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渗透儿童心灵--城天寺夜游教学的记录与思考_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用传统文化浸润儿童心灵——《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承天论文,心灵论文,教学实录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题入手,初读全文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语文学习能力特别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初二的课文,怎么样?

      师:很有自信!课文题目是——

      生:《记承天寺夜游》。

      师:作者是——

      生:苏轼。

      师:同学们读过苏轼的哪些诗词?

      生:《惠崇春江晚景》。

      生:《题西林壁》。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从题目你读出了什么?

      生:作者晚上在承天寺游玩。

      生:夜游就是晚上游玩。

      师:你们晚上游过哪儿吗?

      生:我游过玄武湖公园。

      生:我在晚上到夫子庙去游玩,感觉很开心。

      师:承天寺是一个寺庙。在古代,寺庙不光用来拜佛,还是修身养性的地方。晚上的寺庙有什么好游的呢?听老师把这篇散文背诵一遍。

      (师背诵。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听出什么了吗?

      生:这首散文描写了承天寺内夜晚的景色。

      生:我还听出了苏轼不是一个人游,他是和张怀民一起游。

      师:两个人夜游,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夜游。初听已经听出感觉了。

      二、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师:有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的学者认为,这篇散文是苏轼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精彩在哪里呢?大家先放声朗读,把文章读正确,不认识的字读拼音。

      (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师:这个女生声音很好听,清脆悦耳。有一个词,不容易读好,她读对了。一起读读看。

      生:藻荇(zǎo xìng)。

      生:藻荇交横。

      师:再读全文,不仅要读正确,遇到标点符号还要注意停顿。

      

      师:以前,古文是竖排的,请一个同学朗读,注意停顿。(指名读)他读得如何?

      生:他读出了句与句间的停顿,读出了节奏。

      师:古文中有一些词加在句子最后,读上去有一种古韵,是我们日常的课文中很少见到的。有哪些呢?

      生:耳、也、者。

      师:把语气词读好,就能读出古文的味道。

      (生练习朗读)

      师:古人用的是繁体字,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

      师:前面读得很好,后面有点乱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繁体字的文章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儿难,不过很好玩。

      师:这样读更有古文的味道。要不要再增加难度?

      师:标点符号是后人加上去的。去掉标点符号你也能读吗?

      生:(很兴奋)能!

      

      (生练读,师指名读)

      师: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你们居然也能读了,太棒了!咱们一起朗读。

      师:读到现在,有什么收获?

      生:我读出了苏轼在夜游时的那种兴致,还有他和张怀民一起时的心情。

      师:夜游时的什么兴致呢?

      生:在夜晚的时候苏轼看到月光很明亮,就突然想到外面游玩一会儿。去找张怀民,可以看出他游玩的兴致非常高。

      生:我认识了很多繁体字,差不多都会背了。

      师:熟读成诵了。

      生:我感觉到,苏轼看到夜色后,准备找张怀民一起夜游。他们一起到承天寺,看到了水中的水藻、竹柏的影子,月光照在上面。这里的景色很好,只有苏轼和张怀民两个人在游玩。

      三、咬文嚼字,还原阐释

      师:宋代有位大学问家朱熹说过:读书方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别看这篇课文只有84个字,似乎都能读懂,细细品味,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让我们细嚼慢咽吧!文章一开始写了什么呢?谁来读第一句?

      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生:这句话说的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苏轼想去睡了,看见月光照了进来,就想出去游玩。

      师:元丰六年是什么时候?请看注释——公元1083年。迅速算一下离现在有多少年了。

      生:900多年。

      师:十月十二日应该是什么季节?

      生:深秋季节。

      师:深秋的深夜一定寒气袭人,苏轼解衣欲睡,谁来了?

      生:月光。

      师:(板书:月)文中说月色入户,你们能分得清什么是“户”,什么是“门”吗?

      生:户是窗户,门就是门。

      师:单扇的门叫户,两扇门叶的叫门。月光怎么进来的呢?

      生:从墙与门的缝隙里照进来。

      生:我觉得那个时候门半敞开,月光就从外面洒了进来。

      师:深秋的夜里,苏轼为什么要把门半敞开呢?

      生:可能是风把门吹开,月光就照了进来。

      师:门开了,月光从门外大摇大摆地照进来?好像不是这样的。

      生:我觉得是从门的缝隙中透进来的。

      师:有道理!即便是透过门缝的月光,也让苏轼睡不着觉了。苏轼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明月几时有——

      生:把酒问青天。

      师:人有悲欢离合——

      生:月有阴晴圆缺。

      师:这次还是月亮惹的祸,让苏轼不能入睡,欣然起行。“然”是什么意思?

      师:“欣然”呢?

      生:就是愉快。

      师:“欣”是愉快,这个“然”字就是“样子”,我们现在一直在用。比如“愤然”,表示什么样子?

      生:气愤的样子。

      师:“黯然”——

      生:伤心的样子。

      师:“飘飘然”——

      生:快乐、兴奋的样子。

      师:“解衣欲睡,月光入户,欣然起行”,短短12个字,让我们看到了苏轼一见月亮就异常亢奋的样子。读读这个句子,读出这种感觉。

      生:(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他起行往哪儿去呢?谁来给我们解释一下下面两句话?

      生:因为他外出游玩没有陪伴的人,所以跑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那时也没有入睡,就和苏轼一起夜游承天寺。

      师:为什么苏轼那么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去找张怀民呢?他就一定知道张怀民没有睡觉吗?他就一定知道张怀民在寺中吗?

      生:他想,月色这么美,张怀民一定也没有睡觉,一定也想出来游玩吧,那就去找他。

      师:如果苏轼确定张怀民一定没有睡,那应该这么说:“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见张怀民。”

      生:哦,当时苏轼不知道张怀民在不在寺里,所以是去寻张怀民,不是去见张怀民。

      师:是呀,他自己都不能确定张怀民在不在寺里。走在去承天寺的路上,他的内心一定有很多想法。我请一个同学扮演大才子苏轼。谁愿意?(指一生)现在,你就是苏轼,走在去承天寺的路上。月光把你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你边走边自言自语……

      生:怀民啊怀民,今夜月色太美了,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月色里同乐吧!

      师:你想想,他不一定在寺里呢!

      生:你一定没有睡吧?也许睡了,这么晚这么冷的天。不会不在寺庙里吧?还是去看看再说。

      师:在这美好的月色里,苏轼不确定张怀民有没有睡觉,更担心他不在寺庙里,多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忐忑不安。那么,什么原因让苏轼自然而然地去寻张怀民呢?张怀民何许人也?我们读一份资料。

      张怀民,河北清河人。虽屈位小官,但心胸坦荡,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宋神宗元丰六年,他被贬黄州,居住在承天寺。

      师:“被贬”是什么意思?

      生:降职。

      师:苏轼为什么去寻一个已经降职、住在承天寺的张怀民呢?

      生:因为他们是好友。

      生:因为苏轼认为张怀民心胸坦荡,是个可以深交的朋友。

      师:你们断定他们俩有共同语言,是吗?请一个同学朗读这句话。

      元丰二年,苏轼因在诗中讽刺时政,被告发,抓进“乌台”,受了四个多月的牢狱折磨。后被宋神宗贬往黄州,时年45岁。

      生:我明白了,张怀民和苏轼一样被贬了,他们俩有共同遭遇、共同语言。

      师:这叫什么呀?

      生:同病相怜。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入情入境,想象移情

      师:两人在承天寺夜游,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往下读,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生: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明亮,水中好像有水草一样,其实这是竹柏的影子。

      师:庭院里真的有积水吗?

      生:那是月光,不是水。

      师:原来是月光如水。古文都是单字成词。何为“积”呢?

      生:积蓄,蓄满了如水的月光。

      师:何为“空”?

      生:空旷。

      师:空灵,什么也没有,又好像什么都在里面。何为“明”?

      生:透明、明亮。

      师:又叫澄明。如水的月光蓄满了中庭,清澈明亮,就叫“积水空明”。刚才同学们还说到水中有藻荇在晃动,这其实是什么?

      生:竹柏的影子。

      师:“盖”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语气读?

      生:“盖”是原来的意思,应该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

      师:“盖竹柏影也”意思是说——

      生: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呀!

      师:对,恍然大悟,宛如从梦中醒来。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苏轼和张怀民的世界。

      师:(音乐起,轻声描绘)月光如水,洒满了中庭.苏轼和怀民在庭中散步。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影晃动。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生:苏轼和张怀民在庭中散步,他们沐浴在月光里,地上洒满了月光,就像流水一样。

      生: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苏轼与怀民一起在对诗。

      生:我看到他们在庭院里散步,整个身体都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

      师:如果我们看见的是一幅画,画上有哪些色彩呢?

      生:应该是淡淡的绿色,竹柏是青色的,月光是银色的。

      师:这绿色、这青色、这银色在月夜里能看清楚吗?

      生:看不清,模模糊糊的。

      师:这如水的月光什么色?

      生:白色。

      师:那竹柏的影子什么色?

      生:黑色。

      师:除了白色就是黑色,这不就是一幅水墨画嘛!画的中央只有两个人,一个叫——苏轼,一个叫——张怀民。他们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周身散发着银色的光晕,竹柏的影子在晃动。你们从这幅画中读出了哪些词?

      生:悠闲。

      生:清静。

      生:陶醉。

      生:他们肯定觉得大自然非常美好,虽然被贬,但是依然有明亮的月光、美丽的竹柏,心里依然很愉悦。

      师:有一句话叫“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虽然没有写苏轼的内心情感,但我们已经从景语中读出了苏轼复杂的内心,孤独、宁静、伤感、空灵、明净,一种触动我们心弦的美。在这深秋的夜里,大家都休息了,只有这两个被贬之人,享受着如水的月光,许多感觉都交叉重叠在一起。这真是——

      寺空月色清,人尽我自行。眼前何所在,唯有竹与柏。

      (生齐读)

      五、猜想对话,走进内心

      师:月亮总容易勾起文人的无限情愫,月色是清澈透明的,也是温暖孤寂的,它成了苏轼心灵的故乡。《记承天寺夜游》写完了,文章应该结束了,那我们就加一个结尾:承天寺的夜景真美啊!

      师:苏轼是这样结尾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照注释读读,能读懂吗?

      生:哪夜没有月色?哪里没有这样的竹柏影子?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这样的结尾方式叫议论。“啊,承天寺的夜景真美啊!”那叫抒情。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们的文本中用的是两个逗号,初中教材上却用了两个问号。标点符号能表达人的情感,感情不同,标点符号也不一样。我们已经知道,古文标点是后人加进去的,如果让你加,你加逗号还是问号呢?先想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生思考、交流)

      师:请“逗号派”和“问号派”来一个小辩论。

      生:(逗号派)加逗号说明语气很平静。做闲人多好,不用忙了,身闲心也闲。

      生:(问号派)加问号说明语气不平静。现实世界里“少”了我们两人,我俩对于世界是多余的吗?

      师:他俩还想有所作为,还想再“为人民服务”呢。这叫身闲心不闲。标点符号的讨论,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内心细腻、心境复杂的苏轼,其实也读到了我们自己的内心。做不做闲人关键是心境,遇顺境而心胸坦荡,遇逆境不妄自菲薄。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文章学完了。短短84个字,写景、记事、议论样样俱全,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所以说这是苏轼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像这样的作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辈子玩味。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苏轼的其他诗文继续阅读。最后,请大家一边想苏轼是怎么写晚上游玩的,一边把课文背诵下来。

      (生背诵)

      《记承天寺夜游》之所以被选择用作教学,主要是因为它适合儿童阅读:一是本文语言充分体现着重情境、重虚实、重意象等汉语言表达的文化特征,是很好的语言范例。“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文字描绘的画面有情有境,犹如一幅水墨画,散发着清冷幽静的味道,洋溢着一种透明的孤独。二是文本短小精悍,不逾百字,适合儿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者”“也”“耳”等语气词奠定的特有基调,传达着汉语言的文化气质。三是阅读的内容与培养智慧紧密联系。阅读经典的目的既是获得知识,也是获得智慧。入选教材的古代文本普遍反映着古人追求自我完善、成为道德高尚之人的理想。这些对儿童在当下和未来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有启迪作用。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的导师。文中的“月亮”又一次成了人类的朋友、心灵的故乡。古代文人遇到困难,郁闷、孤独时,会寻找自然的庇护,寻找心灵的家园。这样的阅读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培养阅读技巧,同样会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带去安身立命的东西,养育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当然,教学中要警惕课堂意识形态化。

      教学时,我借助文学审美阅读的方式,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充满诗意、“史意”和“思意”的审美历程。

      首先,把“经”当“文”读,解决文本的语言感受性问题,突破语言文字表达的障碍,注重儿童的直觉感受。反复朗读,读的是文本的语言“气势”,从简化字的横排诵读、竖排诵读,到繁体字的竖排诵读、无标点诵读,增强古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的感受性。学生饶有兴趣地朗读,逐渐熟读成诵。

      其次,读文更在读人。如何走入人物内心去体验?苏轼身上的豪气、激情和才华,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气质。然而,苏轼也是普通人,同样拥有喜怒哀乐、失意与彷徨。心灵体现的最好方式便是想象与移情。“盖竹柏影也”,“盖”,恍然大悟,仿佛从梦中醒来。他们真的入梦了吗?在音乐渲染、语言描述中想象画面,让图画再现于脑海,入情入境。学生在理解中获得启发,获得身心合一的忘我感受,获得一种高峰体验。

      再次,触摸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教学最后,把那句直击心灵的句子拿出来,进行标点符号大讨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的原文并无标点,标点是后人加进去的。初二教材与国学教材标得并不一样。到底用逗号还是问号?不同的标点不同的心境。这场“逗号派”与“句号派”的大讨论,让学生走进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心境,与文本和同伴对话,获得生活的意义与心灵的启迪。这样的对话具有价值判断与评价的意义。

标签:;  ;  

用传统文化渗透儿童心灵--城天寺夜游教学的记录与思考_记承天寺夜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