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钟志萍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钟志萍

钟志萍 (四川省越西县中所中学四川 凉山616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2-018-02

作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推本溯源,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对学生的知识范围、认识水平、思维品质、写作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的观察、阅读、想象、创造、表达以及从属能力等作文结构能力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些能力结构因素统筹兼顾,同时培养和训练,作文水平才能显著提升。

一、对话教学法的运用。

1、"对话"在激活生活体验时,关注"情"的沟通。文章并非单纯的文字集合,而是富有情感,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体,只有对生活产生深刻的感悟,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中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体验,拥有独特的爱怨情仇。中学语文教师应走下三尺讲台,降低姿态,尊重和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步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结合他们客观生活激活他们的心里体验,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断提升每位学生的写作潜能。 通过一次写作小测试以后,作者发现写作水平强的学生喜气洋洋,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作者认为这是个激励其他学生感受和交流的绝好机会,作者让那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走到讲台上,陈述自己的写作经验,在他们激情洋溢的演说中,其他同学对写作有了更深层的感悟,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我交流心得体会呢?着重在于"激活"。在教师情景教学中,学生的心扉得以敞开,开始积极和主动的交流,交流从写作的内容入手,一种民主、平等和亲密的师生关系油然而生,让学生的生活体验得以唤醒,一篇篇佳作应时而生。  

 2、"对话"在捕捉思想火花时,融入"心"的接纳。常言道:"作文先做人。"习作指导,更应彰显人文性,要切合事宜的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处于成熟期,但他们的情感还很脆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细微处捕捉思想火花,通过探讨,积极指引。记得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整天絮絮叨叨,不许我干这个,不准我做那个,真是更年期到了。"甚至还反感的说:"妈妈的唠叨都快让我的耳朵起老茧了,我真的受不了了,什么时候我才能脱离苦海啊"这是独生子女的普遍心态。父母在生活上对他们嘘寒问暖,但真正理解的寥寥无几。语文教师应及时洞悉这一心态,通过师生"对话",谆谆教导:"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干这个,做那个?她是关爱你,怕你耽误学业,是对你以后生活的负责,真是她关爱你,才不厌其烦的絮叨。后来,这位学生以"唠叨"为内容,把浓郁的母爱之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师生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是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学生在关怀问辨、情怀濡染中,情感得以慰藉,身体得以成长。  

3、"对话"在引导巧妙选材时,形成"思"的泉涌。习作中的材料就是水,"对话"就是"闸",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合事宜的挖掘,那么学生的文思才会喷涌而出。否则,真实的情感被桎梏,即使技巧登堂入室内容也会空洞无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无法及时和有效的收集写作素材时,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写心中只所想,说口中之想说,避免照搬硬抄范文,降低写作的畏惧感和神秘感,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无拘无束的写作,另外,寻找一些和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让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便于他们遇到相似题材时,可以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列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让学生自我构思,自我创作。  

 4、"对话"在组合习作材料时,实现"知"的创生。不以写作知识为纲,但学生掌握充分的写作知识,并且化为己用是很有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语文课标》)。每一次习作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和质量,切记填鸭式写作,针对学生写作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互动"对话"中,让学生心灵得到触动,并把这些点滴体会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置身其中,学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被教师真诚的沟通所激活与唤醒,在与教师思与思的相互碰撞中,创造性地生成了新知。

5、"对话"在运用语言表达时,促进"蓄"的迁移。作者时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通过积极的社会探索,利用一些触手可的话题进行对话,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和丰富他们的写作手法。一般而言,由于学生的积极实践,一些现象已经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一部分。通过语文教师及时和有效的诱导,学生写作的蓄意层出不穷。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必须遵循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作文题材,激发创造动机。作者认为,作文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作文题材要符合语言交际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的动机。众所周知:作文训练是一项系统和繁琐的工程,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的系统、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思想内容积蓄的系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学生的语言交际功能发展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作文训练的精髓。一般而言,每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因此,在中学各个阶段教学生哪些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并非由语言文字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而是由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决定。中学阶段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由于主导活动不同,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其有较明显的年龄特征。(1)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写作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对生活形成初步和综合性的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这一阶段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范文或者参加一些户外游戏活动,让他们增长知识和培养基本道德品质。让他们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自身情感。(2)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一些比较系统的写作训练,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对现实生活形成理性认识,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遵守一些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因此,这一阶段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加词汇数量和质量,通过语文和各个学科的内在联系,丰富学习资源,并且指导日常写作,通过一些专业性和系统性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独特感受,形成表达的愿望。(3)高年级学生除了系统学习书本知识外,应着重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切合事宜的开展一些综合能力的测试,让学生在组织活动中主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然而中学作文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事业,非一蹴而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大力推动语文课改,我们一定可以又快又好的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论文作者:钟志萍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钟志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