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雪银 四川绵阳普明中学 6210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从观念上、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深层次的变革,让数字化教育技术与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经验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有效融合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必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152-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是把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各种资源同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整合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计算、作图、数据处理的工具,可以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总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成为得力的学具和教具,有效地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的“课程整合”的概念。课程整合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日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要素构成的。并且这四个要素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 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工具,教材则是传递的内容。在这种教学结构环境下,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难想象,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用说培养出创作型人才。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成长,必须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新型的教学结构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站、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这样就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探究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教学策略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引入数字化教学活动,所以,要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关键要解决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工具?教师如何把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设计模拟环境,构建“做中学”的第二渠道;教师如何指导、帮助、组织教学活动以便能让学生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与技术的自然融合?目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三种形态:
1.多媒体信息组合演示为主。
2.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基于互联网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学方法选用的案例
1.运用“整合”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f(x)=ax2+bx,且-1≤f(2)≤1,3≤f(4)≤4,求 f(1)的取值范围。好多学生在解题时忽略了 a、b 本身之间的联系,总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分别解出 a、b 的取值范围,再来求f(1)的取值范围。教师讲解了正确的解法,而学生却常常不能够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作图来向学生说明,大部分同学的错解实际上是在几何图形上人为地扩大了点(a, b)所在的区域,通过多媒体小课件的演示,学生很快理解了错解的根源,从几何角度理解了题目的本质。
2.运用“整合”手段突破难点
例如:探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以往需要画出许多三角形并画出三条角平分线。而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得教师不得不减少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对一两个三角形进行尝试之后就推测结论,结论的可靠性不强,学生对结论的体验也不多,导致了学生对定理的记忆不深。而使用几何画板或 Z+Z 智能平台可以只画一个三角形,分别做三条角平分线,这时三线交于一点。然后学生只需拖动三角形的顶点就可以将原三角形变成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在拖动中就可以发现无论怎样改变三角形的形状,三条角平分线仍交于一点。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而学生对该结论的理解与掌握反比传统教学要容易接受,印象也深刻得多,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听”转变为“做”。
3.运用“整合”手段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有助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发展。
例如: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实验,利用计算机强大处理数据的功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几万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正面向上的频率,根据频率值在 0.5 附近摆动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0.5。
五、思考与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实现教与学最优化的根本途径,在整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设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的运用张洪.《未来英才》 2014年.
[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刘霞.《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 2018年.
论文作者:毕雪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工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