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守荣

牡丹江市先锋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浆D-二聚体(DDIC)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和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于老年患者,近些年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改变有直接关系[2]。近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不仅与脂质沉积有关,而且还与凝血亢进、纤溶系统功能 低下、细胞增生与纤维蛋白原等增加有关。已经证明大部分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 内均发现有阻塞性血栓形成,并且是造成这些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另有报告FBG 对慢性冠脉病变也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FBG 可能与冠脉病变的数目及狭窄程度有关[3]。DDIC是交联纤维蛋白及其特异性降解产物,仅在体内发生血栓病变并伴有继发纤溶亢进的情况下才有明显改变,因此, DDIC浓度的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4]。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正常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临床诊断及分型中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7~80岁,平均年龄(66.5±5.3)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56~81岁,平均年龄(64.5±6.8)岁;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8~80岁,平均年龄(65.3±5.98)岁;所有患者及体检者在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前3周均未使用任何的抗凝药物,检测前半年内均未无吸烟史、输血史,均未并发糖尿病;三组人群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人群均于早晨于空腹8 h状态下抽取3ml静脉血,并置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所有标本3000 r/min高速离心30秒,以分离血浆,保存于-80 ℃的冰箱中待分析时同批测定,所有操作严格按说明书指示进行[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抽血时间都在发病2 d内进行。血浆FBG正常值2.00-4.00 g/L、血浆DDIC的正常值0.00-0.50 mg/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腔阻塞或狭窄,继而导致心肌的缺氧、缺血所引发的心脏病。 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和 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血浆FBG、DDIC可能与冠心病 的患病危险有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球蛋白.含有3%的碳水化合物,在对血浆进行Tiselius电泳、滤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膜电泳中存在于4分段中。用25—50%饱和度的硫酸铵、半饱和的氯化钠和1.1—1.2M磷酸盐可沉淀。含于Cohn的第一分段中.人的血纤维蛋白等电点而为pH5.2—5.6,牛的血纤维蛋白等电点为pH5.5,据称分子量为32—34万。人体血纤维蛋白原在体内的半衰期是4—5天,主要在肝细胞中产生.凝血酶原在血小板破裂后释出的凝血致活酶及钙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又能把本能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与其他血细胞扭结成团,凝固成为血块。黄锡通等[6]发现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则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纤维蛋白原水平可用于冠心病的早期危险性评估。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异性产物[6],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人体内的纤溶系统,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为维护正常生理状态,在外伤或血管受损的情况下,血栓的形成可防止血液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失。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r链能把二个含D片断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二聚体。D-二聚体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浓度升高可作一种高凝状态的标志,说明形成了新鲜血栓,可为肿瘤、血栓等疾病提供诊断依据。研究还发现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DD的水平逐渐升高[7]。

本次结果表明,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可有效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危险分层情况等,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文珠,胡春旭,傅强猿.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1,32(15):2034-2036.

[2]温晓燕,武建军,吴淑霞,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8):785-786.

[3]Paramonov AD, Moiseev SV, Fomin VV, et al. Ferritin and other acute phaseproteints in various for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Klin Med Mosk, 2005, 83(2):252-291.

[4]郝金红,樊瑛,杨树森.纤维蛋白原、D_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与CHD的 相关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409-1411.

[5]郭世杰,王林,吴存瑾,等.影响老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3,41(7):658-661.

[6]黄锡通,徐耕,边昶.血液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1):11-12.

[7]程晓丹.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22-123.

论文作者:李守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守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