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制、等级制及其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等级制论文,百分制论文,及其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757(2001)07—0004—04
勿庸置疑,传统观念中对成绩评价的认识已积重难返,使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无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库信息化的需要。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化教育改革时不我待,更新考评观念势在必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考试及其评价制度必须符合各学科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教与学的过程及效果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师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增进师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考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受试者完成规定的操作项目,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其评价尺度有五六十年代借用苏联的五分制;六七十年代开始盛行至今仍在一些阶段使用的百分制;八九十年代高考实行的一百五十分制;推行素质教育后,等级分制在小学阶段取代百分制,一百五十分制在中学阶段为部分学科所采用……如何对这些评价方式再审视、再评价,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考评方式 孰优孰劣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回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考评制度,我们发现目前百分制虽已在小学阶段“光荣退休”,但不能因此而将其全盘否定。它仍在其它时段发挥作用,显然是有道理的:其分值划分细致,区分度大,可比性强,能区别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的细微差别,更便于欲知其所以然的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熟练程度,如对哪些知识掌握不牢固,哪些学习方法还需改进,哪些关键环节有待突破……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激励其探索与进步。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也不容忽视:它通过分数把学生分解成若干细小群体甚至是单一个体,使他们有可能处于孤独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对相当一部分单从学科考试分数看似不成功的个体,有可能因马太效应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或是偶尔失误,或是因环境、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波及考试。这些暂时的、多变的情况通过具体的考试数折射出来,容易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精神负担过重,处于压抑、焦虑之中;有个别严重的,甚至可能失去控制而不能解脱。
目前,等级分制在小学阶段已成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其合理性、优越性体现在:一个等级属于一个分数段,使得部分在学校“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受青睐和重视的程度有所提升,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可望得到正面的适度的调整。同时,学生在与之对应的群体中,有归属感、安全感,利于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通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是用英文字母A、B、C、D、E 符号表示的这种五级分制界定,因每个群体学生综合素质相当,有利于教师在确定他们进一步学习时进行分层教育。这就可为各个群体中的学生创设民主、合作的环境,从而利于促进更多的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但等级分制也并非赤足之金,它要求评价者必须有丰富的教育评价经验,被评价者能从各方面反映出大量的信息供评价者衡量。否则,评价出的等级可信度不高。如果评价者仅根据卷面上所反映的情况分等级,而不参照平时学习态度和过程表现;或是呆板地分段,每个等级没有一点弹性,只有绝对性,那么完全可能重蹈百分制的轨迹;如果评价标准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等级分制也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如有的老师表面上实行等级制,实际上却准确地记下一个个具体的卷面分数);如果被评价者反映出来的信息量不够或信息失真,都会导致评价不准确。当前,不少学校教学评价的实践表明,等级分制在推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百分制惯性的干扰。一家电视台在某小学调查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等级分制“感到困惑、迷茫”;也有学生明确表示“喜欢百分制”,这些也需要探讨解决。
一百五十分制在高考时采用,经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它增加了试题容量,可以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增加了主观性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问题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易于判断学生“对错的原因和程度”,易于查知学生的思维路线,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新精神,可选拔出各级各类学校的可造之才。但就当前的初中部分学科实行一百五十分制,笔者曾在一些中学做过问卷调查,部分初一学生反映文科学科还没有适应一百五十分制。因为主观性题增多,答题时不能适时调控,导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初一学生从等级分制过渡到一百五十分制还需从技法、心理上进行指导,才能准确、有效地发挥一百五十分制的功能。
事实说明,既有的每种教学评价方式各有千秋,都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的手段。由此可见,就成绩评价而产生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寻客观原因,把一切归咎于考试评价制度。更多地应是从我们主观上找找原因: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否科学、合理地运用了恰当的考试评价方式、方法?我们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的优点而最大限度地弱化其缺陷?
二、考评目标 育人为本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就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有创新精神、一专多能、文理兼容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师,要与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协调整合,加强教育活动的育人性,使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笔者以为,考评成绩作为一种教育评价的结果,对教育者、学习者个人都是一种责任引导,而对教育活动参与者集体则是一种进取引导。所以,在进行成绩评定时,我们必须明确考评的目的是通过对考试及其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到教师和学生,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适时调控,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如对学生在某方面知识的疏漏,技能和能力的缺陷,则通过较好的调整和完善,使之得到充实、巩固和强化;对学生智力和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时排除和化解,使他们尽可能充分享受成功体验的欢乐;对学生阶段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成绩与进步都要尽力及时捕捉到,并给予充分肯定,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以便为后续学习提供坚实的支撑和良好的导向。这样,通过考评折射教与学,分析教与学,调整教学,改善学习,切实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学生生动、活泼、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究竟怎样进行成绩评定,才能给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助推力?最近,教育部组织力量修订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估的要求。从教育观念、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强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此次大纲修订如一缕春风,希望借此吹散应试教育缚在考评制度上的绳索,做到以学习过程为中心,体现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健康成长为本,以人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当前教育目标已由知识教育向以知识为载体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素质教育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和人格以及科学世界观等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考评过程中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价值取向,就涉及到评价标准的设定。笔者以为,评价标准的广度要与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相吻合,而非呆板、机械的模式。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分阶段因材施教;对处于不同学业程度的同龄学生要区别对待,尽最大可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亮起来”。评价标准犹如一面镜子,为了适应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在学生考试结果真实、正确地反映被试者实际情况时,我们的评标准像平面镜;在成绩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被试者情况时,不妨让我们的镜面反映来点伸缩性,增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功能:对因一得之功而可能自傲的同学稍稍提高要求,缩小成绩,以激发他们争取更大进步;对因一时之误而受挫可能自卑的同学,则稍稍降低要求,放大成绩,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勇气和信心。
由于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在设计评价标准的深度时,应着眼于发现和培养学生创新理念、精神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对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大加赞扬,以鼓励他们充分的想象和幻想,鼓励他们富有创意的思维与表达。因此,评价标准的深度与评价对象的素质教育目标应相一致。
这就是说,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其标准不应是死板的、凝固的,而应是灵活的、发展变化的,其测量与评判不应是划一的、无情的,而应是动态的、友善的。因此,通过提高评价的动态效度,对学生在各个学段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根据考评情况具体分析,把握好评价的深广度区别对待,要切实把评价本身当作杠杆,找准每个学生各自的“黄金支撑点”,力促他们健康成长,协调发展。
三、考评方式 域外采风
我们仅仅从理论上来讨论怎样改进考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付诸实践才是关键。为了避免“极端化”、“片面性”,站在迷雾茫茫的误区边缘,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不妨放眼世界,借他山之石来攻玉。曾在法国风靡一时的中小学考评方法——“持续观察法”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的蓝本。持续观察制度,就是从学生入学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表现以及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和及时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载在每个学生的学习手册上。评定成绩则以等级分制为主,分为三类:十级分制、五级分制、三级分制。每所学校采用哪种评定方式由学校教师委员会研究决定。学年结束时,教师对每个学生一年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作出评估,评估合格即可升级,无需另考试。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学生需要留级,必须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学生在完成小学五年学业后,由一个协调委员会逐个评估学生的学业,决定学生升、留级。学生家长有权对协调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提出异议并要求重新讨论。第二次的决定是最终性的,合格的学生可到指定初中就近入学,无需考试。在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基本相同。自1985年以来,高中开始引入学生自我评估的新方法,让每个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下一年的学习方法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特点的学科分组。
研究“持续观察法”和其他类似的评价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此类方法以学生学习活动中活生生的现实思想、行为表现为评价依据,以其个人进步为准绳,牢牢地抓住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考评过程中使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此其一。
其二,考评的客观性、民主性。“从学生入学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表现以及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和及时的观察”与记载,每学年结束时,再对“学生一年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作出评估”的制度说明,这种由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即时观察记载所作出的评估一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各个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由“学校教师委员会研究决定”究竟采用哪种成绩评定方式和由“一个协调委员会,逐个评估学生的学业,决定学生升、留级”,并且家长有权“提出异议并要求重新讨论”的制度,则既体现了民主性、公开性,又进一步保证了客观性、公正性。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确认自己的性向、能力,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新的学习方法和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科分组,使学生有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三,全程动态观察可使学生获得持续进步与发展的推力。一方面,教师的观察注意本身就是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诱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认真观察与如实记载,对学生各种“表演”的高度重视与及时反馈(特别是赞许式、鼓舞式的评价),使其不断获得成功的兴趣、信心与力量,以陶冶情操品性,养成自觉学习、自我参照、自我调控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其四,教师在对学生观察与记载、评价与反馈的同时,也会以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学生为镜子,批判性地反思评价自己,以此来改善、强化其教育教学行为的理智性与艺术性,并在这一双向构建的合作中真正进入师生和谐互动的佳境。在这一诊断性与形成性完全结合的评价模式中,才可能在连续的教学活动的诊断、反馈调控中,促进师生认知结构、素质结构的形成与完善。当然,也只有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及时诊断与反馈,才能是有效的,才真正具有评定、诊断、反馈、调控、导向和激励的“发展人”的现实功能。诚如此,我们才可以说,考评不再是教师可以高高在上、主观主义的臆断物,也不是按照一成不变的原则、标准对学生作出硬性的、呆板的肯定或否定的测量计,而是激励和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动力源和帮助教师自我完善,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催化剂。
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如巨大的冰山,我们要让更多的冰山浮出水面,教育评价、成绩评定就是托起冰山的整合力(内力加外力)。因此,将衡量学生学习活动全程中反映出来的兴趣、态度、情感、方法、智慧与实践能力等诸方面信息广泛收集记录,使之融合到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综合评定之中,切实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营养和动力,则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考评改革 措施初探
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如何在考评过程中贯彻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中小学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很多地方在素质教育评价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有交互性评价方法,即时即兴评价方法,差异性评价方法,开放性评价方法等,均较科学、合理地阐释了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为价值取向的原则。笔者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应采用全面的、动态的、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但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应以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为主,随时随事进行,注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将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实验操作、竞技表演、活动展示、动态观察、单元检测、座谈讨论等多元检查结合起来,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行为表现、活动情况进行连续的观察和即时的记录,形成一种给学生和教师都留有一定自主空间的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在施教过程中真正地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珍视个体差异。就基础教育来说,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每个学生看做同等重要的培养对象加以珍视、珍爱,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学习和进步的基本权利。新加坡教育部在颁给校长委任状上的一段话,对我们不无启示:“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面向全体并非平均用力,要针对个体各别情况,整合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因势利导,实行分类分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口头提问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和艺术性,若运用得当,既利于教师及时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所谓普适性,这里主要是指每个学生都应该被教师的爱关照而不留阴影和“空白”,同时,要注意适时、适量和适度,才利于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所谓艺术性,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教育者主宰课堂,同学们充当配角;应该是教师提出一些能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学生的思想圈定在自己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内,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转弯抹角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既定的“标准答案”,更忌简单的是、否问答。《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充分阐述了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的问题解决的艺术。如果我们相信这些跨世纪孩子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位,让学生来提问。而我们教师的主导之功则在于着意启发、引导,巧妙点拨开窍,尤其是真诚地欢迎、鼓励、欣赏、赞美学生向教师置疑问难,应是当务之急,更应大力提倡与推行。诚如此,才能打破“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还课堂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命活力,激活每一个生命个体,点燃每一次灵感闪烁的火花,放飞每一个可能的梦想……使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开合有方,放慢有度,动静有节,训练有序,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真正达到寓教于学,学中有趣,学必有获,其乐融融的理想境地。
查阅书面作业,看似对教学效果的间接考查,实则为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反馈。教师可依据收集到的信息,科学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对个别的、特殊性的问题则单独辅导,使分层教育、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于实践性极强的实验操作,在将理论付诸实践,又让实践升华到理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成功,触类旁通。单元检测可就较广泛的问题对众多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规范化地反映出来,便于教师收集到教学得失的综合信息,为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悟性服务。这些考评方式虽然是传统的方式,然而,只要转变教育评价观念,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全可以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服好务。
师生互评,不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使教书育人变得丰富生动而富有青春活力。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或随时随地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评价过程,将他评与自评、师评与评师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客体,使评价不仅成为目标,也成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与个性。杜威曾说过:“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评价时,我们应十分注意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使评价如春风吹拂,如阳光普照,如雨露滋润,使学生茁壮成长。切记,学生学业成绩的分等,不能在人格上把他们分等对待:看到成绩好的笑脸相迎,成绩差的冷若霜冰。当然,“一个都不能少”的热切关爱,态度上的一视同仁,不能在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时“一刀切”。对有某种缺点的暂时落后的学生,理应倾注更多的爱,切忌用“第一印象”把人看死,而使他们焦虑彷徨、一蹶不振,要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在后续发展时尽量创设机会让他们增光添彩。对那些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的学生,我们就该不厌其烦,诲人不倦,鼓励他们创新,超越自我。
学生间的互评,可以就学习方法、态度、学养、过程及效度等方面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学会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他人,还有利于建立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沟通,建立起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因用自己的标准独立衡量,做出自我价值判断而不断走向自我成熟。这是特殊的自我社会比较。
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引导”。在纵向方面是将现实自我亦即现在自我与过去自我状况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发展与进步,确认自我价值。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卷、作业、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手工制作、创新作品等等,通过他们对自己进行纵向的分析比较,与其他同学的横向对比评价相映照,便于他们从中学会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加强学习的责任感、自信心和自我胜任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把远大理想与现实努力统一起来。这样的自我引导使人永远也不会失去进取的目标,保持自我意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就象置疑问难不应是老师的专利一样,师生间的评价也应是相互的、双向的。有了这一过程,学生就会感到学校和教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与理解,就会因此而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积极性。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评价老师教育行为的得失,老师是需要胆量、勇气和智慧的。这种评价要体现师生发展为本的主导地位,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改换教育视角是关键。鼓励学生评价老师,就是要让师生双方都亲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自我挑战、合作竞争、自我超越的体验。老师的形象在孩子们眼中是个什么模样?用他们童雅的声音为我们喝彩,为我们进谏,向我们说“不”,对我们疾呼,……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施加教育影响的契机?不正是师生教学相长、合谐互动,使教育教学达到更优化的进行曲?
由此可见,通过师生自评、互评、不仅促使学生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也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更新与超越。师生自评、互评、和谐互动,其最终目标是由此激活教育主体,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过程和效果的整体优化。
在中小学阶段,也不排除采用终结性与选拔性考评,使用时需因时因人因事而异:对那些各学科的佼佼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初生牛犊,我们绝不能埋没,一定要让其有露出“尖尖角”的时机与场境。让他们参加各类竞赛,把他们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成为星空中最亮的几颗,与群星交相辉映。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此时的所谓“终结性与选拔性”,也仅仅是历史瞬间的某种暂时“定格”,它仍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仍然只是个人发展成长进步中的某个“奇异点”,因而并不具有“终结性”评价的含义。这就是说,我们更要善待那些在某个阶段性终结时和某种需要的选拔性考评中成绩不尽有利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向前看,帮助他们创造机遇,抓住机遇,自我超越,战胜新挑战。
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新世纪呼唤有创新、合作、负责精神的高素质新人,而科学、全面、合理、有效的考试及其成绩评定制度的创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变革之一。教育教学评价,是实实在在体现全新教育观念的一种重要教育行为,如何做到结合国情,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幸福为最高标准,则是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
收稿日期:200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