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剧”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课堂教学论文,中应注意论文,课本剧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历史课本剧”,就是把历史课本中具体的历史史实改编成剧本,通过学生不同角色的扮演,再现当年历史情景和历史人物,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跨越时空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去体验、去感悟人生的历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进入积极、兴奋的思考状态,正确地分析历史客体,揭示历史本质。毋庸置疑,“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既能让学生在编剧和表演中享受历史学习的快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把零散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它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表演、合作等综合素质。并且使历史知识记忆起来非常轻松,很长时间也不容易忘记。正因为如此,“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历史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如表演泛滥化、内容虚假化、主题边缘化、课堂趣味化,等等。所以,正确把握“历史课本剧”课堂教学适度性原则,为历史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是我们亟待处理的教学问题。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初中历史课后,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在利用“历史课本剧”进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当前的“历史课本剧”课堂教学,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以求教于诸位同行。
一、“历史课本剧”在内容细节上应弃“假”存“真”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实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活生生的人,青少年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意志较脆弱,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因此,我们必须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所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课堂求真做起。“历史课本剧”要尽量再现历史,重要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符。历史不断变迁,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生活,都会有种种差别,从而构成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比如,某教师在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利用课本剧形式模拟了宋人一天的游玩经历。形式很新颖,情节很紧凑,气氛很热烈。但在具体细节上却出现了学生模拟游客喝着烧酒吃羊肉,晚上在邸店打麻将的情景。这些就与历史事实不相符。我们必须重视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如喝酒,元朝以前国人喝的都是黄酒、米酒(酒酿),元朝从阿拉伯传来烧酒,直到清朝中叶后,才风行天下,因此武松喝的十八碗酒,不可能是烧酒。又如,打麻将,虽然清初出现雏形,但真正的麻将,要到道光以后才流行开来,成了无数人沉湎其中的“国粹”。“历史课本剧”中,如果宋朝人就打麻将打得热火朝天,那就是大笑话。“历史课本剧”要有严肃性、科学性,要有案可稽,符合史实。“历史课本剧”是由学生自编自演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生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而过分自由的联想又往往造成偏离史实的可能,再加上学生阅历尚浅,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于塑造历史人物的火候较难把握。因此,排演过程中教师的内容细节指导非常必要。教师应帮助学生摒弃假材料,注意史实的准确性和严肃性,防止学生信口开河,出现“戏说”历史的荒唐事。
二、“历史课本剧”在时间安排上应舍“长”取“短”
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凸显,师生平等、共同合作、探究,“一言堂”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坚决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倾向、注视、接近、探究的反应。一旦这种反应得以回报、满足,就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培养起学习兴趣。“历史课本剧”表演就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各种能力,目的在于调动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主动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心灵和天真活泼的表演特性去演绎那爱憎分明的历史故事,自始至终都是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在特定有趣的情节中吸收历史信息。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历史课堂上。而一堂课中每一分钟都是不可浪费的施教资源,与其让它在漫长的“历史课本剧”中葬送,还不如不用。我认为45分钟的教学,“历史课本剧”占的比例不可超过三分之一,即15分钟。否则,历史课堂就成了表演课堂,课堂教学就变成了“独角戏”。“历史课本剧”只是辅助手段,在时间分配上必须做到舍长取短,短而有力。
三、“历史课本剧”在表现形式上应忌“滥”求“精”
“历史课本剧”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也积极参与,它比较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历史教材中,涉及的有关国家较多,关系较复杂,简单地靠教师讲解或者放几段录像,很难交代清楚。历史课本剧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来源于课本,经过学生的补充、加工,由学生自编自演,生动形象,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更重要的是编写历史课本剧、扮演历史人物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从而获得一定的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而整个编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一堂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历史课本剧”服务于课堂教学,不能滥用,如果一堂课全是课本剧表演,再好的表现形式、教学手段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历史课本剧”在课堂中的运用必须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好钢用在刀刃上。首先,有利于突破重难点。课本剧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必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细枝末节或脱离教材的东西,因此确立剧本的主题十分重要。比如,有教师在讲“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时,为了解决“商鞅变法的背景”这一难点,让学生利用课本剧模拟了这样的情境:“一个奴隶主的烦恼:我是一个奴隶主,受封400亩土地,役使奴隶600个,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了,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学生的精彩表演,把师生仿佛带入了当时的环境,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解决这个奴隶主的烦恼,学生也就理解了剥削方式的变化,认识到随着剥削方式的变化,奴隶主和奴隶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要求变法。其次,不能喧宾夺主。贯彻新理念,活跃课堂气氛,先进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历史课本剧”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历史课本剧”表演得再好,水平再高,它只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是为建构教材而设计的。因此,切不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历史课本剧”制作表演上,而忽视了对教材的分析、挖掘。所以,课本剧只能是一堂课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环,而且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形式大于内容。
总之,“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历史课本剧”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