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_党政领导干部论文

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_党政领导干部论文

谈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能力建设论文,党政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指导性。对于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讲,由于其所处的层面不同,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和重点也不尽相同。针对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尤其要注重增强以下能力。

一、吃透上情、了解外情、掌握下情,找准结合点的创造性工作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虑问题、谋划思路,不能固守一地一域,而要有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更远大、更综合的目标,创新思维方式,找准最佳结合点,抓住工作的先机,取得领导的主动。

领导者要识大局、谋大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吃透上情,就是要把握全局,服从大局,吃透中央和上级精神,正确把握大政方针,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全面了解宏观走势,在全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只有大局在胸,了解大局、服务大局,才能统揽全局,居高望远,方向明确,行动正确。

领导者要有广阔视野,密切关注各地你迫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有世界眼光,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重大变化。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才能更好地调整思路,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迎接挑战;只有全面了解和深刻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格局,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领导者要摸实情、察民意,对本地的实际进行科学调查与深入分析,吃透当地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等情况,摸清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要经常下基层听民声、找对策,多到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工作长期推不动的地方,多找熟悉情况的人、敢讲真话的人,了解实情,掌握真相,探索真知。

总之,要善于将上情、外情和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点”上拓展自己的思路,多角度透视问题的本质,多渠道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制定“服本地水土、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发挥市场机制、激活各类要素、完善政府职能的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行政区域是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的一部分。作为这个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必须树立大市场、大开放的观念,按照市场规律去指导本区域的经济活动,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配合、协调运作,学会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运作经济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市场经济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实施保护和经营土地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完善民间资金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健全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政府调控经济最基本的手段是制定和监督执行市场运行规则。就一个区域而言,重要的是在执行全国统一法规的前提下,制定规范市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使所有在本区域内的市场主体,都能在同一规则的指导下竞相发展。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创造优质环境,提供高效服务。

三、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统筹协调能力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一项重要领导艺术,也是检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一把尺子。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带来的利益冲突,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把执政为民的思想牢牢贯穿到改革的全过程,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改革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承受能力,尽力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在工作推进中,要在搞好协调配套的基础上,依靠群众的力量化解各种复杂难题;在改革的敏感问题上,始终坚持正确引导群众,真心善待群众,做到实现多数群众利益和维护少数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使改革改得顺气,改出士气。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把发展的速度、效益、质量协调起来;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经济、社会、自然全面统筹,保持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要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资源和成本优势,不断做大经济总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增强政治敏锐性,做到居安思危。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所在。能否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也是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筹协调能力的重要考验。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和处置能力。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特别要适应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需要,运用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调节利益关系,采取更加灵活的战略战术,有理有利有节,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团结共事、民主集中、凝聚各方的总揽全局能力

团结能力是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团结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班子的整体合力和工作绩效。

要强化团结共事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出智慧、出人才、出生产力。一方面,要处理好正职和副职的关系。一个领导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正副职之间的配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把手要有宽广的胸怀,有容人的海量、容事的胸襟、容言的气度,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果断不武断、信任不放任、爱护不袒护。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领导班子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产生“1+1>2”的效应;否则,就有可能产生“1+1<2”的结果。因此,一把手要带头倡导理解宽容的风气、合作共事的风气、精诚团结的风气。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发展,有许许多多的领域需要探索,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解决,各种意见需要统一,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需要调动,这些都离不开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正确的集体领导。广开言路、广纳群言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和品格。一把手作为班子的核心,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中起决定作用,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切实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民主决策机制。

要善于协调各方、凝聚力量。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不仅要调动党政班子的积极性,还要凝聚人大、政协等其他班子以及广大干群的力量,步调一致地做好工作。要把好方向、出好思路、用好干部、理好关系、抓好大事,全力支持政府履行职能,加强与人大、政协的协调,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在党委内部决策机制上,做到充分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商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从而,有效保证党委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育好人、选好人、用好人的选贤任能能力

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最重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育才一批。培养、吸引和使用好各类人才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党政一把手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留住人才,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五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要坚持公道正派原则。增强公道正派意识,提高公道正派能力,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是为官之德、履职之要、正气之源。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公道正派意识,时刻以党员的党性自律,以公仆的职责自警,谨慎交往、净化生活。要慎言、慎独、慎微、慎行,既管住大节,又不失小节,力求“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做到政治坚定、大局为重;心系基层、群众为重;光明磊落、党性为重;淡泊名利、事业为重。

党政一把手要善于选贤任能,坚持德才标准,凭实绩用干部。既看干部在任时做出的成绩,又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看干部取得的看得见的显绩,又看干部抓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的潜绩;既看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看干部在现有的基础上的作为,从而克服片面性,真正把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依靠制度、严守程序选人用人,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特别是要坚持公道正派,真正做到全面历史地了解干部,公正无私地评价干部,客观准确地推荐干部,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从而使进贤之路更广,求贤之路更畅,任贤之路更正。

标签:;  ;  ;  ;  

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_党政领导干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