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论文_陈竹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论文_陈竹

摘 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与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应重视美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 实施

在教改发展的今天,我们期望素质教育能提供和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的合格的人材;期望素质教育能养成青少年儿童一种精神、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得到的无形的支配性力量、一种一生中受益无穷的执着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期望素质教育培养我们的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现代人的现代品质;期望素质教育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建设生活,并能参与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因此,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语文教育实践素质教育方向的需要。对此,笔者根据多年以来的从教经验,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升学生的美育学习兴趣

伴随教学方式转变,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灵活化的方式,以此为前提导入课程,使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使学生在活泼生动、充满趣味的课堂风味中感受文章带来的美感,如意境美、形式美、词藻美等,如此一来,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启发与起到,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育教学中,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美育教学质量。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于文字内容关注度普遍比较低,但比较倾向于图片等形式。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内容转化为视频、图片、演讲、歌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文章中不断探索并发现美。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教授过程中,虽然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但地处海防前哨,学生难以亲身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教师可以将西沙群岛的风景以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小学生,再配合声音和图片,使其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西沙群岛的美。

二、在教学中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学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

1、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变化,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小学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顺畅协调,富有美感,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领略音乐美。

2、领略词语的准确生动美。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不但能准确地表达意义还能传递审美信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妙用,使学生体会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3、品味修辞手法的美。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来引导学生品评文辞,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生动、形象以及美的感染力。

4、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去揭示他们的心灵美,使学生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理想实现升华。

三、激发学生朗读抒发美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朗读也其然,只有通过品读,学生的情感才能诱发出来。通过朗读,是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无声的文字,“活”起来。表情朗读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教师恰当指导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经过教师的指导,朗读时就能进入文章的境界,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抒发出自己对文章美的感受。

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通过自由读、个别读、指名读、合作读等使学生感受索溪峪“山、水‘野物、游客”的野,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一下索溪峪。学生想象美丽的画图,使索溪峪更“野”,更鲜活。又如,在教学《苦柚》时,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从平时的语言当中体现出大娘那种诚实、善良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位观众,美德教育目的也自然达到。

四、语文活动中实施美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是对课内美育的必要的补充和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活动中不但要扩大、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训练,还要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最经常、最广泛的语文活动。优美的阅读材料,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是小学生阅读随意性大,对内容缺乏选择能力,教师应注意推荐介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指导课外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定期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把学习语文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语文活动的形式。它不仅促进了语文课内学习,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语文专题讲座、语文学习比赛、游览游艺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不但是在学校,更多的还可以向社会、家庭延伸,只有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让美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达到提高培养孩子高雅的艺术品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美的内涵,让语文课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感情的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美的探索和享受,使学生始终在饱满的热情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从而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关键课程,要求教师重视教材中的美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美育学习兴趣,并且帮助学生主动追求美,强化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发现并欣赏美的能力得到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美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发掘并创造,普及审美教育,使学生表现美并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

论文作者:陈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论文_陈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