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发展问题的三大历史性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历史性论文,贡献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邓小平发展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是因为这个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发展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对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位,对发展理论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构,从而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深入阐明邓小平对发展问题的上述三大历史贡献,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纵观世界上的各种发展理论,其核心是一个对发展本质的理解问题,即发展观的问题。概括地说,国外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第一代发展观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发展=经济增长。二战后以刘易斯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把发展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其表现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到了60年代,人们认识到实现经济增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变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一广为流行的关于发展的认识代表了第二代发展观。但战后发展国家的实践表明,许多国家的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是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并未缓解,广大的居民并未从这种增长中受益。学者们把这种状况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于是第三代发展观应运而生。70年代前后以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经济增长不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人才是发展的最高要求。第三代发展观可概括为: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但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化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停滞和衰退。在拉丁美洲,整个80年代动荡不安,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在非洲出现了大范围的衰退与动乱。亚洲发展也不平衡,除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外,很多国家也在为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所困扰。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这些形形色色发展观的反思。国外各种发展理论关于发展本质的界定,虽然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20年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发展的实践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发展概念的本质规定,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邓小平对发展本质的把握有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发展就是从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发展就是搞现代化。邓小平认为,发展不单纯是经济的增长,发展包括着社会经济形态质的变化,发展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发展和现代化当作同义词使用。对于中国而言,发展又特指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他认为,许多问题,不搞现代化解决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国防相应地得到巩固和加强,都要靠搞四个现代化。因此,他提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8、381页。)
第二,发展即现代化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认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象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但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经济。他强调指出:“现代化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
第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中国发展起来,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中国发展起来,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分析说,“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12页。)“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如果中国要对国际共运、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话,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国际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比重的增加,而且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312、237页,《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72页。)
邓小平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在世界众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对发展的本质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这一发展观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原因在于:
第一,这一发展观坚持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揭示了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变革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仅有单纯的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引起质变。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发展过程,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量变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在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跃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跃迁,而且表现为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简而言之,发展是在生产力量变和质变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大变革过程。邓小平理论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
第二,这一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发展是围绕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变革过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现代化作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变革,但所有这些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要求和决定的。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就谈不上发展,就谈不上现代化。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是因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要进行生产力方面的革命,还要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是以生产力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发展观。
第三,这个发展观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克服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讨论人的发展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谈论人的发展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反映。马克思认为,在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二者关系中,一方面,人的发展和解放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人的解放程度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和解放终归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在生产力和科学文化落后的状况下,幻想实现人全面发展是不现实的。现代化当然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是从抽象的人道主义、正义、公平的理念出发谈论人的发展,还是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出发寻求人的发展,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邓小平坚持唯物史观看待人的发展问题,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同时,他分析说:“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地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1页。)
邓小平的发展观既不同于把发展单纯看作是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和抽象议论“人的发展”的第二代、第三代西方发展观。这一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吸收了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为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发展理论的研究经久不衰。邓小平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历史和理论定位。这是邓小平理论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极为重要的标志。
第一,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精心设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始终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世界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他以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敏锐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深刻揭示了时代主题的变化。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争取和平和发展的斗争。1984年,他就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6页。)1985年在会见日本来宾时,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指出,南北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他指出,不仅第三世界有一个发展问题,发达国家也有一个继续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如果很多国家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经济问题不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容易。因此,他作出了如下精辟的概括:“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5页。)1988年, 他又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强调:“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有关思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这一新的科学判断不仅表明我们党已经把握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从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战略调整作出了深刻地说明;而且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临的全新课题和发展趋势,从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方面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这是邓小平理论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标志。
第二,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认为,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力主下,毅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政治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转移。1979年,邓小平依据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矛盾理论深刻地阐明了实现这一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的理论依据。他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他强调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2页。)他认为,使中国“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页。)
邓小平认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和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在他看来,谋求发展,推进现代化,是主导世界的历史潮流,这就使得发展成为了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在中国特殊表现,因此发展也必然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他把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作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个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一句话,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1984年,他在谈到中国的内外政策时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中国国内政策的目标是要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7页。 )他强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己”。(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4、265页,《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70页。)
第三,发展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主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亿万革命群众的理论旗帜,是当代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最科学、最集中的反映,必然与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的历史性变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也是这样,邓小平理论当然也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对中国实际和当代时代特征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既然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问题,并自觉地把它当作自身的主题,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谈不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1、292页。 )他强调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说“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或者像前面说的,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已经说过,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毛泽东思想旗帜的真正高举。”“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162—163页。)可以认为,这是邓小平对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要求,但更是他对自己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
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时,他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比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这实质上就指出了,过去我们以革命为主题,现在我们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把握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向全党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号召,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标志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的用语。就是在这一经典提法中,他明确地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主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阐发。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邓小平就是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最重要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主题,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三、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建构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还因为邓小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了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发展的目标、主体、动力、规律、机遇、战略、模式、代价、发展与对外开放、与制度选择、与技术创新、与政治稳定、与社会公正、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与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做出了不同于西方和前苏联东欧学者一系列重大结论,系统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择其要作简要阐明。
第一,关于发展与对外开放。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是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斯大林提出了所谓的“两个世界体系”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个独立的世界体系,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脱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独立发展。流行拉美国家的“依附论”则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落后与低度发展,并非由于它们的前资本主义结构,而是由于它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所造成的。这种经济体系形成的宗主国与卫星国的秩序,是一种帝国主义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是被纳入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不断依附化的过程。为了解决这种“依附性发展”问题,“依附论”者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脱钩的激进理论。实践表明,不论是“两个世界体系”的理论还是“依附论”,虽然各有其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其结果是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丧失了发展机遇,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邓小平总结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 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落后,就必须开放。”“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他还提出: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他指出,发展中国家搞开放是有现实可能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西方要发展,需要新的市场。在发达国家内部已到了饱和程度的情况下,新市场在第三世界那里。(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07、387页。)
第二,关于发展与政治稳定。
发展与稳定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矛盾。由于要实现既有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要实现社会结构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社会失稳近乎不可避免。而社会的动荡、政局的混乱、社会的失序,必将拖延现代化的进程,甚至导致现代化的流产。但是,西方发展理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变革二者关系的处理和权重往往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因而如何处理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在发展理论中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极为重要。一方面要有领导有秩序的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保护和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确保政治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邓小平提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357页。 )邓小平认为,搞现代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又必须反对照搬西方民主的做法。他认为,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实际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更不行。如果我们现在十亿人搞多党选举,一定会出现‘文化大革命’中那样‘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所以,他强调:“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为了保持稳定,邓小平提出:四个坚持不能丢,没有四个坚持,中国就乱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1页。)
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了我们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历史经验,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的重要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这是在发展与政治稳定关系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作出的极为重要的结论。
第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战略是对带全局性和长远性重大问题的谋划。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有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邓小平理论在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制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个总体战略包括四个方面。
1.“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在1990年,实现温饱;第二步在2000年实现小康;第三步在下个世纪再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把此称之为“我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三步走”的战略是立足中国实际、实事求是的战略。正如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所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他说:“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2.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邓小平总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中国的发展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邓小平一方面强调,要坚定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要靠我们产品品种新,质量高,价格低这三条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国内,中国有最大的国内市场,中国这个市场带有待开发。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中央提出: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20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战略,比“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经得起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各种经济风险考验的战略。
3.科教兴国的战略。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深入地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研究了世界上特别是二战以来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经验,明确地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66页,第3卷第183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洞察、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英明决策。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当代,科技革命浪潮迭起,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确立科技兴国战略,对于我国在下一个世纪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意义尤为重要。
4.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曾指出,实现三步走的战略,一步比一步难,达到小康比上第一个台阶问题还复杂,上第三个台阶需要花五十年的时间,那时遇到的问题将更多。他对我国资源相对短缺,难以满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极为重视。他多次指出,必须把中国的人口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否则经济的增长就被人口增长抵消了。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现代化的战略,为实现我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可靠的基础。
第四,中国的发展模式。
迄今为止,世界上搞现代化已经有了四种模式,一是西方化的原发式模式,二是日德的后发式模式,三是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四是亚洲“四小龙”的新发式模式。邓小平对现代化各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历史的、科学的分析,提出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相结合,探索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首先,中国的发展模式是非西方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东方落后大国的现代化,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批判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不能搞西化。其次,中国的发展模式又不同于“四小龙”的东亚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又是非资本主义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再次,中国的发展模式又是非苏联东欧化的模式,中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不照搬苏东模式。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多年搞的是苏联的方式,这是一种僵化的方式,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和人民的手脚都捆起来了,在国际上闭关自守,所以,经济虽有发展,但速度很不理想,绝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中国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说是对苏东模式的否定,是一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全新模式。最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又是非不可持续发展的,不论是西方化的现代化模式,还是东亚“四小龙”的现代化模式;不论是原有的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还是前苏联东欧的现代化模式,都是建立在高投入、高物耗、高能耗基础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如果说,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某些国家搞现代化可能走的通,那么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后发展国家,就不可能走得通。如果说中国靠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可以实现温饱和“小康”,那么要实现中国的第三步发展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不转变到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发展模式,是一种非西方化、非资本主义化、非苏联东欧化、非不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探索和形成这种全新模式,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一场革命,是对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建构。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