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课程评价论文

“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课程评价论文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生活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全国性的德育课题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变革,德育实效已显得并不那么称心如意了。

综观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假话多真话少;二是理多情少;三是知多行少。这“三多三少”导致了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人云亦云,惟书至上。再加之教学中仅仅关注的是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往往只武装了嘴巴,脱离了行为,学生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知行脱节,心口不一,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塑造。

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德育课程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陷入了一种学生不接受,家长不欢迎,社会不满意,效果不理想的困境。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于2003年春承担了《小学思品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形式和途径的研究》课题实验。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生活化教学”,冲破过去“假、大、空”的教学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冲破课程局限,参与社会实践,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掘,从孩子的细小行为入手,横向联络,做到各科相互渗透,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协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纵向沟通,根据思品课内容与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龙头,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的做法是: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新认识思品课

1.确立思品课的重要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上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与品德……努力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不容置疑,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思想品德课教学是重要渠道、主要课堂之一。

从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思品课在德育工作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课时由原来的1课时增加到3课时。为此,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强了思品课教学科研小组的力量,形成了校长牵头——政教主任督促——教科组长实施的三位一体的各负其责的教学研究实体,并用制度作保证,落实一月一次的集体研究活动。在开展研究活动时,全体教师参加,并打破学科界限,以年级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由听课老师进行评价,形成书面报告,再各组派一位代表作小结性发言。然后,执教教师与教研组归纳各方意见,形成最优教学案例稿,分发老师们学习借鉴,使人人都能成为这一学科的教学行家。

2.构建思品课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确,科学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考察学生的道德认识,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

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必须先彻底转变固有的评价观念。为此,我们提出“四个有利”“六个注重”的评价原则。“四个有利”是: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保护好奇心。②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潜能开发。③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促进学生对生活经验、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整合。④有利于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六个注重”是:①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而不仅在于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②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人,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负责,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在“自赏”和“自责”中得到真正的教育。③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而不是单纯追求书本知识。评价还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考虑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等方面,体现综合性。④注重实践性,评价要更好地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收集处理信息中去获得真知,领悟道理。⑤注重全程性,评价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⑥注重开放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和评价主体的开放性,要使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延伸。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校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即: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性,评价对象的个体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操作的全程性,评价语言的可接受性。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在具体操作上,我校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生自评,专门设计了一份表格,表格中的内容有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点、不足和近期目标等,基本涵盖了学生过去、现在的情商和智商状况,明确了学生在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以及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定向。第二阶段是逐月开展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是对照自评表互相评价,看表中的各项目标的达标程度如何,是否有进步,家长评议主要通过家长与学生的联系单来实现,主要起到向学校、家庭反馈学生在家在校的各种情况,如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起到调控作用。第三阶段是社会评价,这主要指邻居、亲友、社区有关部门人士即除父母和教师以外的相关人士的评价。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学生在社区生活中与人交际的能力和言行表现,社区评价摆脱了家长和学校的直接影响,因而其评价结果更真实,具有相当的价值。第四阶段是综合评价,在学期结束时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的结果,连同教师、学生、家长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听、问、访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以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话语为学生做诊断性的小结。

二、把握教育规律,开发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

1.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首先,《品德与生活》本身就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是指将原来思想品德、社会、生活与劳动(一、二年级)三门学科及相关专题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不再保持各自独立的体系,通过学科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后,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心理健康、生活与劳动及各类专题教育均不再单独设置。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例如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由“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和“火热的夏天”四个单元组成,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有自然常识如《夏天的小虫》,有生理卫生常识如《我掉了一颗牙》《喝水的学问》,有个人品质教育如《关心老人》《他们需要关爱》等等,但它又不是上述几科合在一起组成的大拼盘,而是在一起重新组织改变原有结构的一种新的“生成物”。如《在餐桌上》就不仅仅要培养孩子就餐时的文明习惯,也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营养学知识,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因而,这门课程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其次,《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品德与生活》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等形式。在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切忌将这种指导变作包办或控制。《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一时期的儿童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生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儿童的现实生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个人自理、观察小动物、家务劳动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如游戏、表演等等。

2.软性渗透社会生活,强化实效性。社会实践是学校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有意识地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搜集信息资料等学习准备性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实实在在地了解“真社会”,以激活、调动、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同时获得社会生活的经验。如《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丽。而春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秘春天的活动中去,我们把组织学生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他们在春风中奔跑,和鲜花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春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敞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孩子用幼稚的语言述说着美丽的春天:“春天在风筝的翅膀上,在鲜花的花心中,在我们的眼睛里。”在与春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取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

3.主动联系学生实际,突出针对性。教材并非经典,只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要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发现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教学中及时联系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

(1)更换教学内容。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范例、案例、事件或话题根据本地实际加以更换,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作为新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和季节的特点,我们更换了一些教学内容,以“我是小学生了”“校园真美丽”“美丽的秋天”“家乡多美丽”和“我爱新集体”五个主题活动为主线,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点。我们力求通过这五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迅速适应学校环境,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初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自豪感;了解季节特点,探求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新集体的情况,体验集体的温暖。

(2)调整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教材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意图,作为对话的文本,课文的结构基本上预设了教学的流程。而课堂面对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里的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减教学内容。在进行“我爱我家”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可爱的属相”的活动,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属相的歌谣唱了一遍又一遍,在朗朗的歌声中,同学们记住了属相的排列顺序,画出了家庭成员的属相图,课堂气氛分外热烈与和谐。在《我爱秋天》这一单元中我结合本地特产,增加了《柑橘熟了》,带领孩子参观橘园,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活动、游戏。这一小主题正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的内在整合。通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实地感受果园的美丽,并参与到采摘果实等力所能及的劳动之中,既欣赏和感受了自然之美,又学习了相应的技能。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并在体验中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增进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4)重组教学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往往以一个大的主题按一定的逻辑编排。以往的教材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来编写的,逻辑体系往往较为严密。《品德与生活》教材则是按生活的逻辑来编排的,而生活的逻辑则是不严密的,有时是跳跃的,甚至是不成什么逻辑的,因此,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教学单元完全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重组,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和主题,以求得更优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课堂结构,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围绕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摸索了以下一些教学方式。

1.体验领悟式。体验领悟式学习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这种体验的积聚,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2.现场演练式。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在餐桌上》是一年级的一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多,不仅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还要让孩子了解一定的营养学知识,不偏食、不挑食。这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就采用现场演练这种形式,将课堂布置成餐厅的样子,教师装扮成卡通人物式的餐厅服务员,当孩子们进来之后,看见整洁的餐厅、精致的餐具、可爱的餐厅服务员,一切是那么新鲜,顿时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可口的食品端上桌时,孩子们兴奋地进行配餐,配餐结束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评价谁的配餐最有营养。在讨论中,老师适时点拨,学生意识到要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这节课将孩子平时吃饭的场景再现,现场进行演练,在配餐、吃自助餐的同时,进行良好的用餐习惯、了解一定的营养学知识的教育。

3.社区服务式。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时,针对一些孩子过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对待他人冷漠、自私、缺少爱心的现象,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让孩子深入体验生活,如去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温暖,给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在这些活动中,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在给老人带去欢乐同时,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针对有的孩子不保护公共环境,随意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老师组织学生打扫社区公共卫生,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了清洁工人的辛苦,从而认识到自己应当珍惜清洁工人的劳动,不乱扔乱丢,这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自己健康的生活有利。

4.文化茶坊式。《过家家》是一年级的一篇教材,就是让学生在小表演中,去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将课堂由室内延伸到室外,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表演的内容进行排练,在紧张的排练后,教师组织大家在草地里围坐一圈,进行表演。在室外孩子感觉不到空间的狭小,一切是那么的舒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像是上课,更像野外郊游,充满惬意与情趣。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欣赏表演,展露真实的自己。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的心情是平和的,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5.实地调查式。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学生通过收集信息、交流信息,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受到破坏,必须要保护。为此,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小调查,调查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情况。在调查中初期,出现了两种情况迫使调查无法继续:一是胆子小,不敢去调查;二是说话没有礼貌,行人不配合调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召集全班讨论,在讨论中明确了调查的一些注意事项:调查人员要做到文明有礼、胆大心细。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获得了行人的肯定,积极配合调查。通过调查,孩子们感觉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必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后来的调查中,孩子们自发地承担起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号召行人不要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在整个调查活动中,孩子们渐渐成长起来,他们耐心细致、文明懂礼。

6.网络答疑式。孩子们也有心事,也有烦恼。怎么帮他们摆脱困惑?比如教学《不嫉妒他人》一课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可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向你诉说心中的不满,久而久之,这种不良的情绪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再加上学生正处于一种性格发展不稳定时期,不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必然走向极端。教师采取网络手段教学这一课,由于网络的虚无、隐蔽性,孩子们可以大胆的吐露心声,在交心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疏导孩子不良情绪,正确面对“嫉妒”。

7.思辨讨论式。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针对“该不该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讨论,一派认为应该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一派认为不应该对环境造成污染,双方争论不休。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实践经验,双方进行辩论。又如在教学《远亲不如近邻》时,针对“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问题,一派认为远亲确实不如近邻,邻居时常帮助自己;一派认为这句话不对,有时同邻居吵架、打架,更别说帮忙了。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确实要搞好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经过一年多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有了一些感悟与思考:

1.学生乐学,教师乐教。首先改变了教学观,教师上课有激情。以往教师课堂中常使用指令性的语言,传递的是认知的信息,没有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你在教育我们,没把自己投进去,游离于课程之外;与学生不是我你关系,而是我他关系。如今打破教师万能、唯我独尊的观念,容纳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主体并强调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组织者、引导人、促进者……去为学生服务。其次,学生乐于去学。通过一轮的《品德与生活》实验,使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形式也是千变万化。同时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呆板,随着多项信息渠道的打通,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都能展示自我,各尽其能,相互启迪,各有所获。第三,多层次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激起了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因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了成功的体验。如《品德与生活》第二册4课《过家家》一课,在学生活动后的评比中就有“最佳节目奖、优秀创意奖、最佳演出奖、最佳合作奖”等评比项目,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在这样的评比展示中,决不是只让少数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具有的独特价值,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只要能将自己的进步、优点、成果充分地展示出来,用什么方式都行。这样的展示完全生活化,学生通过展示去感受、体验并领悟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意义,从中自然引发出学生对怎么做人做事的思考,获得道德的情感和认知。这样生动的展示已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这门学科也成为学生受欢迎的学科之一。

2.得到家长的认可。以往家长认为学生成绩好就可以了。但是,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也告诉我们:成才要先成人。通过开放日听课展示活动,把思想品德课以鲜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介绍给家长,得到家长的赞许。在我校开展的“感恩父母”活动中一些家长就写到:学校开展“感恩父母”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很多。以前早上总是父母叫醒起床,还不愿起来,被子也是父母帮着整理,现在每次我们醒的时候就发现孩子已经自己起床,把床整理得整整齐齐,不穿的衣服也叠好放在床头,不吵不闹自己做事。“感恩父母”活动让孩子学会宽容,从而收获快乐,我们对学校的这些教法十分满意。

3.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广泛多样的思品课堂教学洗礼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有5名学生被评为区级文明少年,4人获“五小好公民”称号。学生王既盈被湖北省教育厅推荐为受宋庆龄奖励基金表彰的候选人之一。学生邹丹琳赴武汉参加湖北省少先队代表大会。学校被评为宜昌市“德育先进单位”。

标签:;  ;  ;  ;  ;  ;  ;  

“思想道德教育激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