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产生机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供应链论文,金融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673-6060.2015.09.001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060(2015)09-0001-05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在GDP、外贸出口额、税收、就业等方面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缺少抵押物,以及政策性金融制度和信用体系的缺失等原因[1],导致了其融资难,发展受阻。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基于这一背景,商业银行在借鉴国外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与大型专业物流公司合作,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了大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途径。伴随着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的发展,其运作风险也逐步凸显。因此,本文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机理,借此为构建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一、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定义 由于国家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和制度不同,人们对风险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总体而言,根据对有关风险及其内容的分析和观点形成的不同学术观点,可以归纳为客观实体派和主观建构派。客观实体派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风险导致的损失一般是指非计划、非预期和非故意的经济价值的减少,能够直接或间接用金钱衡量的人身伤害;风险的主要特征是:客观存在、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测性。主观建构派认为:风险具有建构性,即风险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主观建构而成;风险具有社会性和团体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测性。两种风险学派对经济管理中的风险均具有积极的意义[2]。 (二)经济管理中风险的定义 在经济管理领域,Miller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认为,风险是与预期不符的时间或事件所导致的影响或结果,风险结果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Christopher在研究中指出,风险包括利害关系和不确定性,其中利害关系包括财务上的收益或损失,声誉的提升或损害,战略态度的提升或恶化;不确定性则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有关专家将风险看成是对一种不确定性长期统计的结果,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离差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风险一旦发生即意味着出现了损失,因此不可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值;二是这种风险是否可能发生并造成损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随机现象,这种可能性可以用概率表现出来,但不能对最终是否发生做出确定性的表述[3]。综合上述专家的观点,可见经济管理中的风险不仅限于损失,也包括获利,是以某一可能引起风险的事件损益分配的变异程度作为风险程度的概念。在研究实践中,损失或收益具备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采用客观概率或主观概率来衡量。 以上关于风险的定义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不确定性,二是损失或收益。风险可以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利润,这类风险称为投机风险,而只会带来损失的风险称为纯粹性风险。限于研究者的学识水平、工作经验和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将研究的风险确定为狭义的风险,即纯粹性风险。基于风险的这一定义,我们来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三)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的产生离不开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等3个构成要素,也就是说,风险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统一体[3]。 1.风险因素 一般认为,风险因素(hazard)是指足以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可能的条件,也包括风险事故发生后,致使损失扩大的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条件或隐患,它促进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出险频率与损失幅度。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peril)也称危险,一般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导致损失发生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如导致物流仓库发生损失的叉车碰撞、员工触电、供应链金融客户故意隐瞒信息等。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在多数情况下是外露的、显性的,是人们可以感受得到、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件或事故。 3.损失 损失(loss)是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作用下的最终结果。如:叉车的毁损、人员的受伤、贷款的坏账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经济成本进行恢复或处理。而毁损的叉车、受伤的人员和变成坏账的贷款等损失的载体成为损失暴露体(exposure)。虽然,风险不一定以损失为果,损失也不一定以风险为因;但是风险程度与损失机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风险程度越大,损失越大,反之亦反。 综上所述,由于风险因素在其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直接转化为风险事故或在外部诱因的影响下转化为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可能会导致损失的发生。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转化互动过程就是风险的生成过程。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及产生机理 (一)供应链金融及其基本形式 1.供应链金融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4]。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授信支持资产是供应链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经销商与核心企业交易产生的流动资产,以针对供应链内的交易信息为基础,进行融资手段创新,解决了供应链中通过常规方式难以获得贷款的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拓展了银行市场,提高了还款资金的可得性,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成本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图1 供应链融资结构 2.供应链金融基本形式 供应链金融的种类很多,根据供应链不同环节以不同的流动资产作为自偿性资产来进行融资的情况进行归类和汇总,形成了4种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第二种基本形式为处于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企业以存货进行的担保融资;第三种基本形式为销售环节的预付款融资;第四种基本形式为针对顾客的分期付款。其中存货融资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质押融资属于动产质押融资,银行委托专业的物流监管公司来进行动产质押监管,作为风险控制变量,实现动产质押融资的顺畅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和预付款融资属于权利质押融资;分期付款是属于信用融资。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首先具有金融风险的所有特征[5-6],其次,由于其处于供应链特定环境中,会深深打上供应链的烙印,本文结合供应链和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定义为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造成业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据此,在金融风险和供应链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整合,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安全风险为供应链金融内部风险。这些风险的基本情况如表1。 (三)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 从以上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及分类中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及其组成的完整系统以及供应链金融环境息息相关。 1.供应链金融主体因素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包括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企业,即供应商或者经销商),由于他们本身的以下3个原因可能会导致损失的发生。 (1)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金融的市场化导致金融风险增大,而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服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还不太长,由于有交易背景和核心企业作为风险控制的工具,目前看来风险不太大,导致各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不高,甚至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银行亏损由国家承担,国家不会让银行倒闭。一些银行急于在供应链金融中占领市场,忽视对金融风险的良好管理,导致大量贷款不能如期偿还,从而产生了风险。 (2)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风险防范机制在逐步建立,但是部分金融机构还存在内部监督制约机构没有建立、监管流程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缺乏科学、严密、有效的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在贷款审批、发放、资金支付在内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没有构建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 (3)跨组织的风险管理机构缺乏 供应链中没有建立起跨组织的风险管理机构,难以对供应链中包括供应链金融等需要各参与主体合作的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一旦出现风险,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物流监管公司有可能成为零和博弈的利益主体,为各自利益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导致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放大。 2.供应链金融系统因素 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所组成的系统一般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银行和物流监管公司,该系统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有可能导致损失的发生。 (1)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需求信息逐级放大、失真,需求变异放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资金需求规模,整条供应链中实际需求小于生产规模,供过于求,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回流困难,供应链金融风险就产生了。 (2)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扩展性 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的主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一个主体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主体,造成整条供应链难以正常运作,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例如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销售受阻,将导致整条供应链需求的紧缩,供应链回款困难,资金流断裂。 (3)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文化差异性 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主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由于各主体组织文化的差异,导致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差异可以表现在管理制度、信息应用平台和危机事件处理流程等方面的差异性。例如面对一个需要大家步调一致、共同解决的问题时,不同的主体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从而可能造成损失的发生。 3.供应链金融环境因素 供应链金融突破了单个企业的边界,其动态性和不完善性导致风险的产生[7]。 (1)供应链金融环境的动态性 政策法律、市场需求和交易环境等的动态变化会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首先,国家经济政策影响和制约着供应链企业的成立、运营和发展。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会出台很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这些政策大多数都会鼓励和促进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企业的发展,而限制不符合升级产业的企业的发展,将导致许多处于传统供应链的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市场需求和交易环境等的动态变化导致供应链企业无力继续按协议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能准时还款,从而产生供应链金融风险。典型的风险因素有:需求趋势预测失误或者是某种更加先进替代品的出现。当风险因素出现,而供应链企业没有应对策略,销售量就会下降,存货相应增加,回款减少,供应链断裂,整条供应链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式进入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经济转型期。近两年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趋势,更应该注重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环境风险的认知、评价、防范与管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8]。 (2)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完善性 一是行政干预供应链金融的情况依然存在。在我国整个政治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达到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下,虽然商业银行不再是政府的出纳,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有时还是会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给当地某些并不一定符合放款要求的企业。二是有些供应链企业受某一时间段市场利好的影响,会出现盲目扩张的可能性,对银行信贷资金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三是供应链金融法制环境不健全。供应链金融是近几年来金融机构为响应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开展的业务,中小企业是资金需求者,参与主体还有核心企业和承担物流监管的公司,主体很多,关系复杂,而国家对于在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和享有的权利,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来进行规范[9-10]。 (四)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机理 结合以上对风险3要素、供应链金融定义和分类、供应链金融风险定义和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构建如图2所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生成机理图。 图2 风险生成机理 从图2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生成是由于供应链金融主体及其组成系统的自身原因发展转化为风险事故,或在一定外部诱因的影响下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可能会导致损失的发生。根据引起风险发生因素的性质不同,供应链金融风险有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合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操作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了解了其生成机理,通过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同时有效处理风险事故和降低风险损失等一系列策略可以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 三、实例分析 湖南XS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与某银行长沙市分行一起合作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在2013年拓展了一个汽车供应链业务,核心企业为在长沙的某汽车制造厂,贷款企业是汽车制造厂的轮胎供应商,采取轮胎作为动产质押物的供应链融资方式。受银行委托,湖南XS物流公司进行客户风险调查,列出了如表2所示风险因素分析表。 表2显示了该案例的风险因素、可能引起的风险事故和将导致的损失,根据这一分析表可以为后续的风险衡量和评价提供分析的基础数据。 本文基于实体学派和构建学派对风险定义、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探讨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形式及风险的主要类型,结合供应链特征和金融风险因素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通过构建供应链风险生成机理图找到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主要有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跨组织的风险管理机构的缺乏,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组成的完整系统的复杂性、扩展性和文化差异性,以及供应链金融环境的动态性和不完善性。这些风险因素经过时间积累或在外力诱因下,可能转化为风险事故,造成损失。通过实例,分析了供应链金融风险产生过程,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依据。标签:风险因素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 金融论文; 金融风险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供应链融资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融资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