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朱会菊论文_朱会菊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朱会菊论文_朱会菊

朱会菊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雨汪中学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刚入学堂时德育教育就已经开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除此之外,教育领导者还提倡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中提升道德品质,做有强道德、高品质的学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融入

教育部门是国家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部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就初中语文而言,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文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教育是学生首要也是一直都要进行的教育。品德修养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拥有真、善、美的品质,在长久的学习后,将其内化成意识。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为学生传授文学知识,此外,在进行文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道德修养[1]。新课程改革以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一些爱国、励志、团结协作、追求真善美的文章被纳入其中。在开展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对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1.探究精神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融入的时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所谓的探究精神是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精神,该精神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部分教师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难以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被动,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使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例如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自觉参与学习,通过不断练习,逐渐培养探究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融入探究思维,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提高理解能力。

2.感恩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有效融入感恩意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只有拥有感恩之心,才能健康成长。但是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人的感恩意识越来越弱,甚至有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在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恩,学会思考。例如在学习课文《背影》时,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体会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浓厚感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恩,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分享中学会感恩,从而强化感恩意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融入主要通过语文教学开展,就目前的情况看,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标的制定过于理想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德育教育的融入需要以相应的目标作为引导,目前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制定得太理想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进行德育融入,偏离实际需求。二是以往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更适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目前一些初中教师受到以往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能很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阻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1.创设德育情境

语文作为语言类的一门课程,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打瞌睡或开小差。创设情境是语文课程活跃课堂气氛的首要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模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德育教育需要情境化,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情境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教学。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再随机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模仿寿镜吾先生所说的话或是所做的事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

2.在阅读中融入德育教育

阅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而且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的阅读重在细读,学生对文章仔细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所传达的思想。

3.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写作是学生情感的表达之处,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抒发融入德育教育。初中语文作文主要考查生写作手段和情感的抒发,教师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出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比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师可以随堂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抒发。其次,可以以课文折射出的内容"诚信"为题目,让学生写作文,对作文进行批改,选择优秀的作文朗读出来让大家学习。

4.开展主体课外活动

适当开展德育教育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又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安排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让学生学习,在对此类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两个课时让学生开展户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通过欣赏大自然美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保护自然做些什么,也可以在郊游中开展"大自然垃圾收集"活动,让学生从捡起垃圾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五、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着关键作用,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使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多思考多反思。

参考文献:

[1]张平禄.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9):27-28. [2]韩志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51-52. [3]丁峰.试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110. [4]黄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158. [5]尤张梅.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N].发展导报,2017-10-17(032).

论文作者:朱会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朱会菊论文_朱会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