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183;症结#183;出路——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症结论文,实效论文,出路论文,课教学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实效不理想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从高中政治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发现:从核心价值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看,这是一门提高认识、提高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既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功能。它的设置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代替不了的,也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甚至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认为政治课学习占用了他们学习高考主考科目的时间。如果不是为了应付会考和高考,很多学生是根本不会去学政治课的。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和老师都怕上政治课的“双怕”现象。
二、症结:教学脱离生活
如前所述,学生不喜欢政治课,对政治课没有多大的兴趣,政治课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学没有贴近学生,没有贴近实际,没有贴近生活。
1.教学的功利化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教学已被严重的功利化了。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就看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老师的好坏就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为了能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学校能在社会上有好的名气,同时也为了自己,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分数转。老师主要讲与考试有关的东西,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就要求学生学什么。在老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能让学生考出高分的知识最有价值。在家长和学生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能让学生考出高分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在升学霸权的话语浓浓包裹着的学校里,任何课改的推行,任何新理念的贯彻,任何教学个性的坚守都难以持久;在这样的话语霸权下,学生的生命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获取高分,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似乎就是升学率。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的作用、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的、个性的发展完全被忽视了。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的生活,教学也不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教学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2.空洞的说教
如前所述,很多学生是不喜欢政治课的。既然不喜欢,当然就不愿认真听,也便不会努力学,但老师还得完成任务(这里的任务既指教学内容,更指学校规定的会考合格率和高考升学率)。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就采取高压的办法把考试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强行灌输,学生没有选择,也不允许你选择,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政治课的情绪。学生没有兴趣,厌恶空洞的说教,教学实效不好便在情理之中。
三、出路:走生活化教学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实行生活化教学。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从这里可以发现,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实行生活化教学,让教学紧密联系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摸索出了以下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流程。
1.列举生活事例——走入生活
列举生活事例这一环节,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讲、听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等;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看看多媒体中对真实生活情景的模拟或再现,以此诱发学生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提出政治课问题——提炼生活
在感受生活事例的基础上,学生对新的政治课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知识需求,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案例:《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教学片段
师: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抵达灾区的温总理一再强调,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要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伤员。温总理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就必须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救人的工作组织好、安排好、落实好。”从温总理的话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要珍惜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生2:生命是宝贵的,政府有责任保护我们的生命。
生3:我们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当发生重大灾情的时候,政府总与我们在一起。这样的政府绝对是一个好政府。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现在的政府确实是为民谋利益的政府,是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好政府。那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呢?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政治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很快把学生引到了课堂问题中。
3.进行课堂活动——理解生活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活动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在活动中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惑,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答疑,以取得最佳效果。
4.形成政治课知识——升华生活
在学生自己观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一些关键性的内容,对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要进行精讲。精讲主要讲重点、难点和疑点。讲解应该是启发式的、引导式的,引导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将生活现象转化为政治课知识。
案例:《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政府的四个职能。下面请大家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只能体现一项职能呢?
生1:应该是的吧。
生2:不清楚。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很多社会现象体现的政府职能可能不止一项,很可能是多项。如青藏铁路的修建既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又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肯定有许多的疑问。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疑问,巧妙地将生活升华为政治课的知识内容。
5.加强知识运用——返回生活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反馈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加强知识的实际运用是学好政治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方法。
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途径,也是有效的途径。生活化教学让生活走近教学,让教学走进生活,从而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政治课知识,在生活中理解政治课知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发挥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