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第一名我要去剑桥_剑桥论文

给我第一名我要去剑桥_剑桥论文

给我评第一,我去剑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剑桥论文,给我论文,我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做“灰色人”

在牛津,最自由的事情是考试。对此,霍金这样说:“那时在牛津盛行一种对学习非常抵触的风气。你要么不努力也能取得优异成绩,要么就承认自己的智力有限,得一个四等的成绩。如果你学习很努力才得了一个好成绩会被认为是‘灰色人’,这是牛津大学里最糟糕的一个称号。”

霍金知道自己属于前一类人,他决定把这类人的形象付诸实践。在第一年的学习中,他只上数学课和数学方面的辅导课,也只参加学院主持的数学考试。因为他的导师坦率地说,第一年的物理学课程比中学的高级课程内容多不了多少,对霍金的用处有限。

有一位曾和霍金一起参加个别辅导的同学,回忆起一件他印象很深的事情:一次,导师布置了一些题目要在下一次辅导时讨论,小组内除了霍金外没有人能做出这些题目。霍金论证了一条特难的定理,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他表示赞赏后把作业还给了他。霍金没有丝毫的骄傲自大,他只是拿回作业,将它揉作一团,抛到了教室角落的废纸篓里。后来个别辅导小组的另一个学生说:“如果我能在一年内论证出这条定理的话,我一定会将自己的成果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还有一次,导师为组内的4个学生留下了一系列题目,要他们在下个星期完成。在要进行讨论的那天上午,其中3个学生在公共休息室遇见了霍金,他正坐在扶椅上低着头读一本科学幻想小说。

“你觉得这些题目怎么样,霍金?”一位学生问。

“噢,我还没做呢。”霍金回答说。

“你最好做一下。”他的朋友说,“我们三个上星期一直在做这些题目,只解出其中的一道。”

后来在去上辅导课的路上,他们又遇见了霍金并问他题目解得怎样了。“噢。”他说,“我时间不够,只解出了其中的9道题。”

霍金几乎不做笔记,只有几本教科书。事实上他在所学的领域内已经太领先,以至于他不相信许多标准教科书上讲的内容。有一个初级研究员的辅导老师,从一本教科书上摘了一些题目留给学生们回去思考。在接下来的一次辅导课上,霍金说他无法解这些题目。当被问及为什么时,他用了20分钟时间指出了那本教科书上所有的错误。

尽管霍金对学业持一种懒洋洋的态度,但这似乎并没有妨碍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进展。他只花了最少的努力就得到了大学物理竞赛的最高奖。

◆参加划船俱乐部

保持自己的学业优秀是一回事,而克服日益增加的对大学生活感到厌烦的情绪又是另一回事。此时霍金可能陷入了抑郁症。幸运的是,在第二年他发现了有助于稳定自己情绪的一件有趣的事。他开始划船,并加入了划船俱乐部。划船是牛津和剑桥的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划船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很好的调剂,而且在划船比赛之后,还可以聚在一起痛饮啤酒,尽可能多地找一些无害的乐趣。划船俱乐部使19岁的霍金走出了自我,给了他一个融入到大学群体中去的机会。

第二年,那些中学的朋友遇见霍金时,简直不敢相信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当时的霍金看上去是一个落拓不羁的小伙子,瘦长的身材,蓬乱的头发,脖子上有一条粉红的划船俱乐部的围巾。这与那个努力用功而又有点腼腆的学生已大相径庭。

◆给我评一等,我去剑桥

霍金到牛津大学不到3年,就参加了最后一次考试。最后一次考试是3年学习的关键所在,霍金面临严峻的挑战。霍金曾经作过计算,他在牛津的3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共约为1000小时,每天平均1小时——这不能应付困难的期末考试。霍金的一位朋友饶有兴味地回忆说:“临近大学学习结束,他每天学习多达3小时!”

霍金为此定了一个策略。由于参加考试者可以从每张试卷中选择题目来做,并且选择余地较大,所以他决定只回答那些理论物理的题目,而对那些需要详细事实知识的问题置之不顾。但是,另外有一个问题又使事情变复杂了。他已申请去剑桥攻读宇宙学的博士学位,想在当时英国最杰出的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指导下深造。问题是要让剑桥大学录取,他必须获得第一等的荣誉学位,这种学位是在牛津可能取得的最高资格证书。

最后一次考试前一晚,霍金感到很恐慌,他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早上,霍金睡眼惺忪、忐忑不安地走进了考试大厅。当考卷放在霍金面前时,他有些清醒了,并马上按他的计划只回答理论物理的问题。他认为,凭着他的天赋和天生对这门学科的悟性,是完全能够解答任何理论问题的。

考试结果宣布了,霍金处于第一等和第二等之间。他将不得不面对一场面试。

在面试中,霍金的表现完全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这也挽救了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主考官要霍金告诉考试委员会他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如果你们给我评第一等。”他说,“我将去剑桥;如果我得第二等,我将呆在牛津。所以我希望你们给我第一等。”

考官们这样做了。

标签:;  

给我第一名我要去剑桥_剑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