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论文_樊丽静

对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论文_樊丽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正所谓,旅以载文,文以富旅。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正是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伴随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的不断丰富,产业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九原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文化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九原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文化旅游;九原区

九原,是一个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名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在此设“九原邑”。秦朝时期,秦始皇设“九原郡”。2000年,作为包头市曾经的郊区,在向城镇化迈进的过程中,承接了历史的光辉,由此有了九原区的得名。这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农区向城区转型的简单更名,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九原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格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景观多姿多彩,蒙古民族及蒙汉人民长期聚居区的独特地域风情和风俗,尤为引人人胜,是国内外游客消夏避暑、仿古探幽、领略民族风情和塞上文化的好选项。

一、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九原区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东接首府呼和浩特,南联鄂尔多斯,位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是包头新都市中心区所在地,有潜力成为核心旅游圈大旅游格局中的新兴活力地带,并承担联系各方、承接中转的角色。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京包、包兰、包神、包白铁路贯穿九原区全境,包头机场距九原区政府所在地仅5公里,航班可直达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大中城市。

(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具有深厚历史记忆、实物遗存的地区,九原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境内有赵长城、秦长城、秦直道、汉代古墓群、元代燕家梁遗址、麻池古城等诸多遗址。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各民族先后在这里居住。

在蒙古族历史宗教文化方面有深远意义的梅力更召就在九原区。梅力更召是包头地区最早的寺庙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迄今为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用蒙语诵经的黄教寺院,其蒙语诵经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包头市市民中很有影响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包头鹿园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力更生态景区等城市休闲旅游区皆在九原区。

(三)良好的历史人文氛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始皇筑长城、修直道、尸游九原,汉武帝耀师北上、北出匈奴筑汉长城,昭君出塞、胡汉和亲,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木兰从军,吕布出世等等。清末民初大规模的西口大军北渡黄河九原落地生根结果灿若繁星的历史散落在这里。华夏五千年北边几件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在九原这片大地上发生过、演绎过。

二、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新常态下,九原区旅游业各项指标完成良好。截至2019年8月,全区旅游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92亿元。总体来看,九原区的旅游发展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强势发展的旅游业中,文化旅游所占比重仍然很低,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还处于低级阶段,没有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良性互动局面和效果。如麻池古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乏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撑,古城保护和开发工作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化旅游景区活动内容单调,景点吸引力弱。文化旅游方式相对单一,旅游体验不佳,无法让游客产生再次参观的愿望。另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发展性投资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以门票养旅游”,经济效益不佳。

(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大多数文化旅游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文化旅游商品种类单调,开发的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稍有档次的产品定价过高,物非所值,降低了游客购买的兴趣。

(四)文化旅游发展专业人才匮乏。文旅融合发展还受到文化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区还缺乏一批文化艺术基础扎实,具有艺术创新能力,懂市场、敢开拓、会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

三、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按照包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全民旅游”具体要求,九原区应以保护文脉、提升文化、讲好故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涵养九原文化,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传承九原文化,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彰显九原文化,在多彩的文化旅游中弘扬九原文化。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来实现:

(一)研究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特别要注重突出九原历史文化个性,强化文化体验,增加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旅游内容,让游客感受到九原区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对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加强保护。要坚持历史遗迹保护性开发与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着手修复古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洁和管理。

(三)加强文化旅游基层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电力、安全卫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文化旅游良好环境。重点建设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同时,加强景区交通干线旅游公路建设。

(四)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文化品牌。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九原区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将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推进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打造黄河谣民俗博物馆、鹿文化产业园、黄河房车营地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五)注重文化旅游舆论宣传。做好九原区文化旅游形象的总体策划和包装,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九原区文化旅游。组织专家学者举办讲坛、论坛,开展专题讲座,营造具有九原特色的文化学术研究氛围。积极邀请海内外旅游组织、媒体记者来九原区观光考察,提高九原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六)推出一批特色文创产品。推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制作技艺等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加大对景区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的塑造,大力引入影院、剧场、书店、摄影摄像工作室、艺术馆、工艺品、创意产品商店、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等文化业态,延长产业链条。

总之,文化旅游正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旅游时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且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线的发展空间。九原区如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必将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向繁荣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2]徐永红.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发掘与城市品牌塑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以山东天上王城为个案[J].山东大学.2015.

[4]九原区政府副区长王卉.《把九原区打造成区内外重要旅游目的地》.2017.

作者简介:樊丽静(1985-),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17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阴山文化艺术史。

论文作者:樊丽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对九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论文_樊丽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