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检验科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查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开展血常规检查、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联合检验,比较三种检验诊断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中,135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61.1%;血常规检查中,140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是63.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197例,诊断阳性率是89.1%,显著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单一检验的阳性率,差异显著(χ2=6.277,8.03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共同检验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细菌感染性疾病;全血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82-02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特性,受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卫生意识较差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影响,引发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导致其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1]。患儿发病时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出现升高现象,传统检验细菌性、非细菌性感染是通过检测血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进行诊断,但人体白细胞计数受温度、情绪、药物等影响,临床诊断误诊漏诊率高,难以适应临床需要。研究表明[2],全血C反应蛋白用于患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的效果显著,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探析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联合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32例,女性患儿89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31±1.26)岁;按照感染疾病分类:肠炎患儿71例,扁桃体炎患儿43例,肺炎患儿55例,泌尿系统患儿52例。
1.2 纳入排除
纳入标准:第一、患儿临床检查结果符合《实用儿科》中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标准[3]。第二、患儿认知正常,无精神疾病史。第三、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第四、全部患儿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第一、排除具有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性病变患儿。第二、排除免疫系统障碍患儿。第三、排除患有其他血液疾病患儿。第四、排除采血之前服用药物治疗的患儿。第五、排除拒绝配合或故意破坏研究过程患儿。
1.3 检验方法
221例患儿均分别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患儿入院后,行血常规检查,具体步骤为:取患儿2ml静脉血,使用抗凝管EDTA-K2将血液标本充分摇匀后,进行冷藏,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s-800i)进行血常规相关指标检查,记录并分析患儿静脉血中白细胞类型和白细胞计数。
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使用仪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EC-0405),选用设备配套质控剂、检验试剂进行检测,记录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CPR)计数、血常规检测白细胞(WBC)计数,比较患儿诊断阳性率。
1.5 评价标准
CPR浓度正常参考值患儿:0~10mg/L。WBC计数正常参考值患儿:4~10×109/L。WBC计数轻度升高患儿:10~15×109/L。WBC重度升高患儿:>20×109/L。全血C反应蛋白诊断阳性标准:CPR浓度>3mg/L;血常规检查阳性标准:白细胞计数>12.0 109/L[4]。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t检验、χ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显示,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儿有135例,检测阳性率61.1%;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儿有140例,检测阳性率63.3%;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显示,检测为阳性的患儿197例,检测阳性率89.1%。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诊断结果阳性率分别与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单独检验进行比较,差异显著(χ2=6.277,8.03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细菌性感染疾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幼儿常见病,病症严重时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手段,尽早诊断治疗。临床治疗方法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临床诊断包括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等方式。血常规检查操作简便,是临床检查中最基本的血液检验方法,但该检查易受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降低诊断准确率,不利于患儿治疗预后[5]。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灵敏度高,不受血流动力学影响,优势明显。二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临床诊断漏诊率和误诊率,取得更好的临床检验效果。
本研究中,221例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行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血常规检查、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单一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阳性率为61.1%,单一血常规检查阳性率是63.3%,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阳性率89.1%,显著高于两种方法单一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高,应用效果显著,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雪琴.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123+125.
[2]何新民.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7):110-111.
[3]苗伟.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17):75-76.
[4]唐永华,胡新凤.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4):694-695.
[5]赵志明,孔令娥.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9):72-73+76.
论文作者:韩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患儿论文; 蛋白论文; 血常规论文; 儿科论文; 性疾病论文; 细菌论文; 阳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