1抗体时,与Tregs+OC组比较,Tregs+OC+抗IL10+抗TGF-β组OC分化数量及骨陷窝面积均明显上升(P<0.01);与Tregs+OC+雷公藤甲素组比较,Tregs+OC+雷公藤甲素+抗IL10+抗TGF-β1组OC分化数量及骨陷窝面积亦明显上升(P<0.01)。5结论雷公藤甲素不仅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Tregs-OC共培养体系中OC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增加Tregs对效应性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的分泌来实现的。
高骏[3]2008年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大鼠抗炎效应的MT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观察艾灸“肾俞”、“足叁里”对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抗炎治疗效应的基础上,以24小时持续光照为干预研究手段,探索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的褪黑激素(MT)机制,为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运用提供更丰富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24小时光照组。采用福氏完全佐剂(FCA)塑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24小时持续光照为干预研究手段,艾灸大鼠“肾俞”、“足叁里”穴治疗。观测计算大鼠足跖肿胀度,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MT和血浆IL-1β、IL-4含量,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滑膜NF-kBp65和海马MEL1B活性。结果:(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右足肿胀度、血清MT水平、细胞因子IL-1β、IL-4、IL-1β/IL-4细胞因子比值、NF-kBp65、MEL1B活性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艾灸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右足肿胀度、血清MT水平、细胞因子IL-1β、IL-1β/IL-4细胞因子比值、NF-kBp65、MEL1B活性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24小时光照组与艾灸组相比,血清MT水平、MEL1B活性显着低于艾灸组(P<0.05),IL-4含量、NF-kBp65活性显着高于艾灸组(P<0.05),右足肿胀度、细胞因子IL-1β、IL-1β/IL-4细胞因子比值与艾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艾灸治疗可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关节肿胀,具有控制炎症的作用;褪黑激素可能通过抑制抗炎因子IL-4,阻止艾灸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节,从而对抗艾灸的抗炎效应;艾灸可能通过抑制中枢海马MEL1B受体,下调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促进抗炎因子IL-4分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从而发挥抗炎作用;艾灸治疗可以通过抑制NF-kB信号转导通路,经由震荡反馈模式,激活Th2抑炎因子抑制Th1促炎因子的分泌,双向调节RA中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模式,从而起到阻止慢性炎症、抑制炎症发展的作用。
吴菲[4]2016年在《艾灸调控实验性RA模型T细胞功能的PD-1/PD-L1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以‘PD-1/PD-L1信号通路--T细胞功能—抗炎效应”为研究主线,选择PD-1、PD-L1为研究切入点,紧扣RA免疫反应之“因”和滑膜炎症病理反应之“果”这两个关键环节,运用免疫组化、Elisa等方法技术,探索艾灸对实验性RA模型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PD-1/PD-L1负性调控机制,深化灸法治疗RA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以日本大耳白兔30只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RA模型组(简称“模型组”)、艾灸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 0只动物/组。将弗氏完全佐剂(CFA)按0.5mL/kg体重的剂量注入模型组和治疗组各家兔的双后膝关节腔内建立RA模型。从实验第8天开始对治疗组各家兔采用艾炷灸“肾俞”、“足叁里”穴进行治疗,每穴连续施灸5壮,1次/d,6d为1疗程,总计3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d。分别于实验第1、7、14、21、28天观察RA家兔的整体状况、膝关节周长,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炎症病理形态;于实验第28天,进行滑膜组织、滑膜液、脾脏、血清样本采集,使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滑膜液中T细胞促炎因子IL-2、IFN-γ、IL-17含量以及血清中p56lck和p59舯的含量,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mPD-1、mPD-L1的蛋白表达,使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和滑膜液sPD-1、sPD-L1的含量,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p65、IKKβ的蛋白表达。结果:1.艾灸可以明显改善RA家兔全身状况和关节滑膜炎症病理变化,显着降低膝关节肿胀。2.滑膜液T细胞促炎因子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2、 IFN-γ、IL-17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L-2、FN-γ、IL-17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3.血清中T细胞识别信号转导激活的相关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56lck、p59f-含量均明显升高(P<0.0缈;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p56lck、p59fy“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4.脾脏组织中mPD-1、mPD-L1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PD-1、mPD-L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PD-1表达有上升趋势(P>0.05),mPD-L1表达明显升高(P<0.05)。5.血清和滑膜液中sPD-1、sPD-L1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滑膜液sPD-1和sPD-L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和滑膜液sPD-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和滑膜液sPD-L1均呈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6.滑膜组织中NF-κB通路相关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滑膜组织中NF-κBp65、IKKβ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NF-κBp65和IKKβ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1.艾灸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对滑膜炎症和T促炎因子的分泌起有效抑制的作用。2.艾灸可能通过增强PD-1/PD-L1信号通路的负性信号传递来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3.艾灸可能通过有效抑制T细胞的活化调控滑膜细胞NF-κB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实现抗炎效应。
程绍民, 赵海梅, 陈利国, 陈爱民, 辛增平[5]2010年在《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多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角度,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文章结合黏膜免疫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从类风湿关节炎的黏膜免疫发病特征和口服免疫耐受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究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途径和可能。
童娟[6]2006年在《通痹灵合剂抑制血管翳形成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主要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RA在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的研究和使用多以针对其不同的病理机制及具体的病情特征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疼痛或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RA的致残率高,因此防止关节骨侵蚀在RA治疗中尤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RA的病因未明,病理机制复杂,涉及人全身的免疫系统,由多个细胞群及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病情的变化,而目前对抗RA药物的研究,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深入至各个层面,治疗RA的生物制剂亦开始推向市场,如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滞剂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等,此外基因治疗的研究亦出现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总的来说只是小范围、阶段性的成果。但本人认为对于一个病因复杂,个体的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的疾病,单基点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药物的临床运用方面来说是有限制的。因此,在目前临床西药的治疗方法往往是多方面的联合用药,通过抑制整体免疫功能来阻止病情的发展,但由于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常难于坚持全疗程治疗。并且因为个体间体质性差异而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情况亦不近相同,故相同的治疗方案相对不同个体来说其治疗效果亦有明显差异。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RA基本病理变化为滑膜炎,关节滑膜异常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翳产生在早期RA的病理变化中尤为活跃,新生血管产生提供氧和营养物质给高度增生的滑膜组织,促使滑膜细胞肿瘤样增殖,并为炎症细胞进入骨组织结构中提供途径,新生血管还与增殖的滑膜细胞形成血管翳-软骨结合和血管翳骨结合,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组织、韧带、肌键等组织进行侵蚀,引起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因此RA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探讨揭示RA发生骨质侵蚀的发生机制,研制阻止骨侵蚀进展的药物。 导师陈纪藩教授凭其多年的治疗RA临床经验及坚实的中医药基础,对RA的治疗有明确的治疗思路和见解。其基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治疗方法和方药,结合临床实践,并紧密联系现代医学在抗RA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发展方向,提出中药在治疗RA的研究中不应仅拘泥于单纯的辩证论治,应在此基础上寻求对RA主要及共通症结即“筋伤骨损”的防治方法,这是导致RA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的关键,并运用现代医学技术直观反应药物在此方面的作用以及评定药物的疗效,促使其在临床的广泛运用。这种研究思路依据中医理论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异病同治”的治疗准则进行。导师在多年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收集和观察治疗方案,发现通痹灵合剂对于“筋伤骨损”之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南蛇藤性味苦、涩、温,有
徐长琼[7]2016年在《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特色疗法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蜂针疗法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中展现出的独特的疗效与魅力,已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比较单一,多注重于临床对于疾病的总结,对它的整个发展趋势把握的不够,比较零散,并没有对它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二、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现代蜂针文献,对蜂针疗法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的种类、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进行计量学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蜂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蜂针疗法进行初步的探讨。2.总结蜂针名家的特色及蜂针特点,完善蜂针疗法的研究,进一步、更加详细的探索蜂针疗法应用规律。3.在导师李万瑶发表蜂针文献、着作及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蜂针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其蜂针针法,并对蜂针针法的操作进行插图绘制,图文并茂的展现其针法特色,最后以医案的形式说明李万瑶的蜂针特色及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叁、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以及临床跟诊学习为主。1.文献研究法:分析蜂针文献年度发表状况、杂志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等以了解蜂针发展状况。分析蜂针治疗病种及方法,以了解蜂针临床应用规律。2.归纳法:在上一轮蜂针文献统计的基础上,从发表文献最多、有着作及在蜂针界有较大影响力这叁个方面综合考虑筛选蜂疗名家,对他们的蜂针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创新之处及特色蜂疗技术。3.对比研究法:对各医家蜂针特点的分析,从治疗疾病、人群、针法、不良反应等方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加突出各医家蜂针特色。4.临床跟诊学习:跟诊导师李万瑶教授学习,以得出其蜂疗特色及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蜂针针法。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统计,主要从蜂针疗法整体发展状况来论述,包括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杂志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类型、高效病种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各医家蜂针的学术思想与蜂针特点,主要包括各医家生平、对蜂针理论的阐发、蜂针针法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研究、蜂针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现代各医家对蜂针疗法的创新点;第叁部分,为李万瑶教授的蜂疗特色及学术观点,主要从叁个方面去探讨,一是跟诊学习收集病例、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有益谈话及其发表文献、出版书籍等方式对李万瑶蜂针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探讨;二是总结其蜂针针法并通过自绘插图的形式表现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的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叁是例举部分案例以说明其蜂疗思想及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五、研究结果(一)蜂针的现代文献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蜂针的文献量持续增长,有二个高峰期,1995年及2006年,近几年呈平稳发展状态。2.从蜂针文献发表杂志上来看,以《蜜蜂杂志》及《中国蜂业》位居榜首。3.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李万瑶教授,其发表文献位居第一。4.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以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居多,共882篇;基础理论研究类次之,共228篇;其次是实验研究类次之,共175篇,以研究蜂毒药理及其动物实验为主;蜂针穴位、蜂针针法、蜂针的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较少,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蜂针不良反应年度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步较晚,1986年才有蜂针过敏反应的文献出现。6.从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文献类型进行分析,个案报道在03-06年段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自身前后对比研究文献在96-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此后呈持续发展状态;分组对照研究文献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蜂针疗法文献正在走向规范化。7.通过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所得到的882篇临床相关文献,可知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泛,为了进一步详细探究蜂针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病种,对临床882篇文献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共获得16个系统的蜂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827篇。从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蜂针涉及病种广泛,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数量最多,为332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类风湿关节炎为103篇、强直性脊柱炎34篇、膝骨性关节炎24篇、腰椎间盘突出23篇、肩周炎18篇、痹证15篇、痛风13篇、颈椎病11篇、风湿性关节炎7篇、腱鞘炎6篇、风湿病5篇、骨质增生5篇、腰腿痛5篇;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121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面神经麻痹12篇、坐骨神经痛12篇、偏瘫8篇、面瘫8篇、面神经炎6篇、叁叉神经痛5篇、多发性硬化症5篇;肿瘤62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肺癌9篇、肝癌8篇、恶性肿瘤6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58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乳腺增生7篇、前列腺炎6篇、慢性盆腔炎6篇、卵巢囊肿5篇;呼吸系统病症54篇,5篇以上的有哮喘10篇、支气管哮喘9篇、感冒7篇、过敏性鼻炎7篇;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47篇,其中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痤疮6篇、银屑病6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9篇,其中5篇以上为乙型肝炎9篇、带状疱疹7篇;消化系统病症33篇,其中5篇以上为肝硬化占8篇;循环系统病证为28篇,占5篇以上为痔疮9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22篇,其中5篇以上的为糖尿病13篇;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占15篇,以损伤为主;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为6篇;眼和附器病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为4篇;耳和乳突病症和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症最少仅1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占比为40.15%,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为14.63%,肿瘤为7.5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7.01%,呼吸系统病症为6.53%,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5.68%,其他系统病症均未超过5%。8.本研究共16个系统271种蜂针治疗病症,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数量最多,为53种,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数量为4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29种,肿瘤为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24种,消化系统病症为18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17种,呼吸系统病症为16种,循环系统病证为13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为12种,其它系统病症均未超过10种。9.蜂针及蜂毒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的文献研究中,以结合蜂产品治疗疾病文献量最多,共182篇文献中有提及,其次为中药139篇提及,第叁为针刺疗法,共75篇文献提及,最少的是手术与化疗,仅2篇;从结合种类来看,结合1种的226篇,结合2种的68篇,结合3种27篇,结合4种及以上为15篇(二)蜂针医家特色研究1.在文献研究及其发表着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陈伟、房柱、陈恕仁、王孟林、成永明、韩巧菊蜂针医家的蜂疗特色。2.对导师李万瑶教授蜂针特色进行了总结。对152例病人进行观察,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45例、面神经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肩周炎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癌症8例、扭伤8例、腱鞘囊肿7例。治疗方法中,单纯蜂针60例、蜂针+针刺+拔罐43例、蜂针+口服蜂产品22例、蜂针+穴位注射9例、蜂针+刺血拔罐+蜂产品7例、蜂针+拔罐(含刺血拔罐)6例、蜂针+皮肤针4例、蜂针+皮肤针+耳穴1例。穴位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八风、八邪、阳池、阳溪、膝眼、解溪、悬钟、太溪、昆仑、环跳、粱丘、委中、足叁里、曲池、风池、大椎、四缝、阳陵泉、肾俞、肝俞、身柱、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使用频率最高;面神经炎以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风池、四白、合谷为主,其中翳风使用频率最高;强直性脊柱炎以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腰阳关、昆仑、委中、阳陵泉、大椎、大柱为主,其中夹脊穴使用频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秩边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风湿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足叁里、太溪、叁阴交、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肩周炎以阿是穴、曲池、肩鹃、肩贞、肩骼、肩前、臂孺、合谷、手叁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膝骨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膝阳关、足叁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癌症以背俞穴、阿是穴、肺俞、膻中、中府、云门、气海、血海、命门、关元、足叁里为主,其中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扭伤以阿是穴、肾俞、解溪、悬钟、丘墟、阳溪、大陵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腱鞘囊肿以囊肿顶端、囊肿周围、外关、阳溪、养老为主,其中囊肿顶端使用频率最高。在蜂针针法上,总结出十种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操作方法,最后以病案形式体现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蜂针诊治特色及不同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六、研究结论1.蜂针现代文献二个高峰期可能受1981年《蜜蜂杂志》创刊的影响以及蜂疗医院、蜂疗诊所、蜂针学术会、研讨会、蜂针学习班的陆续开办,到2006年文献发表的数量达到高峰125篇,另外可能与2007年出台的“蜂蜇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这一政策有关;杂志分布以《蜜蜂杂志》与《中国蜂业》位居榜首,可能与大部分蜂疗者为民间养蜂人或蜂业工作者有关,或者是蜂针医家为建立起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而投此类刊物;追踪研究李万瑶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把握蜂针疗法的发展动态,其高产作者如李万瑶教授为蜂针疗法从民间走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可知蜂针疗法的发展中的不足,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蜂针文献偏重于临床研究,其临床文献数量尚可,但其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为个案报道;蜂针针法及不良反应研究缺乏,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蜂针研究方向侧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内侧重点在于蜂针经络理论,国外重在对蜂毒药理研究;蜂针治疗高效病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及神经系统病症,蜂针治疗病种正广泛、扩大化:此外,蜂针常与其它疗法配合疗法,这大大提高了蜂针疗法的疗效,也扩大的蜂针治疗疾病范围。2.陈伟蜂针特点:做好养蜂等蜂刺疗法前的基本功;擅于观察总结蜂刺治疗高效病种;独特的蜂剌取穴;自创蜂刺疗法的“作用点”;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房柱蜂针特点:首次提出蜂针疗法的概念,重视蜂针理论研究;重视经络皮部理论在蜂针中的应用;将经络全息论与蜂针疗法相结合;善于总结了蜂针针法;重视蜂产品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陈恕仁蜂针特点:治疗高效病种为不孕不育如男性阳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不孕不育为其特色;蜂针针法有活蜂直剌法、散刺法等;蜂针取穴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取穴,以及配合子午流注计算盘等,另外,对蜂产品研究颇深,常配合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王孟林研制多种蜂产品制剂配合蜂针治疗疾病;研发了多种蜂产品制剂;蜂疗医治骨关节病;应用双元叁面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永明蜂针特点:创立无痛蜂疗法;重视蜂疗的推广应用;配合它法治疗,充分发挥蜂疗优势;善于发掘蜂针特效穴;善治儿科疾病,重视不良反应,善于归纳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克服之,是其特色。韩巧菊创造“中医蜂疗四联法”,将蜂疗与其它疗法联合治疗疾病疗效显着。3.从临床跟诊学习中,将李万瑶教授的蜂针思想、蜂针特色及蜂针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其蜂针特色包括:①重视经络理论,皮部理论;②重视辩证论治、辩证取穴,善于挖掘蜂疗特效穴;③善于研究蜂针针法,创立了10种蜂针针法:蜂针直刺法、蜂针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蜂针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刺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拔刺减毒法)、蜂针丛集刺法(散点刺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蜜蜂自动刺法、晕蜂速刺法、护蜂针刺法、挂蜂针刺法、垫物蜂针法;④善治痛证:⑤蜂针针法及蜂针用量因人而异;⑥擅用蜂针针法配合其它疗法治疗;⑦蜂针治未病思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有补中益气之效,李教授常用王浆蜜配合王浆蜜保健治疗:⑧高度重视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⑨注重患者感受;⑩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 唐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2]. 雷公藤甲素对Tregs-OC共培养体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D]. 徐慧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 艾灸治疗实验性RA大鼠抗炎效应的MT机制研究[D]. 高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4]. 艾灸调控实验性RA模型T细胞功能的PD-1/PD-L1机制研究[D]. 吴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5]. 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探微[J]. 程绍民, 赵海梅, 陈利国, 陈爱民, 辛增平.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6]. 通痹灵合剂抑制血管翳形成的作用机理的研究[D]. 童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7]. 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 徐长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