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机构论文,省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4)04-0001-07 当前,我国教育的生存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利益诉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面对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双重压力,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智库,以提高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而推动一批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无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智库体系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推动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智库(Think Tank),又称“思想库”、“脑库”或“智囊团”,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最佳思想理论、方法和策略的咨询机构[1]。智库以其推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特点的应用研究成果,在研判形势、影响公共决策和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的智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地方教育智库转型,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一项急迫的工作。 (一)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是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面对着经济、能源、环境、生态、战争等全球性问题,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智库成为各国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2]。与此同时,国内改革也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利益矛盾突出和利益关系重新组合的发展状况,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决策机制程序,发挥思想库的作用”。中央领导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这是党中央在充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教育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业,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教育兴则经济兴,学校稳则社会稳。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教育,针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趋势加以预测,为政府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并通过媒体宣传、解读、引导等,帮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策,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教育政策实施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战略政策研究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科研机构要围绕主题主线,着眼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3]。中国特色教育智库应是由国家级智库与地方智库、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共同构成的体系,其最基本的建设模式应是依托一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已有教育科研机构通过转型来完成。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国家、省、市、县区、学校五级教育科研网络体系中,省级教育科研机构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落实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谋划地方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省级教育决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地方教育智库转型,是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中国特色智库建设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最现实、最可行的路径选择。 (二)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是省域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地方政府要统筹推进省域教育现代化、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同时要承接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和教育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统筹权。扩大省级教育统筹权,对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是新的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投入水平持续提高,教育发展跃上新台阶。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教育还面临一系列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改善与治理体系建设;国际化、城镇化、信息化、老龄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对教育的战略性影响与教育的应对策略;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思路;适应经济区域化和产业调整升级的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思路;普及学前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设计、农村不合格教师退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法律与制度保障;高等教育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转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民办教育的发展定位与环境改善等。上述问题,有些是深层次的历史问题,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改革难度极大;有些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趋势与规律尚不明朗,改革发展思路还有待深入研究。针对各项大的教育改革出台的方案,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调研和论证,否则不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推动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地方教育智库转型,是实现地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提升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和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教育整体运行质量,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三)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是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加强教育智库建设正在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战略举措,国内研究机构围绕智库建设已经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教育部已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合作建立了“人力资源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教育与产业、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教育与对外经济研究中心”、“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以课题和项目方式为中心提供经费支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等教育科研机构,以“打造具有国家水准、世界影响、专业优势的中国特色的一流国家教育智库”为目标,正在着力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提升能力,已经在提高研究质量、服务水平,持续增加综合实力,提升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些名牌高校依托其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愈加重视智库建设和向独立型智库转型,正在形成以教育改革和发展现实问题为核心的政策研究特色和优势;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民间智囊机构发展也日益红火,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随着教育智库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内教育研究机构的原有态势和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省级教育研究机构的传统地位与优势必将面临强烈冲击。面对新的形势,加快实现向智库转型,不是省级教育科研机构愿不愿意做和想不想做的事情,而是一项躲不开、绕不过、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要选择,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脱颖而出,在部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二、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智库转型的优势与不足 作为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思想库和智囊团,教育智库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它应以教育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服务教育科学决策为目的,以前瞻性研究为重点,以成果应用转化为标准,承担起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公众理解教育政策、对教育中长期发展问题提出“预警”、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等多项功能。 一个合格的地方教育智库,需要达到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包括拥有若干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批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现代研究方法技术、思想活跃、作风踏实的中青年骨干队伍;二是要研究一批能够占领教育实践改革发展前沿的重大项目,产生一批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良好社会实践效应的重大成果;三是拥有一套具有一定研究特色、相对稳定并不断创新的教育科研方法体系;四是建立相对独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科研支撑系统,营造有利于学术带头人、前沿课题和品牌性学术成果产生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五是形成立体化、多形式、高效率的成果推广系统和平台。结合这一标准来看,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优势 作为我国教育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教育科研机构的基本布局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与侧重于教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国家教育科研机构和侧重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校本问题研究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不同,省级教育研究机构主要侧重于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在为省级教育行政决策服务、推动地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说,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一批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有优势,具备了现代智库的某些特质,具有向智库全面转型的良好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智力成果上呈通道顺畅,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的机会较多。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多数是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既具有与政府决策中枢系统较为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其工作重点是,在战略上弥补政府决策部门的不足,在政策设计上为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总体思路和框架建议,因而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性质更具有智库的特点,研究成果的现实针对性更强,成果上呈通道比较顺畅,也更容易进入领导决策视野。 二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工作体系。目前,各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多承担全省教育科学规划的组织实施职能,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区)、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上下级教育科研机构结成了一定的业务指导关系,具有比较稳定的业务联系机制,而且多挂靠有若干省一级学会,覆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主要领域,有效推动了群众性教育研究的开展。一个以省级教育科研机构为龙头,以基层教育科研机构为基础,以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为纽带,以学会等学术性组织为平台的,纵横交错、分工有序、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已经形成。 三是拥有一支比较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多年来,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一批省级教育研究院,一直紧密结合工作职能定位,积极支持高水平专家密切关注与跟踪全局性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在整体上把握与吃透国家的大政方针;以院内中青年骨干为主体,注重从多角度、多维度把握和论证省域教育发展宏观战略与政策问题。在实践中锻炼造就了一批熟悉政策、了解实践、组织协调能力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骨干队伍,一些专家已经成为国内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的领军人物,在自身队伍结构改善和实力提升上积累了较强的优势。此外,注重吸纳基层科研单位和学校的专家开展市域或院校层面的战略研究,在另一向度为省域教育战略规划和政策研制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在实战中遴选合作伙伴、完善合作机制,在加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四是积累了丰富的决策咨询服务经验。长期以来,省级教育研究机构以省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统筹协调为教育行政决策、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服务的关系,在决策咨询服务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在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坚持在回顾总结前15-20年、展望预测后15-20年的基础上,确定最近5-10年的战略目标与思路,坚持从过去、现状、未来的发展视角分析教育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形势变化,有效地避免“时间性近视”;注意开拓视野,通过放眼世界、放眼全国、放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认识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方法上保证了研究工作的前瞻性,有效地避免“空间性近视”;重视总结过去战略规划的经验与教训,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有效地避免了“失败性近视”;适应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日益向多学科、大团队协同作战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上挂—横联—下辐射,通过与国家对口研究机构、与横向相关机构的协同以及与战线的紧密合作,着力建立完善的决策咨询研究网络;在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宏观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准确把握国家教育发展大思路的同时,积极组织战线力量开展相关研究,有效避免省级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中央、各市、各高校规划脱节的现象;构建了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研究部门为主体、战线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对教育政策把握得更准确,研究成果更科学、更客观,使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库的作用在于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必须能使“谋划”转化为政府的决策,使“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使“言论”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 与这一使命和任务相比,省级教育研究机构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水平的不足。比较突出的就是“问题意识薄弱,政策阐释偏多,对策研究过于学术化”。目前,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在课题选题针对性和重要性方面虽普遍有所提高,但由于研究层次单维化、多是用内省的方法认识和解读教育事件,部分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研究人员对教育改革实践进展跟踪不到位、对先进理论掌握不到位、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建立联系不到位,导致成果原创性不多、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有限,不同程度存在成果不够用、不顶用问题。二是队伍结构的不足。现有研究队伍中文科背景人员较多,缺少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统计学等学术背景的人才,缺乏熟悉国家有关经济社会政策、了解世情国情省情、擅长应用对策性研究的高素质研究人员;管理队伍中常规行政管理人员较多,懂得科研和智库规律及擅长资金筹集、课题联络、成果推广的人才不多。三是体制机制的不足。在课题组织形式上,研究力量分散、单兵作战、依靠个体智慧的情况较多,缺少多学科联合攻关、统一管理和协调制度;在课题管理机制上,缺少大的、长期的研究项目,精品创作机制不健全;在成果评价机制上,重数量、轻质量与重同行评价、轻社会和政府评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经费投入上,以财政拨款为主,来源渠道单一,人均科研经费长期偏低。四是科研手段的不足。包括缺少综合性的研究基地、权威的社科研究资料网络、综合性大型数据库平台,在系统综合集成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模拟以及对比分析方面比较薄弱。 三、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智库转型的策略选择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约翰·桑顿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上曾经提出智库的三个定位,即独立性、影响力和实际成果[4]。从我国国情来看,让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完全彻底独立,既没必要也不现实。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地方教育智库转型,应在解决好研究思想独立性、研究成果客观性的同时,注重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全面创新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以增强实力和提高影响力为目标,以层次和水平维度上的“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为标志,着力打造其智库特质与特色。 所谓大团队,即打造符合多学科、多特长等特点的,适应复杂问题研究,能够做到大视野、大思路、大手笔、大协作的,同时在几条战线作战的多支有特色、有实力的研究团队。 所谓大项目,即承接和完成符合重大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特点项目的能力,既可以是国际组织委托的项目、教育部委托的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也可以是多因素、大样本的复杂研究项目。 所谓大成果,即推出符合原创性、重大创新性和长远影响性等特点,重在建构体系、制定标准或影响政府重大决策的高价值、高影响力的成果。 所谓大平台,即打造基于信息化的能够支撑大样本、大数据研究的数据库支撑平台。 围绕上述四个重点,需要着力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建研究范式,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在研究层次上,实现由单维向度谋略向纵横战略策划转变[5]。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要从就教育论教育、简单比较和一般性归纳演绎等研究模式中跳出来,转向多维度、多因素研究,以客观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研究,加强对时代发展的理解,准确把握经济转型、社会变化、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教育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教育,努力使产生的智力成果,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得到政府与大众层面的认同。 二是在研究组织上,实现从智囊人物个体智慧的研究向群脑、智库群的集思广益转变[6]。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必须着力解决研究者单打独斗、单兵作战以及课题组低水平组合、低效率运行等问题,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积极促进群脑、智库群的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夯实基础性研究,聚焦战略性研究,做好前瞻性研究。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从经验型推理式的传统思维方法向现代研究方法转变[7]。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必须推动科研人员重视复杂因素研究和多学科研究,在研究范式和研究技术手段上突出实证研究,同时要更多地、更规范地使用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量化分析和调查研究方法等,着力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信力。 四是在研究成果上,实现由简单的短期对策分析和直接性效果评估向谋求渗透性长期影响和超前性的预案设计的转变[8]。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要由被动研究转为主动研究,由就事论事转向包括经验凝练、趋势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诊断、战略规划、政策设计的系统研究,以更加广阔、多样的学科为基础,破除自身知识视界限制,提高研究成果的前瞻性、战略性以及针对性、操作性。 (二)凝练方向,打造高水平特色研究团队 高水平研究团队是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智库实力的根本体现。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应遵循基础加特色的原则,既要覆盖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领域,满足地方政府政策咨询的基本需要,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打造拳头产品。要借鉴高校大师加团队的模式,重视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支持学术带头人通过出国培训、做高访学者、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方式进修深造,以打开思路、开拓视野、提高能力、积累人脉;支持优秀青年骨干担当大任,增强其对政策决策程序、工作流程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其对教育改革实践的了解与把握,打造高水平后备队。要积极探索实施柔性组织管理方式,打破部门壁垒,以项目为核心凝练队伍,着力解决力量分散、画地为牢、小富即安的问题。 加强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还要重视完善专兼职队伍结合的运行机制,如在全省遴选一批既有理论积淀、又懂教育实践的各方面教育专家,组建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支持入选专家打造若干支国内有影响的决策咨询研究团队,从而形成以省级教育科研机构为龙头,以专职研究团队为骨干,以战线高水平决策咨询团队为支撑,分工有序、布局合理、协同创新的工作体系。 (三)加强协同创新,推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当今世界,多学科协同攻关已经成为智库建设的主流趋势。加强协同、凝聚共识是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必然选择。教育决策既涉及宏观的全局性谋划与制度设计,也涉及许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的破解,单纯依靠某一个机构难以应对复杂的需求。教育政策的有效性,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因此,应围绕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教育与人口、教育财政、产业发展与教育、技术经济与教育等关键领域,强力推动省级教育科研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类型的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开展协同合作,建立若干个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应采取项目牵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共同开展某些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共同培养、培训专业化人才,共建特色领域数据库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着力解决省级教育研究机构视野狭窄、方法单一以及就教育论教育的问题。 加强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破解复杂性重大问题、推出有影响力的成果。要通过协同创新,聚焦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按照“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大样本”的要求,形成规律性认识和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思路,形成有深度、有见地、可操作的创新性成果。同时,要探索多种成果出版形式,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系列化的成果,努力形成有特色的成果品牌。 (四)凝聚力量,建立完善的智库工作体系 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是一个系统研究的过程,内容纷繁复杂、需求多种多样,需要按着科学布局、点面结合的原则,建立起层次有序、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结合省级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特点,应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省级决策咨询团队为骨干,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支撑,以挂靠的学会为纽带,以所举办的学术刊物为阵地,形成以科研为核心、以其他工作为补充的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应特别重视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体系建设。智库能否发挥相应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重视对自身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是否注重单位品牌效应的塑造。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应大力加强宣传平台的建设,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突出智库形象、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宣传推广体系。应建立和完善重大成果发布制度,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策划、包装工作。 (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大数据时代研究能力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还是微观层面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都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诸如区域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产业调整与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关键性问题,只有依靠大型数据库和模拟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际。而诸如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大规模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必须有大样本的长期跟踪比较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因此,应着力推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教育决策支撑系统(DSS)建设,开发多种决策模型,实现精细化分析与预测;整合已有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经济、人口等相关统计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国际以及重点省份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建立省内教育运行监测点,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反映最新运行状态。应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重点领域,选好样本、长期跟踪,做好专项监测数据库建设。应重视做好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积累,大力推进案例库的建设。 (六)优化内外部体制机制,构建有利于教育智库发展的制度环境 实现向教育智库转型,体制机制创新是保证、是关键。在研究机构内部,要改变以项目和成果数量为主的科研评价方式,建立以贡献和效益为主的科研导向机制。结合教育研究机构的实际,解决好研究人员责任与目标的定位问题,努力实现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的统一、个人研究兴趣与研究机构整体布局的统一。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言、现实分析和未来预测之间找准结合点,努力做改革发展的谋划者、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省级教育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大支持力度,在信息获取与使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改变“只讲服务”、“只讲奉献”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提任务、给条件、用成果有机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切实畅通成果送达和转化渠道,对于投入大、社会效益显著的决策咨询性成果给予奖补性支持或利益补偿。标签:教育论文; 教育研究论文; 美国智库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大学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