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方言尖团音分读情况调查研究
范金梅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 650222)
[摘 要] 无为方言属于江淮官话。该方言区的人们在尖团音的分读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借用王卫红整理出来的尖团音字表,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无为方言区的尖团音的分读情况。
[关键词] 无为方言;尖团音;分读情况
引 言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说道:“在京剧界中,见系字(即由中古“见溪群、晓匣”五个声母演化为现在的j、q、x声母的字)被称为团音,认为应该念j、q、x;精系字(即由中古“精清从心邪”五个声母演化为z、c、s声母的字)被称为尖音,认为应念z、c、s。”
在能分辨尖团音的现代汉语方言中,主要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见系字已经读了j、q、x,但精系字仍然保持z、c、s;另一种是见系字保持g、k、h,精系字仍然保持z、c、s。古代任何韵书都区分尖团。分尖团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汉语高度精密的表现。
本文笔者将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无为方言区的人们尖团音的分读情况。
一、确定方言点
尖团音的调查最重要的而且首要的就是选择方言点。本文选择的方言点为无为。无为古称濡须,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无为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辖20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6年户籍登记人口达到122.0327万人。方言为江淮官话洪巢片巢湖小片无为方言。虽然无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但是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笔者选择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无为本地人。这位发音人是男性,年龄70岁,受教育程度为文盲,不识字,没有在外地长期居住的经历,说的是地道的无为方言。
精母有39个字,有4个(际挤祭济)仍然读作尖音;清母有29个字,有7个(砌蛆趋取趣娶妻)仍然读作尖音;从母有26个字,有3个(聚剂齐)仍然读作尖音;心母有58个,有7个(洗絮须需西细婿)仍然读作尖音;邪母有24个字,有4个(徐序叙绪)仍然读作尖音。
三、确定调查用字
表1 尖音字表(共176字)
本文的字表是借用王卫红《河北新乐方言尖团分读情况调查》中的字表(即表1尖音字表和表2团音字表)。原因有:该字表是王卫红根据《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2004年修订版)中的尖音字和团音字整理而来的;另外,整理出来的字表中的字也是无为方言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字。
表2 团音字表(共328字)
四、调查结果
见母有139个字,其中有22个读尖音,12个读舌根音,其余仍然读作团音;溪母有45个字,其中有15个读尖音,5个读舌根音,其余仍然读作团音;群母有57个字,其中有10个读尖音,其余仍然读作团音;晓母有44个字,其中有10个读尖音,1个读舌根音,其余仍然读作团音;匣母有43个字,其中有7个读舌根音,其余仍然读作团音。
提到一师七团十五连机务工人孙改会,熟悉他的人,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快50岁的汉子,他偏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浓眉下,一双黑亮的眼睛,写满了决心和信心。没错,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整事”,会自觉跟着团场发展节奏奔跑的人。
调查读音的时候,因为发音合作人是文盲,无法让其一个个照着念。所以,笔者有时设置语境,让发音合作人自然地说出该词。最后得到这样的结果。
关于方程的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陈重穆先生就提出了一个观点:“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对于方程而言,要淡化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定义。他指出,“不必在文字叙述上下功夫,更不要把这些叙述当成方程的正式定义,予以拔高”[1]。张奠宙先生也多次撰文强调这一点,2011年,他对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科学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就指出这一定义“只谈了方程的表面,实在不重要”。同时,他还指出方程的本质是为了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的一种等式关系[2]。2014年,他再次撰文强调了这一点[3]。
结 语
无为方言区的人们在尖团音的使用上是混读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的团音字和尖音字仍然读作团音和尖音字。少部分的团音字读成了舌尖前音的字和舌面后音的字。
综上所述,针对公路进行养护时,不仅需要及时掌握翻浆现象出现的主要成因,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导致翻浆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和条件加以分析,通过加大排水力度、提升施工管理、及时换填土以及提升养护效率等方式加大对翻浆现象的预防及养护效果,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提升交通安全效率,加速实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王卫红.河北新乐方言尖团分读情况调查[J].语言应用研究,2009,23(2):11-14.
标签:无为方言论文; 尖团音论文; 分读情况论文;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