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做好防渗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这就需要用到防渗施工技术。现实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除了要做好选材工作之外,还要加强施工管理,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操作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才能最终确保防渗技术达到应有的效果,进而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来说,为了切实高效提升其处理效果,必须要首先明确当前存在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然后才能够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手段来进行处理,保障其构建形成的防渗结构能够满足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后续应用的需求,降低渗漏问题的危害性。
1 水利工程的渗漏原因
1.1 设计方面原因
在水利工程实施初期,很多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核心技术掌握得不是足够的充分,以致在工程实施的时候,不能了解工程的相关要求,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欠缺,不能很好地把握工程要领,使得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上很难达到相关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考虑不周而产生一些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很多问题不能全面考虑,所以出现水利工程大面积渗漏问题。
1.2原料的质量存在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中,设计单位通常为了求新意,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工程的管理和设计上,从而忽略了项目工程中原料的选择,在工程实施中,往往会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的做法,致使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同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时还因为国内资源与技术的短缺,以及资金发放的不到位,致使设计单位常常用一些劣质的原料来以坏充好,这两个重要的人为原因致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
1.3施工方面原因
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的地基和墙壁所占面积较大,而且在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想有效地将其完成,要将其分为比较小的阶段来依次完成,将其分为不同的单元来完成,而在每个小单元拼接的时候,往往会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不负责任而出现单元之间的拼接裂缝不完整,因此在雨水的大面积累积时,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1.4时间因素
已经建设完工的水利工程,由于长期的运作并且其也受到了年限的限制,工程的强度和耐久力都会受到严重的挑战,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一定的渗漏问题,再加上由于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维护资金,而使其不断老化,进而出现更为严重的渗漏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要点
2.1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灌浆施工技术
2.1.1 基础帷幕灌浆
该处理方式主要就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结构采用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有效的基础帷幕结构,其在砂砾石地基等结构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且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保障效果,基础帷幕灌浆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1.2 坝体劈裂灌浆
坝体劈裂灌浆主要就是采用灌浆过程中产生的较大压力,促使其能够在坝体结构中形成劈裂效果,进而也就能够在劈裂位置进行浆液的灌注,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体系,保障其具备理想的防渗效果,经济适用效果也比较明显。
2.1.3 高压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主要是用高压水泥浆液射流冲击破坏被灌地层结构,有效的让水泥浆液和被灌的地层的沙土颗粒进行结合,形成了壁状固结体进行防渗作用。依照被灌的地层结构和防渗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定喷、摆喷和旋喷三种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喷射技术的优点就是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效率快、原材料很广泛、成本低,缺点就是需要的机具比较多、对地质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好,就容易在较大颗粒背后形成漏喷的现象。
2.2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防渗墙施工技术
2.2.1射水成墙技术
在运用射水成墙技术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混凝土搅拌机、凿孔机以及浇筑机。具体的作业流程为:首先,通过高速水流切割土层;其次,泥浆护壁,通过反循环出渣与循环出渣的方法;最后,进行水下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的浇筑,进而形成墙身不超过30m且厚度控制在0.22m~0.45m之间的薄壁防渗墙,而成墙的垂直精准度能够精确到1/300。这种施工技术在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都十分理想,且应用十分广泛。
2.2.2链斗式成墙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需要使用链斗式的开槽机排桩的旋转链斗来取土,与此同时,需要将斜放排桩下放至成墙深度。基于此,使开槽机前进,对沟槽进行开挖,并且进行泥浆护壁。而链斗式成墙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成墙的深度不超过15m,且开槽最大宽度是50cm,最小开槽宽度是16cm,比较适用于砂砾石含量不超过30%且粒径不超过槽厚的土质当中。
2.2.3锯槽法成墙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需要保证倾角一定的情况下,锯槽机刀杆进行反复的切割运动,且具体的运动方向是前、上、下,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出切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最佳的切割速度应当保证在0.8m/h~1.5m/h范围内。随后,需要通过循环方式排出切割的土体,通过塑性混凝土的浇筑来形成防渗墙体,而宽度则在0.2m~0.3m之间。锯槽机最大的开槽深度能够达到40m,而开槽宽度最大能够达到0.2m~0.5m,主要由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两种。使用锯槽机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实际工作的效率很高,可以确保成槽的连续性。另外,通过使用锯槽机所形成的墙体深度较深,而且连续性特点明显。与此同时,成墙的质量也十分明显。而锯槽法成墙技术主要的灌浆方式包括了固化灰浆灌浆与自凝灰浆灌浆,都能够达到防渗的效果。
2.2.4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技术
运用该施工技术能够节省工程造价,且不会出现泥浆污染情况,施工便捷,比较适用于砂砾层、砂土层与粘土层等地质条件。与此同时,其抗压强度超过0.3MPa,且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不超过10cm/s,成墙的深度也不会超出22m,所以,可以确保一次多头钻进。经过长期实践表明,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的质量高且可靠性明显,在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性,防渗的效果也十分理想,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2.2.4薄型抓斗成墙技术
该施工技术在土层中的黏土、沙土与卵石砂砾含量较多的情况下比较常用,且成墙的深度不超过40m,而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首先要挖土开槽,随后开展泥浆护壁操作,最终形成薄壁防渗墙。
2.3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复合土工膜是当前新兴的一种工程材料,集中了土工膜和土工织物的优点,具体包括了3层结构,即土工织物、土工膜与土工织物。而这种工程材料的防渗效果十分理想,而且造价不高,质量也比较轻。在使用该工程材料开展防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相对简单,具有理想的延伸性,耐老化性能较强且变形模量很大。正是因为复合土工膜以上优势,在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施工中广泛应用。其中,土工膜、岸坡防渗面板与大坝防渗体间一定要合理地运用接缝的方式,因为接缝质量关乎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另外,应当对接头与接缝止水的位置进行全面封闭,以保证土工膜和岸坡岩石、混凝土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总之,水利工程的防渗一直是其在施工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它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朝兄.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4)
[2]陈国华.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05)
[3]任杰.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3)
论文作者:吴学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开槽论文; 工程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