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双矿医院麻醉科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切口侵润麻醉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不采用任何术后麻醉方式,乙组应用罗哌卡因切口侵润麻醉,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VAS和Ramsay评分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术后评分明显少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切口侵润麻醉,其优势明显,能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患者对该麻醉方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侵润麻醉;神经外科;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50-02
长期以来,对于神经外科患者的术后镇痛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术后疼痛不明显,不需要进行麻醉。但是近些年来对临床资料分析可知,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比预期严重,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患者病情的分析和评估工作。如果出现严重的疼痛反应,适当有效的镇痛,起到突出的作用,部分患者会出现颅内出血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因此要按照疼痛指标和具体要求进行落实,罗哌卡因切口侵润的优势明显,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应用,保证临床治疗的可行性。为了分析罗哌卡因切口侵润麻醉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对部分患者给予浸润麻醉,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患者。甲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40.2±2.8)岁。乙组中男和女分别都是19例,年龄在25~64岁,平均年龄(41.2±2.9)岁。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患者清醒后半个小时对切口部位进行浸润,采用0.375%的罗哌卡因20ml进行麻醉[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VAS和Ramsay评分进行分析,甲组术后4h的评分为4.5±0.2,术后8h评分为5.2±0.9,术后12h评分为4.5±0.2。乙组术后4h的评分为4.0±0.1,术后8h的评分为4.1±0.1,术后12h的评分为3.5±0.5。实践证明乙组的术后评分明显少于甲组,数据对比分析有明显的差异(P<0.05)。
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为10.5%,乙组中出现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患者例数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2%,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分析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例数不断增加,在术后干预和护理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分析工作,浸润麻醉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考虑到疼痛以及其他指标的具体要求,只有做好患者的病情分析工作,才能确定是否进行术后麻醉[2]。
罗哌卡因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其他麻醉药物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和传导,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和药物浓度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感觉神经阻滞的具体要求,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按照阻滞作用的具体要求落实,进而保证运动神经阻滞的有效性[3]。
罗哌卡因药物机理和布比卡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考虑到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需要做好持续时间的掌握工作,以起效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时效机制作为基础,需要对脂溶性进行讨论,结合用药具体情况确定蛋白结合率。但是用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恶心和烦闷等,针对其特殊性,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身体体征变化,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罗哌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一般在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产生前出现。罗哌卡因很少引起的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变态反应。罗哌卡因常用剂量和浓度无神经毒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VAS和Ramsay评分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术后评分明显少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不良反应率为10.5%,乙组不良反应率为5.2%,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分析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能最大程度缓解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感,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福森,吴超然.帕瑞昔布钠联合头皮神经阻滞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镇痛的研究[J/OL].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10(01):96-98.
[2]邹军,张中军.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08(01):809-810.
[3]周时蓓,仓静.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02(13):226-229.
[4]王立新,王保国.头部神经阻滞联合曲马多PCA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01(01):128-130.
论文作者:金宗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卡因论文; 甲组论文; 乙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