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馨元 侯钰波 王舟洋 朱彦霖

摘要:儿童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目前中国仍然存在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课题通过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体质、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学习成绩有待提高、心理存在缺陷、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体系不健全等,因此,农村学校可主动建立有针对性的教育机制,与社会建立沟通渠道、完善有关留守家庭的社会制度,从而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字:留守儿童;沈阳市;机制;对策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增长,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民工进城打工的热潮,留守儿童便随之产生。据权威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已达到697万。从分布区域来看,四川省留守儿童数量规模最大为76.5万人,占总体的10.98%;从监护形式来看,由留守的外公或外婆照顾的儿童有96%,其余4%的儿童则由其父母委托的其他亲戚或朋友监护;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54.5%是男孩,45.5%是女孩;从年龄分布来看,50%以上的父母选择在孩子6-13岁(小学)时外出打工,辽宁省的年龄结构与全国基本一致;从入学情况来看,71.4%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义务教育阶段,比2016年上升了12.9%,在学阶段的集中趋势更明显[1]。

二、沈阳市留守儿童的调研情况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仍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安全、医疗三方面。此次调查研究的沈阳市留守儿童现状也符合这种趋势和特点。

(一)沈阳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分析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国家民生大计中的一部分,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人口众多且稠密,留守儿童数量不在少数,而且分布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和城镇,通过对沈阳市约100个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父母想赚更多的钱,才选择背井离乡的去工作,但是却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人生时期,这么做未免得不偿失。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与性格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并且大部分的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而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是由隔代监护,有一部分由其他亲属监护,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们是否穿暖吃饱,而再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无法弥补父爱母爱的缺席。家庭的缺失会使这部分孩子们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甚至惧怕社交,比较脆弱、自卑等的心理问题[2]。此外,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与正确的指引,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上,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甚至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这也是影响留守儿童性格的重要原因。

但国家也投入了很多力量来帮扶留守儿童,以下是沈阳市民政局公布的留守儿童国家投入力量的官方数据(见表1)[3]。

表1 2019年4月沈阳市留守儿童国家投入力量

(二)沈阳市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方面分析

在调研的沈阳市留守儿童中,95%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1%的儿童身体残疾,2%的儿童患病,2%的儿童既残疾又患病。随着国家近几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沈阳市很多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已经提供学生早饭午饭,留守儿童由于营养不足导致的体质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仍有些许的差距。据了解,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健康知识匮乏,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依靠陈旧的经验抚养他们。同时,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餐推广到了学校,但未推广到家,节假日在家依旧以粗茶淡饭为主。在体育活动方面,很多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较为艰难,家中的长辈很少为其购买体育用品,而学校体育设施十分有限,因此他们的体育活动内容仅限于学校较少的项目中,相对单一。

(三)沈阳市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分析

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万,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为71.4%,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社会十分重要。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多在高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知识相对匮乏;其次,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无法辅导孩子课后作业;此外,单亲监护的一方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难免会疏忽孩子的精神成长,据有关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低于非留守儿童。此外,政策性壁垒也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上,留守儿童家长普遍重视却不关心孩子学习,仅仅限于对成绩的询问。同时,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方方面面至关重要的,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父母一味追求物质的给予,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关怀和陪伴,造成了孩子们缺乏兴趣方面的培养。在政策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限制了人口的流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中高考限制措施也局限了留守儿童学业上的发展。表2为沈阳市某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部分统计。

 表2 沈阳市某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部分统计

三、沈阳市留守儿童的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有待提高

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一方面孩子们缺少父母监管以及全面的家庭教育,同时老年人较低的文化水平与身体素质使其无法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业;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给留守儿童一种学习并不重要的消极思想,致使一些留守儿童产生逃学、厌学等情况。

(二)受到的关注较少,心理存在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在儿童心理素质逐步建立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的父母无法及时察觉到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上的发展变化,更无法在必要的时间对其进行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很大比例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在遇到生活与学习上的情感和心理的问题时,一系列消极情绪的不断加深,使留守儿童产生了任性、自卑、孤独、逆反等心理问题。

(三)家庭生活和行为习惯需要改进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在留守儿童生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其有不良行为时并没有受到批评和教导,而代理抚养人往往对其行为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小到不讲卫生、语言不文明,大到经常性撒谎,与社会青年整天游走无所事事等。

(四)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的农村学校并没有给与本校的留守儿童足够的重视与管理教育。并没有根据其特殊的成长环境给与特殊的关心与教育。另外,有的学校存在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关注,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五)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存在问题

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发现身体不健康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家境贫寒且易被忽视对待,因此患病的可能性要多于其他的儿童;此外,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意识淡薄。同时,对于留守儿童本身来说,学校开设的关于身体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过少。其次,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也无人纠正,导致他们习惯不良。

四、解决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的关注

由于孩子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陪伴孩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增强父母对陪伴与教育的意识。同时,借助这些网络媒体平台,大力普及和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4];媒体也可以大力宣传一些正面的留守儿童的形象,借助榜样力量起到示范作用。对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里健康方面应多宣传一些关于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课程,以及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课程,不仅做到关注留守儿童的温饱,更关注到更改层次的生活需求。

(二)农村学校可主动建立有针对性的教育机制

学校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做到及时提升和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起针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增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正确引导留守儿童,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遵规守纪,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由于学校平时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有时忽略了学生的心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建议学校开设聊天室,由指定的老师和人员去定期追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老师应该对于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照。

(三)与社会建立沟通渠道,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根据沈阳市留守儿童的现状,围绕其生活学习的不同方面,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到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行列中,比如组织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亲自深入到留守儿童所在的地方去,为他们展开不定期的心理辅导,帮助其提升学习兴趣,解决学业困惑,同时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完善农村学校的基本设施与师资力量[5]。鼓励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建立一些相关的帮扶机构,公益性的场所,如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立的留守儿童俱乐部。

(四)完善有关留守家庭的社会制度

想要从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无非是减少留守儿童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农村的改革,使城乡差距尽量的缩小,政府可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技术、资金、岗位等方面给与其优惠,有针对性的帮扶,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6]。另一方面,城市可以探索建立相关的户籍制度,使在该城市务工的父母可以有权利和条件将自己的孩子接到城市中与他们一起生活,改善无法见面的状况,让孩子们结束留守的生活,在父母身边长大。

(五)社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联络网

在各个社区开设“留守儿童爱心专线”,即在各社区设置登记点,在社区中开设专门房间用于存放留守儿童及其父母联系方式和信息,设置电脑等电子产品用于视频和通话,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渠道去和父母取得联系;另外,安排志愿者或工作人员以团队形式对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一对一长期连续的辅导。

参考文献

[1]黄雪梅.学校留守儿童问题及教育管理策略探究—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为例[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8:5-9.

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201910143131) 指导教师:张波

论文作者:张馨元 侯钰波 王舟洋 朱彦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沈阳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馨元 侯钰波 王舟洋 朱彦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