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间接的也带动了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水利工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得到提升。然而,由于我国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建筑施工相关单位带来了很大压力和挑战。尤其关于专用水利工程地基还是非常稀少。通过在水利工程项目中使用基础灌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有效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
关键词:基础灌浆;水利工程;地基施工
1灌浆技术的种类和作用
1.1灌浆技术的种类
灌浆技术应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比较易凝固的液体材料对水利工程大坝缝隙进行全面填充,根据大坝实际情况计算灌浆比例,并充分利用灌浆设备进行填缝处理,从而提升大坝工程施工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利工程大坝灌浆中,根据灌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循环灌浆法和纯压灌浆法两种。其中纯压灌浆法对灌浆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比较低,但对灌浆材料的要求比较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多数情况下,主要采用循环式灌浆技术。
1.2注浆技术的作用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愈发复杂。特别是在大坝施工建设中,容易受到地质环境和加固处理技术的限制,难以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的总体质量和安全性,无法有效提升建设水平。一旦水利工程大坝发生质量问题,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且还会对下游居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此时就需要利用灌浆技术来提升大坝基础结构的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的要求
2.1灌浆施工技术中对于钻孔施工的技术要求
在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中,对于钻孔施工的技术要求有三点,首先是对钻孔斜率的施工要求,其次是对钻孔顺序的施工要求,最后是对钻孔后清理的施工要求。在钻孔施工中,我们要求钻孔斜率施工一定要保障孔壁的垂直以及孔壁的均匀。在钻孔施工中,帷幕钻孔施工对于钻孔斜率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帷幕钻孔施工通常是深度较深的钻孔施工,因此对于斜率的要求更高。在灌浆施工技术中对于钻孔施工顺序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只有严格的按照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才能够有效保障钻孔施工的施工质量。在钻孔施工完毕之后,我们要对钻孔以及钻孔产生的裂隙进行有效的清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保障缝隙内部没有岩粉或者沙粉,同时也保障钻孔内部没有残余的岩粉或者沙粉。在钻孔清洗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钻杆来进行钻孔清理,同时我们也要借助于空气压缩机或者是压力机对孔隙和钻孔进行清理,这样才能够保障钻孔或者是裂隙内部的粉尘清理干净,保障钻孔的质量,进而提升灌浆施工的流畅性。
2.2灌浆施工技术中对于灌浆施工的技术要求
在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灌浆过程使用的浆液施工材料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我们在灌浆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施工材料有水泥,添加剂,粉煤灰以及水。我们在制作灌浆浆液的时候,要保障浆液有一定的性能,主要包含了浆液的可泵性;浆液的和易性;浆液的保水性等。为了让灌浆浆液有更好的施工性能,我们在配置灌浆浆液的时候,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外添加剂来进行浆液的性能调和,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浆液的性能,降低浆液在施工中的干缩问题。作为影响灌浆浆液性能的一个因素,浆液的流动性非常关键,浆液的流动性强能够让灌浆施工更加的流程,提升灌浆的工作效率,如果灌浆浆液的流动性较差,就有可能影响灌浆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对吸浆持续加大水利工程进行灌注的方法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尤其在对水利工程中的岩缝竖立灌浆操作过程当中特别麻烦,整个流程完工所需要的时间大概在2~6h左右。一般情况下,岩缝灌浆在一定单位面积中岩缝使用水泥的量大概在133~240kg/m这个区间范围内。因此,在对岩缝吸入浆液的操作过程当中一定要依照水利工程相关操作标准和条例去进行。然而,在对水泥进行灌浆操作的过程当中常常有很多水泥浆液会溢出来,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吸入浆液的原因,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关于这些问题发生的绝大多数原因都和溶岩地质情况有关,因为溶岩地质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特殊,一些水泥浆会通过部分通道在短时间内流向不同区域,还有一种情况是从其他灌浆区域渗透到岩缝中,发生的这些问题一般都非常复杂,常用的几种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3.1.1关于使用限流方式分析
这种方式主要是在短时间里有效控制岩缝灌注相关水泥浆液量,一般情况下,在对岩缝进行灌注的过程当中正常速度都会控制在8~15L/min,之所以使用限流的主要功能是让更多水泥浆液整个流转速度降低下来。最终使得砂浆在比较短时间内逐步沉淀并且凝聚在一起,从而实现灌注岩缝的整个过程这个重要目的。
3.1.2关于使用降压来限制流速的方法分析
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灌浆压力的方法使得整个水泥浆液速度放缓,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使用非常小的压力就能够让砂浆保持一种自然流动状态。并且能够让更多水泥浆液逐步凝聚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持续不断的凝结。最后再使用普通水泥灌浆的方法来进行灌浆。
3.1.3关于实行重复灌浆方法分析
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水泥灌浆时一定要保持中间有间歇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灌注的过程当中停顿若干时间再进行持续不断的灌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中间间隔时间不能太长同时也不能太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依据现场实际状况,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超过9个小时。如果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灌浆操作,那么整个灌浆压力要比平时小非常多,灌浆达到一定时间之后,灌入岩缝中的浆液就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凝固,假设不会出现其他特殊状况,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依照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时的操作方法去进行。
3.2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漏水现象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项目,然而还是避免不了坝基出现漏水现象的发生,之所以造成坝基漏水情况的发生与水利工程项目选址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期对其缺乏全面、综合勘查与分析。有一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会使用水泥灌浆方法进行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所带来的效果也非常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灌浆。
4结束语
总之,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施工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质量和进度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质量控制贯穿于灌浆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在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要点的全面了解,对施工技术要求的全面满足有助于保障灌浆施工的施工质量,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龙泉.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7,S1:81-82.
[2]安振东.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漫谈[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08:216-217.
论文作者:祖王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浆液论文; 钻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大坝论文; 水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