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那么,如何做好每一个实验?结合自身实践,笔者分析了分组实验的“三步曲”。
关键词:分组实验 三部曲 小学科学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实验方案是探究发现的第一步。实验方案是学生自主探究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探究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设计可能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实验方案。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空气占据空间吗》时,我出示一个塑料杯子,在杯子的底部塞上纸团,然后将杯子倒过来,让大家猜一猜:如果杯子竖直扣入水中,纸会湿吗?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还是错呢?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围绕“纸会湿吗”这个探究性问题设计小组实验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纸巾会湿吗?
我们研究的准备:纸巾、玻璃杯、水槽、水。
我们研究的方法: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2.将杯子倒过来,轻轻地竖直扣入水中,再轻轻地竖直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3.用纸巾将杯口擦干后再取出纸团,看看浸湿没有。
又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的《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时,我出示一杯事先调制好的浓盐水,问学生:怎样才能把这杯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猜测:可以放在通风的窗台上,可以放在阳光下晾晒,可以加热。然后我引导学生明白晾晒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不适合于当堂研究。那么加热能否分离食盐与水呢?学生十分好奇,积极设计实验方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课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亲历知识生成过程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活动是自主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经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时,学生设计了“纸会湿吗”的验证方案,交流后我问学生还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说:“纸团要塞紧,保证不掉”,“杯子扣入水中,不能松手”,“取出后,杯口要朝下”……弄清这些细节后就分组探究,结果纸巾没有湿,我便追问:纸巾没有湿说明了什么?经过引导分析,学生明白了纸没有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又如在教学《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在加热的过程中,蒸发皿中出现了白色晶体,水分不见了。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验证,发现白色晶体就是食盐。
三、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实地观察。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科学教学中有些探究活动由于受材料、时间、空间的限制,必须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实地探究。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时,由于受材料的影响,我利用课外时间把部分学生带到校园里、田野里、山坡上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并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花,带进课堂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特点。
2.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能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行统一。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降水量的测量》时,我让学生到户外去观察天气,测量气温、降水量。为了保持学生对天气变化的研究兴趣,培养长期开展科学探究的意志力,我让他们把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做成天气日历,根据测量的气温、降水量做成日期—气温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在观察、测量中磨练了意志,在记录、制作中锻炼了能力。
3.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外实践是蕴育创新精神的沃土。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种子的发芽、绿豆芽的生长都需要较长时间。在长时间的课外实践中,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也会激发创新的灵感,孕育创新的意识。如在教完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蜗牛》时,有人问我:蜗牛的眼睛为什么会长在长触角上?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时,我告诉学生过滤时漏斗的颈部要紧贴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则有学生马上反问:为什么呢?我让他们课后自己寻找答案,如果找不出来,老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两个同学回家后,通过咨询家长、上网查询,弄清了原因,分别写成了科技小论文和科技调查小报告,并分享给了全班。再如学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后,我让学生课后做一张植物标本,把油菜花各部分摘下来并排贴在一张纸上,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学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后,我让学生课外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在学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的单元后,我让学生在商店买来零件做成“电动小汽车”“风力越野车”“矿泉水瓶空气动力快艇”等,以检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意识,还蕴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论文作者:黄友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论文; 教科论文; 方案论文; 杯子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四年级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