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的五年成就与前景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回归祖国的五年成就与前景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回归五年:成就和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前景论文,香港回归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摆脱了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迈入发展新纪元。到今年6月30日,回归整5周年了,第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任期到此届满,由董建华当选连任的第二届政府7月1日起开始工作。

政治:实现一国两制

总的来说,香港回归5年来有着两个令人瞩目的变化:政治稳定,经济困难。

先说政治。回归以来,香港成功地实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沿着香港基本法设定的轨道前进:做到了平稳过渡,顺利交接,行政系统的架构、制度、权力不变,运作正常,政制平稳发展,18万公务员队伍稳定;做到了立法会依法顺利选举产生,临时立法会胜利完成历史任务,1998年和2000年分别选举第一届和第二届立法会,立法会发挥了应有的制衡和监督的作用,香港的民主政治循序、稳步地推进;做到了法治不变,司法独立,保持廉政。香港居民的各种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的保障,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依然无损。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不变,香港还是香港。香港、全国和全世界对此充分肯定。

更令人赞赏的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香港基本法办事,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由中央负责外,中央政府绝不干预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对此,香港、全国和全世界高度赞许,有口皆牌。

诚然,回归5年来,香港有过一些事件和挑战,如居留权、禽流感等,特别是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美国和国际经济放缓而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困难,但特区政府在行政长官董建华的领导下,依照基本法施政,实现“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保证政治稳定,为解决经济困难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诚然,还必须看到,正是由于香港回归后政治形势的变化,行政长官通过选举产生,立法会全部议席也由选举产生,政治生态发生变化,行政主导原则和行政立法等关系都已与回归前不同,而保持原有的公务员制度也需相应地付出一定的代价,现已明白,不仅公务员制度和架构需要及时调整改革,而且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之间如何共持同一理念,提高施政水平已成为要及时解决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一国两制”本身是一个崭新事物,它有待不断探索,及进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已经变化的内外条件,加以提高。

 经济:五年两陷衰退

再说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凭借中国改革开放的空前机遇,香港积极参与和支持,使香港自身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实现了第三次经济转型,即自开埠以来首一百年的以转口贸易为主,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以港产品出口为主,再转型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世纪之交的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的自由港,香港晋升为国际贸易中心、轻工业制造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旅游地区和信息中心。在该过渡期,中英关系发生变化,中国实行以我为主、另起炉灶、依靠港人的方针政策,回归效应更使香港经济受到刺激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果香港经济在回归前出现过热,繁荣中含有太多的泡沫成分,旧经济增长模式已到了需要调整的地步。然而,正是在香港回归之后的第二日,在泰国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10月,作为亚洲服务中心之一的香港终于在劫难逃,直接受到冲击。为维护港元币值和稳定经济大局,香港调高利率以对付国际炒家的措施,从而股市和楼市立即受累,过往以资产价格上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损害,无法继续,原先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发生动摇,其结果使中产阶级受损,负资产者出现,而且影响到整体生产、消费、就业和经济增长。1998年第4季度负增长,全年为-5.3%。至此香港越来越醒悟到该是经济转型的时候了。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讯科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崛起,都要求香港经济向知识型经济、高增值服务业转变。

但是,这个转型过程颇为艰辛。2000年一度狂爆的科技股热因为美国新经济和科技股的泡沫而受到挫折。特别是这年下半年之后,美国经济开始放缓,10年新经济繁荣不再,出现了衰退,因而使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经济受累,加上日本经济早就不好,欧盟经济呆滞,结果继1999年3%增长、2000年10.4%增长之后,香港于2001年再次沦于困境,第三、四季度又分别出现-0.4%和-1.4%的负增长,全年增长0.2%。这就是说,回归5年来,两次出现衰退,香港经济大损,香港人的信心所受到的打击更是严重。

尽管今年美国经济已出现转机,香港经济亦有一些松动,但5月31日公布的第一季增长是-0.9%,因此特区政府没像一些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那样调高今年增长数字预测,仍保持原先的1%。

香港这5年来的经济困境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它完全不是回归之过。相反地,在实践“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在祖国作为后盾和支持下,特区政府5年来积极因应,不断提出纾困解难措施,尽力保持经济稳定,减少损害,加强与内地经济合作,积极转型。更难得的是,通过5年经济的起伏反覆,认真思考内外条件的条件及其效应,香港经济终于反思了。

反思:需要转型调整

香港的反思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香港提高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义。香港越来越认识到不能把繁荣当作现成的、既定的,过往长期的繁荣并不能保证今后的繁荣。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既有机遇,更有压力和挑战。香港面对的竞争形势大与前不同,因此,必须时时保持危机感,认真面对,积极因应,才可能保持稳定与繁荣,保证持续发展。

二、香港提高了调整意识和改革意识。面对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环境,香港必须重新对自己定位。香港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又是国际经济大都会。香港要立志成为亚洲的纽约,就要融入中国经济。根据香港的地位和条件,香港必须继续保持其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的地位,贸易、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支援服务始终是香港的强项和优势,必须继续巩固加强和发展。与此同时,结合香港特点,发展切实可行的高科技产业,并发展香港的本土经济。

为了实现新定位,香港在经济结构、经济基础、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及时调整。香港要摒弃过去靠资产价格上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要依靠高增值服务,应用高科技,向知识型经济转变。香港经济的转型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上,而且要不断提高竞争力,自我增值,改善营商环境。要改变过往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正确处理政府的经济角色,正确处理自由经济体系和必要干预之间的关系。

经济重组、转型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调整改革需要同步进行。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素质,大力培养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和再培训工作,广招世界各地优秀人才。要不断改善和美化香港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把香港建成为一个文明、富强、安定民主的国际大都会。

提高施政水平。特区政府在总结5年施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决定今年7月1日起即第二届特区政府任期开始,在确保公务员架构稳定、延续的大前提下,实行主要官员问责制。为此,主要官员就要民情在心,民意在握,同广大市民、立法会、社会各界团体有密切的联系和沟通。通过主要官员问责制做到特区政府领导层理论一致,方向明确,政策协调,工作顺畅,更有效率和更负责任地为市民服务。

关键:加强信心、努力进取

应该说,香港经济和香港人通过这5年的经历得到的反思是珍贵的。

环境总在变化,挑战永远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入世之后改革开放的深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压力和挑战,这完全不足为奇,更要对此多作较长期的思想准备,问题在于香港本身的调整、提高和进步。只要香港能够实践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不断调整自己,加速实现转型,就完全能做出与香港地位相适应的应有贡献。朱总理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谈到香港时就说:“香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中国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是第一的。香港具有非常优势的地位,这种优势并没有丧失,没有任何一个内地城市可以在近期内代替香港。他肯定,今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香港的地位应该作一些调整。朱总理说:“我始终坚信,香港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地发挥,它将来的地位是不可限量的。”他表示希望我们都应该有信心。

中国需要香港,亚洲需要香港,世界需要香港——这正是回顾香港回归5年再上新征途时所具有的信心和展望。

标签:;  ;  ;  ;  

香港回归祖国的五年成就与前景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