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展望_档案学论文

跨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展望_档案学论文

跨世纪的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档案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世纪已经过去

时代已进入新的千年

我们应当对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未来有个展望

——作者提示

一、21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构想

1.21世纪的中国档案学理论指导,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和有关档案事业政策法规指导档案学研究。

邓小平理论是历经数十年实践检验的真理,是对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发扬光大,同“三讲”作为我党当前发展各项事业总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成为我们档案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尤其是“三讲”,这不仅是指在一般意义上要掌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三个代表”的核心实质,用这种先进的、科学的、深远的思想指导档案学研究,而且还在于“三讲”本身和档案学有着紧密联系。档案学作为上层建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和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信息中心与咨询或中介服务机构,理所当然要跟上时代发展,而要不落后于时代,就必须坚持“业务讲学习、工作讲政治、服务讲正气”。

2.用发展的唯物主义观指导档案学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观对档案科学研究起着正确的指南和引线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提供了档案学科正确的研究出发点。档案学选择辩证唯物主义观作为档案史料性、信息性、原始真实性的逻辑出发点,就能够从客观存在的档案学现实出发,使研究与实践,原始与现实相统一。运用各种认识工具,使我们对各种载体、历史久远的档案认识由主观逐渐逼近、达到客观史实,从而获得对这种部分历史档案的真理性客观认知并正确加以开发利用。

第二、指导档案学研究人员科学地进行理论探讨和整理档案资料,推动档案事业各个方面工作的发展。唯物档案观将统一的档案与档案工作等运动规律划分为原件、作用、现实环境和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分若干层次,并且揭示了各个方面之间及层次之间的连贯性,从而为科学、系统地研究整理种种载体不同的档案资料和更好地研究、发展档案学各项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三、揭示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科学途径。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对唯物档观的探索,掌握了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则可预测未来,把握现在,科学地制定好长远发展规划。

第四、提供了科学评价档案事业的基本标准与目标。这就是以客观的社会进步为尺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档案事业的得失,发展是否达到了应当达到的标准及预定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人的本质力量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参考依据,从而根据评价结果为制订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起到参考作用。科学地划分肯定和否定,对于已有60多年发展史的中国档案学界借鉴往昔经验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二、21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任务

1.应以理论建设为重点。

因为中国档案学的理论建设首先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通过这二者相互的反复作用实现统一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通观20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浩瀚成就,究其原因之一,是档案学观念变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个基本事实告诉我们,21世纪的中国档案学,仍然要坚持以马列主义科学档观为指导,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高速发展、裂变、重组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及其对档案信息需求不断递增的情况,给档案事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大机遇,同时也给档案学理论战线带来了崭新的研究素材和提出了新的课题,它关系到未来中国档案事业和档案学发展的科学水平。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档案学著作与专业期刊,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方法论特点,如《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计算机管理实用手册》、《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及高校学历教学、专业干部培训系列教材等。老一代档案学家为这一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21世纪的中国档案学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学水平和时代水平,除在理论上继续深挖高探外,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强理论战线队伍与阵地建设,提高当代档案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和创新精神。作为档案理论研究阵地的专业期刊,要争取有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刻的内涵,更广阔的范畴,这不仅是期刊生命的要求,也是档案学百家争鸣的要求。

2.要加大当代档案事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力度。

首先,研究当代档案事业是档案学的优良传统。从20世纪30年代的龙兆佛先生到曾三、吴宝康、裴桐等新中国档案学奠基人开创了当代档案事业发展方向的先河,在他们的影响下,后来者对档案事业发展方向的探索延伸到了各个角落,时至今日,既完善了档案学理论体系,又指导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弘扬这个传统,进一步加强对当代档案事业发展方向的研究,把当代档案学与档案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档案事业新的服务功能、工作方法日趋同我们接近,超更新的机械电子等尖端信息技术也姗姗而来,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和档案事业统一为有机一体,更新我们现有的且日趋过时的技术,再造新的、更加快捷的信息收集和提供利用,效果返馈等工作方法,是我们当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第三、研究当代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不仅是当前发展档案事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开拓档案学新的工作领域的长远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进入第52个春秋、档案学理论战线通过60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人才能力还是科技与经济能力,或者档案事业现有的基础,都有条件、有能力把当代档案学理论研究工作建设的更加完善、领域更加宽阔。

3.正确借鉴外国档案学的优秀成果。

学术研究是超越国界的,21世纪中国档案学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大环境,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注定要被时代遗弃,这是千锤百炼得出的客观真理。因此,本世纪中国档案学的发展,也需要正确借鉴外国档案工作先进经验与成果。对外国档案学要有研究、有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弃糟取精。那种出国转一圈、把国外所见所闻生搬硬套用于国内档案学研究的作法是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其结果注定要走弯路。因而,档案学界借鉴外国,首先要加强对唯物档观的学习研究,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档案学所处的客观条件与外国同比的差别。坚持唯物档观在理论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同借鉴国际档案学先进经验并不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考虑我国同外国不同的环境、国情、民情、经济制度等的差别。在档案学理论探讨中,通过借鉴国际档案学中有益的方法经验,可以进一步补充马列主义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使其成为中国档案学与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生硬的“嫁接物”。

4.加强档案学知识教育,提高档案学理论与工作队伍建设

拥有一定的档案学知识是从事档案工作的最起码条件。档案是文件材料的再生物,由文件转化而来;文件则是工作与社会活动的衍生物,如果对档案学没有足够的认知,就会头脑混沌,无法正确区别二者的本质属性与把握未来并按照规范手段完成二者之间的转化,更无法从事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开拓档案学与档案工作新方法新领域。古人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当前西部大开发展开的特定时期,档案事业等有关机构必须不断强化档案学专业知识教育与学习,档案人必须有时代危机感与使命感,不断自我充电,学习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电子光盘与多媒体网络等档案工作尖端新技术,使自己能够适应档案学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需要,担好时代赋予的责任。

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载体,档案学研究的状况,取决于档案工作队伍的状况,反之亦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与工作得到了解放和空前发展,这与一支新出现的学历、年龄、知识结构都很优秀的档案学工作队伍是分不开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为促进21世纪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21世纪的档案学理论研究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视野开阔,富有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档案学专业教学与科研队伍要更精良。同时必须从政策上理顺关系,保持档案事业稳定发展是保证档案学理论研究正常推进的前提;根治经济投入不足的弊病,改善档案界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提高科研、档案保管、信息开发等技术与硬件能力,大力推动目标管理与新技术应用。其次,要重视开发公众档案意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如何改善公众对档案的认知,使国人群起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形成一种全民重视档案、推动档案事业前进的合力精神。

三、21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要培育优良档风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讲”对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工作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性与现实意义。

先说“讲学习”。对于档案学而言,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一切发展皆源自知识,知识源于学习,不学习就闭塞视听,一叶障目,原地踏步,无从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学风不正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各行各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其中档案学界自不待言。档风问题,实际上是对待马列主义态度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同志能够坚持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与“三讲”对档案学的指导作用,但现实中实际上存在着几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其中把唯物档观同对档案学研究对立起来的,认为档案学研究仅仅是抽象、主观的说法,仍然拥有一定的市场。这种思想是一个极端,是对待马列主义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态度,不是把唯物档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设计作为分析、研究、尝试解决档案学界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或探索与实践的统一、推动档案事业进步的锐利武器,而是视为一种简单的公式和固定的框框,从而损害、甚至扼杀了档案学界的科学创造精神,制约了理论实践活动的进步。另一种是极其恶劣的形式主义档风、就是对马列主义的实用主义态度,把具有深远意义的专业理论学习仅仅当作一种形式,看成爬梯子、评优选模,晋升职称或政治生命的过河棋子,缺乏扎扎实实的学习研究态度。于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悟其皮毛不及其内,工作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一篇论文,就上职称、当专家,评先进、选模范,更有甚者,评职代考,学历造假、禁而不绝,防不胜防,成为半公开的秘密。这些都是档风、学风不正的恶劣表现,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其次是“讲政治”。档案事业不同其它行业,是介乎于学术文化与服务领域,但又带有政治性质的特殊行业。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管理着党和人民专政、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我国现阶段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已大大超越了太史公时代的兰台与中国档案学初始形成时期的范畴,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质。作为档案工作与理论研究人员,要时刻在胸中树立一种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防止泄密、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可见“讲政治”同档案学界息息相关,不是可有可无。

再次是“讲正气”。档案学作为依靠档案原件为当代社会生产生活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凭证与参考依据的行业,没有正气,在信息开发利用中就易于产生虚假或夸大现象,增加利用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产生严重的政治或经济后果,给党和国家、人民群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展望——21世纪的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前景

可以预测,新世纪中国必将成为人文学术大国,作为这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档案学,理所当然对世界学术、尤其是世界档案学术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近一个时期、档案学界出现了一个新鲜、让人兴奋、与知识经济相近的词汇:“档案经济”,这反映出历来被视作清水衙门、靠“天”吃饭的档案事业在档案学理论指导和西部大开发带动下,已出现涉足经济领域,利用大开发机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造更强大经济效益的好兆头,它必将为档案事业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带来一场空前大革命。同时也给档案学界提出了一项全新、宽阔的研究课题,如何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更好、更快、更简便易行地打入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领域而又不损伤档案特性与国家利益、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壮大自身,甚至达到经济自给,这将是未来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广阔、前所未有的大课题、新内容。例如如何客观地实现各省、甚至全国、世界各级各类档案馆室、馆际、专业期刊之间计算机网络互联和大众化的卫视档案信息提供利用、以及实现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网络一体化,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异地共享,达到信息包罗万象,能力成倍、几十倍增长,提供信息跨时空、跨地区、跨洲际,方法更为简便快捷的服务,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经济自给自足划时代的宏伟目标。可见,档案学理论研究深而高远,永无止境,必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再完善……

中国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漫过悠悠60余年,在它诞生的那个世纪,在曾三、吴宝康、裴桐等老一代档案学界泰斗不懈努力奋斗下,取得了举世瞩目、浩如烟海的伟大成就。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并存的世纪,档案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日益凸现、巩固与发展,档案学界应当有更高的目标与拓荒精神,有新面貌、有更大的丰功伟绩。这有待于广大档案学理论工作者团结一致、共同为之努力奋斗。

标签:;  ;  

跨世纪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展望_档案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