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朱拓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朱拓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因此其施工质量问题也成为了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想从根本上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除了按照行业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操作,还要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加强专业施工队伍建设,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全程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土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应用

前言

在当前土木建筑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切实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同时积极实施有效的检测,从而预防裂缝等问题的产生,达到提升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的作用。

1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

1.1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在进行浇注和最终浇注完混凝土后,因为水化的现象会突出地出现在混凝土内部,随之产生水化热量能得以释放,一开始可能因为在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水化热,很难得以挥发,因而会造成其内外部的温差过大,同时在其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如果拉应力比这个时期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还要高的话,那就很容易由于温度差的原因产生一些裂缝。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其表面进行配筋,那么就极大的增加了内外的温度差,只能由混凝土承受所有的拉应力,因此,在该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1.2混凝土收缩

由于在水化热的作用下,混凝土在初期渐渐地褪去余热,再加上后期混凝土内自由水会慢慢蒸发,在外力对其不产生影响的条件下,混凝土硬结时可能会由于收缩而导致变形,而该收缩变形会受到其内部钢筋等的制约,进而一定的拉应力会出现在混凝土内部,在这一力量的数值比混凝土允许的数值更高时,就容易形成温度裂缝。

1.3温度突变

一般来说,由于存在太阳的暴晒,在浇注好桥梁工程中的主梁之后,会导致这一部位的混凝土温度比其他地方更高,所以,这些位置内部的温度会形成非线形的增长,由于受到自身的限制,局部的拉应力会大大增加,进而形成温度裂缝;除此之外,在浇注好混凝土之后,如果突然遭遇强降雨或者冷空气的侵袭,则会急剧降低表面的温度,在温度应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相应地又会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的应用

2.1对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方式进行优化

工作人员在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先给出具体的项目施工方案。先了解项目施工场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之后按照自然气候的情况来设计混凝土配比,提升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温差裂缝位置,要先布置好钢筋,保证钢筋温度以及钢筋所处环境温度可以满足项目施工的基本需求,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拉应力。项目施工人员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划分时,需要考虑到后浇带与伸缩缝设置问题。按照不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状况,适当的扩张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情况,扩大水化热散热范围,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这种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分散掉混凝土因为水化热而产生的拉应力,避免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材料控制

大体积的混凝土之会因为充分释放充足的混凝土水化热而形成温度裂缝,因此,这种类型的混凝土适合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在其中适量添加合理比例的粉煤灰,严格控制定量的水泥。针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必须选择高强度、粒径较大且级配较好的材料,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和变形,并且还必须对含泥量及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混凝土的细骨料来说,必须基于足够的泵送,选择细砂或者中砂为最佳,能够有效缩减表面积,降低空隙率,进而有效缩减水泥的使用量。除此之外,应当适当在其中添加外加剂,减小水灰比,增强和易性,进而使得同龄期混凝土抗拉能力大大提升。

2.3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材料选择及相应的配比技术分析

施工之前,先对水泥水化热、水泥强度等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选择辅助材料时,尽量选择比较细的沙子或者是碎石块,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一些不同功能添加剂,提升材料的使用性能。不同材料配比情况不同,需要结合项目设计内容来确定材料的强度。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项目进行配比试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所有配比情况都能满足项目施工的基本要求,则确定最终方案时,要尽量选择水泥使用量比较少的混凝土项目结构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水泥水化热反应裂缝问题。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时候,要尽量选择相同位置进行搅拌,保证搅拌现场到项目施工现场之间路程平坦无阻,避免因为道路状态问题而产生延误。混凝土需要现用现搅拌,如果搅拌之后的一段时间以内,混凝土没有运输到指定地点,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塌落损失,还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减水剂。

2.4搅拌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就必须要从搅拌技术的角度入手,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搅拌,必须时刻按照项目设计要求来控制项目搅拌细节,保证项目搅拌制度以及项目搅拌流程可以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明确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顺序以及项目施工原材料投放重量、搅拌时间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还要关注搅拌机选择,根据项目施工设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搅拌机。首次搅拌材料投入量不能太多,所有材料投放之前都要先把搅拌机内部残留的水泥彻底清理干净。不同材料搅拌时间需要根据项目施工标准来拟定,提升搅拌质量。

2.5振捣、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并根据不同项目施工方案以及项目施工缝的条件来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厚度,需要按照不同振捣器以及不同混凝土运动方式来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浇筑厚度分为两种,如果泵送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要控制在60cm 范围以内。如果使用非泵送的方式进行浇筑,可以将厚度控制在40cm 以内,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不论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还是通过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相关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合理的控制项目施工时间,并保证项目施工时间在初凝前。工作人员在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振捣的深度,还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性、紧密性。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等问题。

2.6后期的监测与养护

后期的监测工作,主要针对温度内容,由于这一点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内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温度计,来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详实的了解,进而结合温度内容,来对基础的厚度进行设计;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要尽可能的控制在三十天之内,并且养护工作还需要分阶段进行。初期要对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做好遮阳,以及洒水的工作;其次,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那么需要进行一定的降温手段,提高养护时间。

结语

总之,只有对土木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才能得以强化,才能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乃至整个项目管理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博.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四川水泥.2017(07).

[2]陈培培,张旺.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J].四川水泥.2017(06).

[3]雷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科技展望.2017(17).

论文作者:朱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朱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